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採訪 歲月如梭 勤學有方

    對於口不擇言,不喜歡的人,如果再慢慢相處,日久就會淡化那份討厭,喜歡也如同。因此沒有耐性與包容力,就沒有機會與人交流、溝通,老和尚說,真正的精神生活就是一種內心世界,而且自己能夠作得了主。

  • 文:編輯部出處:人物採訪期數:383期2022年12月

人物採訪 歲月如梭 勤學有方
受訪/張榮德與邱菁菁賢伉儷
整理/編輯部

 

1、菁菁居士的佛緣

菁:說到生命的軌跡,回憶約13歲時,因受ㄧ件事情打擊有點沮喪,變得沒有自信。長大後才領悟到:「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一切不可掌握。可是也別失落啊!你懂得它的道理──就是讓妳成長。」是啊!如果沒遭受那些打擊,沖刷出生命厚度,我也不會走向佛教,學習佛法,親近三寶,展開之後的人生。

 

十三歲正準備升初中,母親安排我與姊姊到叔公所居的台北念書,後來叔公往生了,他生時都親近樹林的某位法師,佛寺幫他做了四十九天的完整佛事,此後某法師也成了我第一個皈依的師父,顯然我在青年時便跟佛教結了緣。

 

大學就讀台中的一所學校,時空的隔離:學業再加上社團,每天忙忙碌碌的,我鑽入了紅塵,慢慢的告別佛寺拘謹的生活,從此回歸佛寺只像作客,這也代表我迎來了大學繽紛的生活。之前曾學習一些佛教的儀軌,常唸佛菩薩聖號,也驚訝自己從初中到高中,學佛這條路一走就是六載時光。那時参加早晚課都會落淚,曾經對出家有一份嚮往,可是母親強烈反對。如此,我真正接觸世事反而是在大學,回憶這段生命的軌跡,感謝當年出現在我生命的那位長者,我的皈依師父!

 

二十三歲大學畢業回高雄,經人介紹聆聽老和尚的週日講經,聽了一堂課驚歎萬分,世間怎麼有這麼好的東西?簡直聞所未聞。雖然初聽法義懂得很少,但覺得新鮮,覺得是可以去挖掘的寶藏。記得初見現頭陀行的老和尚,心想這個師父怎麼這麼瀟脫自在?我就是要學這個!從此人生的路途大轉彎,義無反顧地從佛教徒變成學佛者,發現以前熏習的大都是佛教儀式,常常面臨心理的困惑,都不懂得以佛法的道理去化解,慢慢的,方知何謂「出離之道」;學佛不就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調整那個桀傲不馴的「我」?

 

2、榮德居士的學佛因緣

阿德說:我第一次看的經典是《法華經》〈普門品〉,那時鄰居的阿嬤在看《法華經》,很多地方不會讀,問我怎麼讀,我發現經文是一句四字,五句ㄧ段落,就告訴他怎麼讀。小時候對知識總有一種渴求,喜歡看各書籍與雜誌。八十一年工作職場上,經人介紹認識菁菁,感於與她投緣,觀念一致,從此人生之路攜手同行,也成了同參道友。

 

隨後當起了菁菁的跟班,好處是跟著她到處走走,如果覺得這地方不適合我,我也可以不跟。我倆一起向佛像頂禮,共同創造珍貴的回憶,譬如,第一次到菩提寺的密壇、第一次去高雄講堂、第一次見老和尚莊嚴的法相、第一次聽老和尚講《六祖壇經》。人家問我怎麼好,我就只記住ㄧ句:「想行之間拉大間隔距離」。這句話非常好用!尤其在職場,本來跟人爭執不下,準備要破口大罵,停頓一下,或者還是罵,但是換了一句比較溫和的話來說,想行之間就有一個轉寰,變成幽默中帶著嚴肅,不會傷害別人,也能保護自己。

 

某年黃朱秀枝居士當千佛山般若寺的總召,邀我擔任司儀的職務,還要整理會議記錄。之後總召換人了,歷任有志剛、瑞德、宏榮等人,算算我一共當了八年的司儀,菁菁的跟班當了十多年,突然有個想法──是否該提拔新秀?從此交出棒子。

 

 3、彼此為家人也是同參道友 

菁:與阿德結伴同行的經過是這樣的──凡事依賴師父的我,認識了阿德後就在心裡盤算:「這個人可靠嗎?能攜手一生嗎?往後可以一起來學佛嗎?多想向師父請益這個問題。」當我倆一起出現在師父面前,還沒開口,我那一點心思怎麼也瞞不了師父。當阿德跟師父頂禮,師父沉默著,後來又綻露一抹微笑,而我自以為是的認定:「哦!這樣是可以嚕?」其實老和尚沒表示意見,這完全是我們自己人生的選擇,或者說因緣天定,與他人何干?竟拿這事做文章!

 

其實我與阿德的個性不同,他學法律較理性,我則感性。婚後經過一段時間磨合,還有一起走千佛山,一同聞經聽法,參與各種法會活動共修,佛陀的道理讓我倆慢慢產生微妙的互補作用,才成為同参道友。修行不離現實生活,也是大大小小的瑣事逼著我修行。說到我在大庭廣眾中,被師父棒喝的機會可多了!阿德覺得我過於感性,常攬上不屬於我的事情,擔心我這傻蛋有時會闖禍,自然成了我的跟班,加入義工、司儀的行列,成了道地的千佛人。

 

我這個人依賴心重,凡事總黏著老和尚,慚愧學佛沒多大的進展。尤其抓住機會就問老和尚問題,常常言不及義,問一些莫須有的事,多次被他威喝:「問這個幹什麼?妳要常出來共修!」由此,我看到自己的顛倒夢想。師父根本不希望我們在色塵、法塵中打轉,執戀過往的人事,而是希望我們能從中發現什麼,打開心扉,增廣視野,修養時時能提昇。

 

德:是啊,執著在ㄧ個點上有什麼意思,別停在一個點上啦,這樣妳的心才會開通,妳應該觀照「這事跟妳有什麼關係?是否跟生死有關,與道相應?」

 

4、第一次得到師父的稱讚

菁:這次雜誌要訪談,前晚我還夢到老和尚呢!夢裡出現加拿大一個很好的境,宛如世外桃源,夢裡依稀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往前一瞧「那不是師父嗎?」我興奮的問:「師父!您怎麼在這裡?」「我在搬家!」「真巧!我們也在搬家。」就這一排房子,我們住這棟,師父住最後ㄧ棟。咦!難道我們有什麼新生活要開始了嗎?

 

回想當時菩提寺的彌陀殿剛剛建好,我們ㄧ行準備去参觀,於是忙碌著、興奮著、籌劃著,我家老菩薩看到師父就告上一狀:「說到這個菁菁不知在幹什麼?每天都不見人影。」師父說:「人家是個學佛的人!」母親轉述師父的話給我聽,我甚歡喜,彷彿人生的路越走越寬廣了,這還是第一次被師父誇讚呢!

 

有一年,志剛推薦我出來做總召,我抱著學習的態度,在跟師父與居士的互動中,方才知道何謂「共修」?原來,總召就是要去接納、籌措所有的人事物,協調並配合人事,使活動和諧、圓滿。感覺老和尚不時給我暗樁,強迫性的引導我去打開,那時我還帶ㄧ組福田組,真是萬事起頭難,常會在開會前祈求佛菩薩保佑,讓我有智慧待人處事。

 

師父走了,我心裡很失落,那時我們剛從紐西蘭經香港轉機返台,在飛機上看到新聞才知道老和尚圓寂了,真不敢相信!下了飛機直驅菩提寺。呵!以後無法依賴師父了,雖說「依法不依人」,可是依賴慣了,不確定下一步該怎麼辦?只有在心裡喃喃的唸著:「師父!有您真好!」

 

5、老和尚的身教與言教

張居士!請問學佛給你的體會與改變,面對人與事上有哪些轉念?

 

德:記得開第一次護摩籌備會,我跟志剛到本山開會,那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開完會後師父提議到護摩壇走走,我聽到師父問身邊的人「他是誰?」「他是菁菁的先生。」從此師父對我就有印象了吧!當時,師父在前,五六個人隨行,依傳統禮貌我墊後,可是要讓人家看得到你,我就走偏後方。要出發時我還看到一個場景,侍者問師父:「要不要拿拐杖?」 「不用!」師父說。「呵!真了不起!九十幾歲的老人,瀟灑十足,那個誰誰誰...凡出現過的人師父都認得,記憶力超好,威嚴卻不拘束。從此我對師父更景仰十分,就從「菁菁的跟班」提昇成「正式的學佛者」,也開始看老和尚的書。

 

請問師父的身教、言教給你哪些感受與啟迪?

 

德:老和尚著作等身,現在讀他的書彷彿他就在眼前,跟你說話,對你微笑,師父常在我心!孺慕之情永遠不變。回憶有一次在般若寺春節時,師父在二樓對我們開示,我第一次提問。那時剛看完《雲水悠悠》,就問:「師父!我把這本書當傳記看,這是您的自傳嗎?」師父沒直接回答。印象中他只說:「看書要好好的去思考,這才是重點。」

 

第二次面臨退休的問題,心裡有點煩惱就向老和尚請益,師父開門見山:「有人要你的位置。」一句話驚醒夢中人,細思主管一個月以來的言行令人疑竇,現在來龍去脈分曉,我也知道該怎麼調整腳步了!只是奇怪,師父對我的職場人際關係瞭若指掌,直教我驚奇!

 

6、兩位怎麼看「理性與感性」這個問題?

菁:常覺你這法律人講話如刀割,有時會不習慣。

 

德:現實離不開人事物,從「事」上下手看問題比較清楚,也容易淡化是非,譬如,有人跟我爭吵,他日有緣見面,「就事論事」我還是會回應他,不跟他結惡緣。我覺得法律的邏輯只能顯現一部份真理,才說「法律『有時而窮』,不能放諸四海皆準,將問題通盤解決;而佛法講求道理方法,能涵蓋情理法,機靈運用知識經驗,發揮智慧。

 

我覺得在陌生地方可以先用「法」,定位清楚後才知怎麼做,才有「退讓不退讓」的選擇可言。否則,我沒錯為何要退?所以,法不是在綁你,而是在保護你。遇事先冷靜,看事情不要馬上傾注熱情,把所有的事攬在身上,身陷其中把自己搞得一團亂。老和尚教我們行止觀,儘量減少缺失,所以學佛就是要「過好日子」,佛法至少給你一個自由、寬廣的空間思考,臨事不要亂得離譜。

 

菁:以佛教來說,「是非」不是相對,面對是非要明了,至少知道以什麼做標準?「情、理、法」,於情怎麼樣?於理怎麼樣?於法怎麼樣?你可以明辨。老和尚說:「強調其中任何ㄧ個還是『是非』,要怎樣使原來的這個『是』化解才是!」

 

在老禪師的演講集《人生另一個開始》,裡面有談到:「感性,有時太熱情,會造成傷害。理性,太冷酷也會造成傷害。理性與感性是自我意識表現的兩種方式。」所以兩者都難免有缺失。

 

德:這讓我想到一個禪的故事:一位老和尚與三個弟子,有一天甲乙徒弟爭執,甲就對老和尚說乙怎樣怎樣,「師父!您說我對還是他對?」師父回答:「你對!」甲弟子一聽,開心的走出去了。乙進來找他同樣說了甲怎樣,他也說:「你對!」旁邊的侍者看了就問:「這樣不是『是非不分』嗎?」那個老和尚望了望侍者也同樣的說:「你也對!」這說明什麼?什麼時間與空間對什麼人講什麼話。老和尚的教示是:「要明辨是非,不參與是非。」

 

7、般若寺讀書會

德:師父圓寂了,我與菁菁失落之餘,便蘊釀著一個想法。當時般若寺已有佛學班、法會、共修,我想是否有其他不同的方式學佛,我跟菁菁說:「我們就出來推動讀書會好了!可以保持跟法的因緣。」

 

個人覺得讀書會是讓自己成長的一個途徑,能從別人的經驗、問題的討論中,窺見生命的各種面貌,讀書會中「你」就是主人!何況是研習老和尚的書呢!大家集思廣義,在柔軟的、嚴肅的、幽默的對話與反思中,透過討論認識自我,讓生命有一個新的契機。就一個問題,大家從各個角度切入,幾年下來我們研討了《以法為師》、《泥沙集》、《解惑篇》...等書,書華世界讓我們有一種海闊天空的感覺。

 

再者,讀書會也能練習說話技巧、培養表達的能力──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跟什麼人講話,怎麼講?都是智慧與修養的展現。相同的場合對某甲可能是這樣回答,對某乙又不同;當你聽到別人不同的想法,會驚嘆「別人的心地怎麼這麼開呢?」就會越行謙虛、包容、冷靜,譬如,每次讀書會,會有不同的人帶點心來,看在某某的眼裡會說:「讀書會喔?都在吃點心啦!應該叫『點心會』才對!」我就笑著回答:「對啦!我們就是『點心會』,用點心來『會讀書』。」

 

由此想到德山禪師挑一擔子要到南方禪宗之地,途遇婆子賣點心,剛好他肚子餓了,也想歇歇腳,便放下了擔子向婆子買點心。婆子問道:「你的擔子,擔的是什麼?」德山答道:「這是我寫的《青龍疏鈔》,專門講《金剛經》的。」婆子說:「正好,《金剛經》上有句話我不明白,今請教和尚:「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既然三心不可得,你點的是哪個心?」德山頓時無語。

 

任何人的出現一定有他的因緣。對於口不擇言,不喜歡的人,如果再慢慢相處,日久就會淡化那份討厭,喜歡也如同。因此沒有耐性與包容力,就沒有機會與人交流、溝通,老和尚說,真正的精神生活就是一種內心世界,而且自己能夠作得了主。

 

菁:我參加「般若寺讀書會」獲益良多。總覺人生一遭,如果沒有在生命中粹煉智慧,回首處大都是不圓滿,讀書會讓我時有沉澱與反思,有機會審視生活中發生的問題,生命的價值意義遂在其中。

 

其實在般若寺讀書會前,我們也曾經參加其他道場的研習班,因為表姐在另一道場出家,他們設了一個「廣論班研習」,剛好在我家樓下,表姐希望我們能參加。親情難推,一方面也想看看經典,參加討論,我們就跟老和尚請了兩年的假,兩年過了,我們又回來般若寺。有人告訴我們,師父這樣說:「讓他們嘗試一下,再等他們回來。」

 

兩年不長不短的時間,我們怎麼會那樣呢?也許求好心切,想在佛法上有所增長吧!但是我們還是喜歡讀老和尚的書,尤其參與般若寺的讀書會讓我們福慧雙修。

 

德:參與讀書會,探索的課題從來不會少!但實踐是一條漫長的路,持續對話,保持流暢的溝通,在此要感謝一直陪伴我們,帶領我們讀書的法師們,還有多年來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