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天賜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70期2021年10月
管理心理學就提到:每個人都有肯定自我的傾向,當別人有不同意見時,就有否定他人的傾向,這樣就容易產生瓶頸。
專題演講
換個思惟看問題
地點:千佛山佛弟子協會
時間:110年7月22日
演講者:詹天賜教授
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今天討論的題目是「換個思惟看問題」。
老禪師常常提到:我們有煩惱就要面對問題,分析、探究、認識問題,進而才有察覺、返照的機會。問題在於,這些都是非常原則性的提示,實際上我們碰到問題時,有時很難去突破、化解。例如我們探討世間的問題,常常碰到困難,這包含了家庭的問題、職場的問題、社會的問題等等。當我們碰到問題、碰到瓶頸時,怎麼去突破它?常用的方法,如請教善知識,請善知識給我們意見、開導,或者向人多請益,而換個思惟也是個方法。
▲電梯搭乘的問題
看問題,背後總有個思惟,但是人有著固定思惟的傾向,因此容易形成瓶頸。管理心理學就提到──每個人都有肯定自我的傾向,當別人有不同意見時,就有否定他人的傾向,這樣就容易產生瓶頸。譬如:工程師的思惟就比較技術導向,都傾向於透過技術的觀點來定義問題、解決問題。舉個例子來說明,有個大樓的住戶,大家搭乘電梯,在尖峰時間造成的問題。當時的設計認為這個電梯應該可以滿足住戶的需求,實際上大家住了以後,才發現在上下班的時候,常常很多住戶圍在電梯旁等電梯,時間久了,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困擾,就希望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
結果產生了很多方案,第一個方案是有關電梯控制的問題,電梯每樓都停,這樣電梯的速度就比較慢,大家就要等,就會擠在一樓電梯門口。所以在解決問題上,可以透過工程控制的問題來解決,譬如:我們不要讓電梯每一樓都停,兩樓停一下或是三樓停一下,這樣都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方案提出來以後,當然電梯的速度可望會快一點,可是住戶還是有上下樓的問題,這並不是一個很令人滿意的方案。
另外一個方案就是:電梯不夠用,我們就再設計一個新的電梯,可是房子的結構都已經固定了,你要再裝一個電梯也沒有地方可以安裝了。這時工程師提出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案,就是把這個電梯設計在房子的外面,然後弄一個幃幕,大家搭電梯時還可以看到景觀。這個工程設計方案,看來比第一個方案更能解決問題,可是成本比較高,所需的時間比較長。最後真正解決問題的,是第三個方案──就是在電梯旁擺一部電視機,結果整個問題就解決了,為什麼?因為有人提出,大家等電梯時心煩躁,才會造成問題,所以他的觀點認為這個不是工程的問題,而是我們怎麼去解決心裡煩躁的問題。最後的方案就是:放一部電視機在旁邊,結果呢?住戶在等電梯的時候,因為電視在旁邊,大家有共同的話題,能愉快在那邊聊天、交換意見,這樣就解決了問題。
從這一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思惟不同,解決的方法就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在看問題的時候,要重新界定問題再來解決問題,如果一個問題界定清楚了,解決問題就會比較順理成章。如果界定成工程問題,那麼想法就會往這個工程設計方面走,如果你界定它是一個人的行為的問題,那你解決的方式就是怎樣去解除這一個行為煩躁的問題,結果擺個電視這麼簡單的方法,就能解決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問題,碰到問題,產生一些瓶頸,怎麼辦?有時換個思維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問題的方法。
問題是怎樣才能換個思惟?最常見的就是集思廣益,也就是我們的心量要放大一點,如海納百川。同樣一個問題不妨多聽聽別人的想法,或親近善知識,也可以多看、多聽、多想、多請教。在學校裡我有個讀書會,平常可以討論論文,退休後這個讀書會還維持一段期間,在這個讀書會中可以討論問題,譬如:討論每個人的論文,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因為讀書會的成員都有一個理念,就是「吾愛吾師」,意思是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針對一個共同關心的問題,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看法,討論過程中,常會呈現出許多不同的見解,於是每人在聽取別人的意見後再去思考,加進了別人的意見,大家的想法可能就開始改變。經過這樣不斷的討論,融入更多意見後,可能會激盪出更好的想法。
所以普通我們做論文的時候,常常都是用這種方式去推進,讓不同背景的人互動,我們吸收這一些博士班同學的背景知識,他們也聽聽我的看法,這樣相互討論,常會激盪出一些新的看法。原來的想法會不斷在改變、增益,以後看問題就能越看越深廣。此外,參與研討會也是一個方式,研討會裡都是善意的批評,場面會比較熱鬧,討論的意見會比較多,但是集思廣益的結果,可能得到大家比較能接受的結論。當我們能夠把這些思惟做一個突破,產生一個新的觀點,對問題的解釋常能夠更加的完善。所以換個思惟看問題,常常需要集思廣益,集合不同人的意見,大家在討論的階段盡量各抒己見,然後慢慢再把這些發散的意見整理出一個結果,達到一個共識。也就是說大家從不同背景提出見解,對問題的認識是非常有用的,把它有效的整合起來,常常就可以突破問題。
▲并列行車造成交通不流暢的問題
第二個例子,我們談的是并列行車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互動產生的結果,很多事情因為元件之間的互動,它可能會產生無法預期的結果。每一個人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看問題的方式,可是人是一個生命系統,終究都是處在群體、組織、社會裡面,每個人沒有辦法完全孤立的存在。
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這是在高速公路經常造成的問題──并列行車造成交通不流暢,或是交通堵塞的問題。當然這一個問題目前已經有一些罰責,提醒大家不要并列行車,實際上,我自己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也經常碰到類似并列行車的狀況。在甲車道開車的甲,自己認為沒有錯,就好好的開車,在左線道就開快一點;那麼乙呢?認為我在中線道開車,就照我自己的速度,也沒錯!可是實際上造成的問題:甲沒錯、乙也沒錯,可是交通不順暢,并列行車的問題由此而發生!
當然并列行車,開在車子後面的人容易心裡煩躁,這個并列行車的問題應該怎麼去克服?當然造成并列行車的原因很多,我自己的經驗,有時的確是很難避免的,它是一個互動造成的。比如我開一百一時,在中線道的前面車子比較慢,譬如車速一百零五,我打算開始要超車了,我把方向燈打過去,想往左線道超車,結果,我加速對方也加速,然後就并列行車走了一小段。然後一看怎麼我快他也快,我慢他也慢,我把它稱為「超車效應」,就是說我想超他的車,但是他自然而然地就加快車速,這時候怎麼辦?兩個人都認為自己沒問題,一個加速,另一個也自動加速,這是一個互動產生的現象。
當然突破的方法有很多種,譬如:環境因素可以打破這個僵局,如果前面車道剛好有慢車,我們講的并列行車問題當然就解決了,或者後面的車子看到這種狀況一直按喇叭提醒,有點逼迫車子的味道,讓前面車子加速前進當然也是個可能。還有一個方法:就是這時候兩個人一定要有一個人警覺到并列行車的問題,然後這一個人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譬如:你可以慢下來或者是加速,即使有一點超速,這時候你可以瞬間超速,盡快把他超過去。我自己的經驗是這樣,你瞬間加速的話,很快超過去,再開回中線車道微稍為走一下,他又會回復到原來的速度。
所以這一種狀況有時是互動造成的,你不超他的車時,他就是照一百零五的速度一直走,等你一超以後,他不自覺的加速,跟你的速度又差不多,就造成并列行車的問題,這時候你要解決并列行車的問題,就要打破這個僵局。要麼就是慢下來,要嘛就加速超過去,這樣才有辦法去解決,所以這一個例子說明,人不是單獨存在的,他存在群體、組織、社會,一定會有互動,互動就會造成問題,可能就會有一個僵局,有時這個僵局透過環境可以幫忙處理,譬如:前方車輛有慢車,自然就打破僵局,那麼後方車輛按個喇叭,也可以打破僵局,當然類似這并列行車的問題,可能比較難以避免,這是一個互動產生的問題,而我們開車的時候如果有這樣的經驗,事後就可以有先見之明,有了更多的經驗,我們就可以避免狀況的發生,所以說在開車之前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有并列的狀況,這樣就可以去事先避免。
這個例子,主要是要說明人因為互動,會因而產生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候是沒有辦法預期的,當我們意識到問題形成時,就要有所警覺,要想辦法去打破,有了類似的經驗,就可以進一步去思考如何預防或更好的因應之道。
▲爺孫騎驢的例子
另外一個問題是,在日常生活,或者是在學校、在職場,人難免都會受到批評,這個批評不一定都是感性,實際上都是理性的批評,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一個人怎麼做都會受到批評。這個例子我記得是小學時代,國文裡的一個例子:一個爺爺帶著一個孫子走在路上,他們是鄉下人,還帶了一隻小驢子,爺孫兩人很高興的進城。剛開始爺爺帶著孫子牽著驢子走在路上,就有人說:「這個驢子空著都沒有人坐,是不是一種浪費呢?」這個爺爺聽到了,覺得這個人講得有道理,就把孫子抱上驢背,讓孫子騎坐在驢子上,再繼續往前走。有人看了說:「孫子坐驢,爺爺沒坐,這樣對嗎?」這個爺爺一聽,就把孫子抱下來,自己坐上去,繼續往前走。
走著走著,又有人說:「怎麼爺爺坐驢,小孩這麼小卻沒得坐?」爺爺一聽覺得也有道理,於是爺爺跟孫子就一起坐在這頭驢子上,繼續往前走。路上又有人批評:「驢子這麼小!兩個人坐太虧待這個驢子了?」爺爺跟孫子聽到覺得也有道理,兩人就下來用走的了。所以我們看!一開始都不坐,接下來孫子坐,再來爺爺坐,再過來一起坐。這四種模式都會招來批評,而且這個批評都是理性的,都有道理,也就是說所碰到的狀況,問題都難以圓滿,有時我們就會碰到這樣的問題,你怎麼做都對!怎麼做也都錯!所以在人世間,有時候碰到的問題,可能非常難解決,而且怎麼做都有它衍生出來的問題!
我們回頭來想想這個例子,如果從結構面來看,這個是系統結構的問題,剛好爺爺與孫子及一頭小驢子,如果這個結構不能改,爺爺跟孫子可以怎麼做?譬如:我們可以從善如流的應對別人的理性的批評,不妨用比較靈活的方式應對,既然有的對,爺爺可以上去坐一下,一會兒再換孫子坐,這樣也是一個可以應對的方式。另外一個方法是改變心態:既然世間法是這樣,在人的世界裡看到的都是一個局部的真理,我們就坦然接受批評,但是這些批評我們可以都放下,都可以淡然處之。也就是說,接受批評,但是不放在心上!爺爺還是帶著孫子、小驢子走,如果你要改變這個思惟,這個思惟就是:在這個結構下,它的結局就是不圓滿,我們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那我們就坦然接受,淡然處之,能放下就放下!至少不會聽到批評以後,心裡產生一些變化,就覺得心理不太舒服。
當然這個也是一個系統結構跟環境互動的問題:在鄉下沒有問題,上大街就有問題!因為不同的環境,你受到的這個關心跟評論可能不一樣的。所以改變系統結構,也可以在事後知道這樣的系統結構,一定是不圓滿的嘛!因此我們也可以不帶驢子,或者換隻大驢子等等....都可以改變系統結構,當然這些都是事後有的「先見之明」。
▲一位觀眾提出的一個問題
解決心裡煩惱的問題,是不是也可以用轉移視線的工具?我想這應該不是轉移視線,而是轉移視野,改變觀點、改變想法。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我意識,心理傾向上的表現比較肯定自己,可是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各不同,歷練也各不同,最後形成的思惟也不一樣,有時看問題的思惟會變成非常固定,技術人員很容易從技術世界來看問題,每一個領域的人都用他領域的習慣來看問題,事情常常會產生一個瓶頸。事實上我們以前做研究的時候,常常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問題看起來很難解,打算放棄了,可是有別的領域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後,讓我們覺得他講的道理值得參考,於是我們的想法就會開始轉變;有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個效果,本來是「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狀況,改變思惟後,可以說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會說「唉呀!怎麼沒有想到、為什麼沒有想到?等等」。因為我們的想法都已經很固定了!自己沒想到,可是對別人來講,「旁觀者清」,可能在他的領域、在他的思考角度裡,他覺得這個問題是有解的,可以去改變的。改變以後呢,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定義就是不一樣!我們知道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只要把問題定義好,解決問題就比較容易。有時候卡在問題裡,不是解決很困難,而是因為我們看問題的方式有問題,只要我們改變思惟,可能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就好像我們剛才提到的例子:電梯的問題是工程上的問題,但是等電梯可能就是一個行為的問題,我們不算是轉移視線,我們算是換個思惟,換個想法吧。
▲遊牧民族的悲劇
當我們看到一個社會系統的問題,會嘗試去改善這個系統,但改善系統以後呢,有時候會產生預期不到的結果。我們在學校裡曾經討論過這樣一個個案,這個個案叫做「撒哈拉沙漠遊牧民族的悲劇」。這個悲劇是怎樣產生的?遊牧民族當然就是以遊牧維生,大家看到遊牧民族生活比較困苦,有人發現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水不夠。當然遊牧民族不是生活在綠洲,有時候水不夠就要到處遷徙。在技術上,有人就想到要怎樣去幫助這些遊牧民族,改善他們的生活,就引進鑿井技術,把井打得深一點,就有更多的水可以用。
第二個看到的是什麼?這些遊牧民族因為醫療比較落後,新生兒死亡率比較高,他們就引進醫療團隊,讓醫療技術使新生兒的死亡率降低,這樣就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解決他們沒有水與新生兒死亡的問題。一開始生活是改善了,可是一、二十年後回頭再看,發覺這個遊牧民族的生活反而更苦了!因為食物更少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結果呢?主要是當時沒有考慮到草原的問題,沙漠中的草原都是固定的,大致上是一個生態系統,草原就是那麼多,那些牲畜──駱駝、羊群...牠們能夠得到的食物來源就是那麼多,你今天鑿了井,那些人也好、駱駝、羊群也好,都可以喝到水,看起來大家都改善了!可是草原有限,它能夠提供給這些牲畜的食物也是有限,人呢?新生兒透過醫療後死亡比較少,新生兒就比較多,慢慢的這一個遊牧民族整個人口就變得比較多了,牲畜沒有增加,即使增加,但是也變成比較瘦小,總體的食物還是沒有增加,所以人增加了,每個人分配到的食物卻變少了,所以大家的日子更苦了!
▲局部觀點及其省思
用善心善念要去改變一些局部結果,造成的問題有時是短時間見效,但是長時間以後呢?生活反而更苦。會有這樣的情形,就是沒有考慮到非常重要的變數,這個草原變數對沙漠生態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局部改善可能短期見效,但是長期可能會更糟糕。事後來看,有非常多的事情是我們事先沒有想到的,因為我們看的問題常常是屬於局部的,可是事實上,問題常常比想像的要更複雜。
舉個例子:一個小學裡,有一個比較壯的同學,也有一個比較弱小的同學,有一天這個弱小的居然出手打這個比較壯的同學,學生看到了就跑去告訴老師:「某甲打了某乙!」我們來看這樣的問題:某甲為什麼會打某乙呢?某乙是一個長得身體非常魁武的,某甲是非常瘦小的,老師一看當然覺得不合理嘛!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只是一個局部的事實,這個事實,可以說它是一個真相,也就是說你看到的事實就是這樣,但是問題常常比我們想像的或者看到的要複雜,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局部,而不是完整的問題,當然這個老師就去了解,其實某乙長得比較高壯,他經常欺負某甲。有一天某甲被欺負得實在受不了了,他就反擊某乙,剛好就被看到了,他告訴了老師。所以有時我們在某一個時間、地點,看到的某一個事實,它是不是代表整個問題就是這麼單純?事實上問題常常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
像這樣的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譬如:夫妻間吵架,外人很難介入,俗語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問題的造成,可能不只是家庭的問題,或許跟職場有關。譬如:先生在職場工作負責某一個業務,結果這個業務推動得很不順利,就被主管數落,造成壓力,而他無法去紓解這些壓力,回到家裡看什麼都不順眼,所以也容易產生類似的問題。這次煩躁的源頭,不是在家庭,而是在職場,以家庭來當一個系統的話,這是環境產生的問題,可見環境跟系統互動會產生問題。
再舉一個例子,譬如:夫妻的問題之外,如果加上長輩呢?也許成了婆媳問題,那麼婆媳的互動問題,有沒有辦法從夫妻的問題去做推論呢?沒有辦法的!因為有的婆媳互動產生的問題,它的性質與特性,不在原來的夫妻的問題之內,也就是說一個新事物加進來,會影響系統的特性,它的特性不是從原來的系統去推論所能得到的,有時候往往新事物加進來後,跟原來的系統經過互動,會產生比我們想像中更複雜的問題出來。
▲口試與書面資料
在學校也經常碰到類似的問題,譬如:要聘新老師,大家開會來討論新老師的申請案,大家光看書面資料,以評估這些新老師是不是很適合我們這個系?但是新老師是否可以跟系裡的同仁相處比較融洽,事實上是很難看出來的!此外,我們也常遇到甄試、申請的學生備審資料,也有同樣的問題。
有一次一位老師看到一位申請同學的資料,一看做得這麼好,他就問:「你這個資料做得非常好,你是怎麼做出來的?」同學的回答:「是透過學校的軟體做出來的!」原來很多學校會幫同學們準備類似這樣的資料。老師們再問同學:「你的經歷很多,看起來蠻不錯的──當過班長,參加英文演講又得名,等...非常多經歷!」看完審查資料再問他:「你們班長是怎麼選出來的?」這個同學回答道:「我們班長一個月選一次。」於是我們發覺光是看書面資料,若沒有辦法去印證的話,這些資料並不十分可靠!最早我們看審查資料,沒有透過口試,常常會被這些審查資料所迷惑,因為資料看起來準備得很好。慢慢的累積這些口試經驗後,會想這些是不是他自己準備的?跟他其他資料有沒有辦法去印證?事實上光是從這些審查資料去交互比對,找出問題,有時是十分困難的!比如預計要錄取30個人,可能就有60份或90份備審資料,每個人的資料都很厚,我們在校要做研究、要做教學,時間上本來就比較有限,我們希望能夠很快地看出哪一個同學是我們想要的,但有時候這些資料沒有辦法提供一個可靠的資訊,所以這些問題常常比想像中要來的複雜。最後的做法就是:比較相信實際上的口試,反而覺得書審比較不可靠,這也是事後的「先見之明」,口試完才知道有那麼多的書審問題。當然,這並不是說書審資料沒用,如何透過書面資料,呈現出個人的特質,是十分關鍵的,尤其是書審第一頁的資料,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學校這個例子中,選班長的方式沒考慮到,經常辦演講競賽沒考慮到,所以不能假設每一個學校的做法都一樣,為了要增加同學們的歷練,很多學校會創造出很多的資料,類似這樣的情形,我們考慮的變數增加了,系統複雜度也增加了。譬如沙漠遊牧民族的例子,我們把草原考慮進來以後,複雜度就增加了,那麼互動關係增加,複雜度也會增加。因為每一件事情其實是環環相扣的,尤其是人的世界,常常都是環環相扣的,事實上是有無量因緣的,我們只是在無量因緣裡面把東西切割開來看:這個是經濟學、這是社會學、這是心理學,然後分別去建立各門知識。事實上這些知識,都是在相關、互動的情形下被切割開來,在實際應用上就是要融合各個領域的知識,不能單方面熟悉一個領域的思惟,就固定在這個領域。當然一開始草原的問題沒有在這個個案裡面,沒有去考慮到,事後知道草原是一個很重要的變數,但要改變一個生態是不能隨便去改變的,必須要有所考慮。
當然這些都需要集思廣益,如果事先有人知識經驗較為豐富,可以看出來,覺得不考慮草原是不對的,當然這樣最好。我們回頭看這個問題已經發生了,怎麼去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原來一個系統結構,它的生態環境就是這樣,我們為了要去改善它就介入了,結果發覺成果不好,而當初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假設系統結構不能改變,那麼我們對這些遊牧民族怎麼交待?當然我們可以恢復原來的穩定狀態,就是人口增加,食物沒有增加,那是不是我們可以把一些人口移出,讓這些人可以在比較穩定的環境下繼續過原來的日子。如果能夠改變系統結構,這一個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這一個撒哈拉沙漠遊牧民族的悲劇,我們是有建構模式的,根據一些描述去建構一個模型,然後把草原考慮進來,然後再去模擬「怎樣可以改善系統行為?」 採取怎樣的改善方式?這一些都要有一個比較大的視野,也就是說匯集更多的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知識經驗,這樣才能夠來作問題的分析,改善問題。
▲要改變的是自己 用自己的修養去影響別人
對於許多人生的問題,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瓶頸,如果我們能想辦法放大視野,有的問題是可以突破的。譬如:家庭的問題有時很難克服,我們可以請教師父、請教善知識,把一些世出世間的觀點帶進,一個新的觀點就這樣加進來。老禪師也經常說:「我們不是要改變別人,我們要改變的是自己,然後用自己的修養去影響別人。」在管理上也有類似的說法,就是:怎樣管理你的上司?怎樣跟上司互動得更好?使得上司有更大的生產力!你怎樣去跟上司相處?這是管理實務界的大師──杜拉克他提出來的觀點,他的觀念是這樣的:我們不要嘗試去改變主管的想法,我們是配合他的想法,提供意見給他。所以與上司相處之道,你是可以提供你的想法,讓他在工作上得到更有效的結果,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你可以提供更大的助益,這一些都是人跟人互動的問題。
▲結語
今天談的主題是「改變思惟看問題」,我們看問題不要太過於僵化,但有時是不是僵化,我們自己並沒有自覺,當別人提出意見後,我們才恍然大悟:「對喔!我怎麼沒有想到?」有時候是透過自己的省思,而有時候是透過親近善知識。所以我們要多看、多聽、多想!一旦看到自己的盲點恍然大悟,這個效果可能更好!能夠改變這個思惟,常常去觀照、反省,想想:「對這個問題,有沒有不同的想法?」再去想一想,善知識為什麼這樣講?他提供的觀點在哪裡?當我們的視野更大,心量就會更大,我們累積的知識經驗就會更多,當面對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處理得更好。這個世間總是這樣,事情常常不是在我們能完全掌控的範圍內,還是需要放大視野,放大我們的心量,擴大我們的思惟,這樣對問題也許能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或者對突破瓶頸上會有一些幫助,今天的時間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