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生命的課題

    「老病死」並非年老者的專利,生命每天都在流逝,病苦哪天來臨也未知,只能珍惜日常的每寸光陰,在有幸得聞佛法的人身,期許深入佛陀法義,明了「生」的內涵,遠離顛倒夢想,達到心無罣礙,那麼死亡來臨的時刻才能解脫自在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76期2022年5月

衲衣下的足跡 生命的課題
/草今

 

少年時覺得「老病死」離自己很遙遠,無法體會生命衰老的感受。

 

學生時代,看到阿嬤或是外公外婆晚年行動不便,那時叔叔伯伯、舅舅阿姨們會著急的為老人家張羅生活起居,在醫院奔波、就診檢查,並時常擔心他們吃不下、住不慣。為給老人家不便的身體,有更多方便的空間,孝順的他們於屋裡的格局不斷調整,行走的動線盡量挪寬,希望讓年邁的父母能住得安穩。長輩們的用心,在一旁的晚輩默默看在眼裡。也在想「這些事如果以後遇到了該怎麼辦?」「醫學上的知識或醫院照護的流程,不容易懂也很陌生,我們也能做到這樣嗎?」

 

燭火凋零,高齡的他們因為病苦壽盡,在嘉義山上老家的阿公阿嬤,治喪比照傳統辦理:守靈、摺蓮、請師(ㄕㄞ)公、孝女哭棺等,好幾個夜晚跟久違的親友一起度過,原來「治喪就是大團圓」,這樣的氛圍讓我心中生起戚戚焉的感受。喪禮結束時鄉下的習俗還辦桌宴請里鄰,感謝大家連日的辛苦,據知所花費的支出可謂舖陳。而外公外婆這一方,住北部的舅舅則完全交由禮儀公司安排,印象中只參與於殯儀館誦經,並在簡雅肅穆的告別會場,送完他們最後一程,平和的說再見。

 

上述的兩件事「病」與「死」,都有很大的學問,也很難掌握,期間默默的告訴自己:「沒事盡量不要去接觸。」幾年後出了家,寺院有牌位及塔位的安置與存放,時常有消災或超度的佛事,沒想到這兩樣最不願接觸的事情,也是一般人所忌諱的,竟成了往後人生的家常便飯。

 

值此少子化與老齡化,社會結構很有感的衝擊每個層面,寺院出家的人數更大幅下降。打從在僧團於常住服務後,就開啟了三天一小跑、五天一大跑的另類行程:在不同的診所、醫院間來回穿梭。有的師父常態性回診治療、有定期慢性病檢查、或不定時身體不適送急診掛號,以至於後期臨命終時需輪流於醫院小住,每日往返探望。在完全摸不著的頭緖下,暫且邊看邊學、邊聽邊問;幾次於路程中偶爾還會載到「可以搭便車嗎?」的出家師父,乘著因緣,在送往高鐵的時光中,聽她們分享遠道求醫的故事。

 

而於喪葬事宜,就在不久的過年前夕,一位長期護持道場的信眾往生,家屬決意要用佛教的儀式辦理整個喪葬過程。負責協助安排佛事的師父們,考量到寺務的傳承,欲讓新生的後輩有學習的機會,就由前輩領著新眾從頭到尾的全程參與,包含:助念、入殮、淨念、遷棺、火化、撿骨、告別式、塔牌位入寺、進主進骨、灑淨圓滿等。恰逢年節,時間有限,僅花了四天就圓滿落幕了的人生告別式,於亡者、於家屬、於參與的每一個人,可以說是完美的劃下句點。

 

如果「病」與「死」相比,病可以醫,但死後的狀態卻是未知,所以死亡才是普遍讓人害怕的原因吧!在這次參與的葬儀過程中,自己並不是因為面對亡者而感到害怕,是一連串進行的喪葬事宜,有滿腔的陌生與疑問。當然這源於中華文化的流長,素有的禮儀之邦,於時代中演變出的繁文耨節。其中祖先的墳向與牌位涉及的地理風水最為華人所看重,影響所及說是綿延後代的子孫。

 

現在藉科技的進步,喪葬簡化,禮儀公司會與不同領域的專業結合,提供家屬一條龍式的服務,省時省力,精簡到位,於殯葬的釋疑網路更是應有盡有。而於佛弟子,甚至是出家後的我,在經常面對死亡又該持如何的態度呢?讀雲老禪師《生命的最後》一書有言:「往生者的後事,通常家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幫助往生者往生善處,繼而便是念經拜懺,做功德超度。註一」是的,「往生善處」,這是依止佛陀教法、入三寶行列的修行人,能幫助亡者走向下個未知的旅程所能做和應做的。

 

「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然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消滅。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註二

 

上述七七日即四十九天註三,在亡者死後的四十九日內為其誦經、或供佛像、或持佛菩薩名號等,廣造眾善,功德回向,其福德能冥陽兩利。參與佛事的誦經有其一定的儀軌,從灑淨,引魂,表白,誦經,讚佛,宣疏,回向等,稱誦字句分明,過程肅穆收攝。除了邀請亡者來領受功德,在世的孝眷也透過參與,了解經意聽聞佛法,明白因果因緣關係,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種下出世的菩提種子,往後也能利己利他。

 

老禪師常說:「學佛要把重點放在『生』上,了生脫死,把握了生之時,對『生』的種種明了,『死』即得解脫」。面對色身的病苦,如果也能用了解的心態、具研究的精神,可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經驗,有謂「久病成良醫」,而不會只在「痛苦」上打轉。「學佛的最後是懂得如何不再生,只有不再造業,一切業都清淨了,才能見六道以外的道──佛道,見道才有機會成道。註四

 

學佛後有感於「無常」無所不在,明白「老病死」並非年老者的專利,生命每天都在流逝,病苦哪天來臨也未知,只能珍惜日常的每寸光陰,在有幸得聞佛法的人身,期許深入佛陀法義,明了「生」的內涵,遠離顛倒夢想,達到心無罣礙,那麼死亡來臨的時刻才能解脫自在。

 

 

參考書目

註一:白雲老禪師著《生命的最後》162頁,2016年1月再版。

註二:《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

註三:人死後,未轉世投往另一生處前,其亡者所擁有的,是一中陰身;中陰身的壽命時數,約六小時,至四十九天。《生命的最後》163頁。

註四:白雲老禪師著《解惑篇》之〈生死、中陰與輪迴、神通〉,175頁,2002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