從佛法看故事 岔路

    在《阿含經》中記載,假使人一生活七十年的話,前面的五十年,甚至六十年都在參學,最後的十年,或八年、五年才算自己修學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65期2021年05月

從佛法看故事 岔路 /信解

 

《寓言新語》記載:

有一天,楊子的鄰居跑掉了一隻羊。

 

鄰居就發動了所有的親屬去找,又請楊子家的僮僕來幫忙找羊。楊子知道了這件事,嘆口氣說:「咦!只跑掉一隻羊,為什麼要這麼多人去找尋?」

鄰居回答:「岔路太多了,所以找的人也該多一些。」

沒多久,找羊的人都回來了。

楊子問鄰居:「你家的羊,找到了嗎?」

鄰居喪氣地搖頭,說:「不見了。」

楊子問:「怎麼會跑掉呢?」

答:「岔路太多,每條岔路上又有岔路;不知牠跑往哪一條路上去了?找羊的人沒辦法,只得回來。」

 

為了這事,楊子頗受到刺激,沉默了好久,整天不露笑容。學生便問他:「走失了一隻羊,也不是什麼大事,而且羊也不是你的,為何這麼悶悶不樂呢?」

 

楊子說:「不是為了這失羊的事,而是我聯想到,如果我們求學的人,也是東抓一把,西抓一把,不肯專心一致,也會像在岔路上尋羊一樣,結果一無所得!」《列子》

 

我們人活在這世間,必然會面對許多人與事的問題,當面對複雜的人與事時,如新冠疫情、氣候異常、旱災、暴雨、戰亂等,會有無明、迷惑,而形成身心的苦痛與憂懼。

 

在佛教,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也就是當我們面對人與事時,不管什麼樣的問題發生,都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去化解。一般人面對問題的方法,是希望尋找出一個答案。但是佛法不是在找答案上下手,因為答案對問題可能暫時有個交待,而往往答案還會衍生問題,甚至答案本身就是問題。佛法教導我們,當問題發生了,要面對問題,去探討蘊藏在其背後一連串的「為什麼」。所以什麼是佛法?就是探討一連串為什麼的道理方法。面對各種不同的問題,不論其輕、重、粗、細,都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道理方法存在。

 

我們皈依三寶後,如果停滯於誦經、禮懺、念佛、持咒、法會、功德等的儀式,而求得消災、解厄、延壽、福報等依賴的範疇中,那只是一個正正當當的佛教徒,止於依賴,少了從認識中能發現些什麼?必然就沒有突破(出離)的機會,就像人的一生,先是依賴父母,然後從學習中逐漸成長,既至成年,便須獨立自主,不斷地令學習所得能發揮成力量,終究可以自立更生,遠離脆弱的依賴,入達經得起現實的各種考驗,那才是獨立自主的成就者。

 

所以,初學佛應該如何著手呢?事實上,沒有別的方法,就是多看、多聽、多問三多,慢慢去接觸、認識、了解,就能逐漸得到學佛的利益。

 

多看,是看書、看經典、看經典的註解,不要只看一個人的註解,還要看不同人的註解,如《金剛經》的註解,就有上百位出家與在家的大德們所寫的註解,如果在讀誦《金剛經》的同時,又看了許多不同的註解,就能從中去辨別、認識,有所了解、發現而得到利益。

 

除了多看之外,還必須多聽不同人的心得,例如聽《金剛經》,不能只聽一個人的介紹,必須要聽不同人所說的,才能從中把握些《金剛經》的要義。

 

當然在看和聽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疑問,解決疑問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多問,問也不能只問一個人,而是要問不同的人,相同的問題,聽聽不同人的說明,在多看、多聽、多問的情形下,就能收集到完整的資料,就可以加以比較,這樣就有選擇的機會,否則沒有比較,就沒得選擇了。

 

除了多看、多聽、多問三多外,還要多思考、多體驗。也就是初步從聞、次而思,然後行修。所謂聞,就是多看、多聽、多問。所謂思,就是三多之餘,必須思考。所謂行修,就是懂得道理方法後,要化為行動,實際體驗。可知,學佛在學佛陀的道理方法,也就是學佛陀的大智圓慧;唯有學得大智圓慧,才能面對世間的人和事,突破無明煩惱,遠諸邪行惡作,入達離苦得樂的解脫之道。

 

總之,能多看、多聽、多問,蒐集的資料一定很多,一邊蒐集,同時比較,作初步的選擇,然後繼續不斷地蒐集、比較、選擇,久而久之,必能獲得一些肯定,如此去行。漸漸發現自己的興趣,加上條件,確定適合自己,即可抓住一門深入,好好下工夫,才談得上修學之道,否則只是在參學。參學是在參別人的知識經驗,修學乃是肯定之後所下的工夫;如此學佛,肯定不會走錯路,也不會聽別人一說而亂了方寸。

 

在《阿含經》中記載,假使人一生活七十年的話,前面的五十年,甚至六十年都在參學,最後的十年,或八年、五年才算自己修學;《涅槃經》也說,依法不依人,「法」是從多看、多聽、多問、多思考、多體驗中得來,找出適合自己的,才能應病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