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人物採訪期數:386期2023年04月
「所以,我在古嚴禪寺的日子裡,雖然深受不明原因的惆悵感困擾,但是可以每日靜坐一支香,可以在視聽教室自修練習梵唄法器,不怕吵到他人。在這環境生活,真的非常快樂!」
人物採訪 在古嚴禪寺的我
受訪/釋戒乘
採訪/編輯部
1、出家因緣
當戒乘法師要在彰化古嚴禪寺出家的消息傳來,令我感到驚喜,因為他在千佛山女子佛學院就讀時,本以為會在菩提寺出家,沒想到他另有歸投,我們祝福他!這次因為來古嚴禪寺參訪,與他閒談一陣;有幸聽他說起與古嚴禪寺的因緣,感覺到緣分的奇妙!他說:
「民國79年秋季,怡徵居士熱心接引,邀請我跟著千佛山的義工朋友們去菩提寺,聽老和尚的『週日講經』。之後,陸陸續續多位夥伴投禮老和尚的法座,其中十多位法師,歸屬於浮丘山法脈,從甲仙禪林常住,輾轉經歷,成為目前古嚴禪寺的常住。但因種種因緣變化更迭,自己出家的念頭以致延宕到中年後期。承蒙古嚴禪寺常住法師們慈悲接納而圓滿出家,非常感恩。出家這件事,在當時,我有一種被找回來歸隊的感覺。」
乘師述說著學佛的心路歷程與出家因緣,原來殊勝法緣早已註定,在此祝福他在古嚴禪寺熏習與成長,讓色身與法身能更茁壯。這天,站在古嚴禪寺的大榕樹下,暖暖秋陽照拂大地,田野悠遠的景象可觀可賞。看見他爽朗親切的笑容,不知為什麼,感覺時光的腳步變緩了,似乎沉澱了俗慮,一些雜瑣思緒也了無痕跡。只見綠葉染映著陽光,不禁想起往昔共度的時光──在佛學院幾次在鍾玲教授的「寒山詩賞析」的課堂上,他不急不徐的上台報告,資料準備充足,說話鏗鏘有力,常抒發獨到的見解,剎那畫面交疊浮現在腦海....
2、初入禪寺,霧颯颯的日常
乘師做事細心、認真,自我要求很高,初到古嚴禪寺,不像菩提寺大道場的多人分工,小道場工作上,一個人會同時負責較多的雜事,因為人手缺少的緣故。他不僅不想麻煩別人,又希望達到目標理想,因此比別人更費心摸索。出家生涯不就是生活上種種人事的展現,修行不外是要從「心」下手,觀照面對周遭人事物所引發的起心動念。因此,恆從日常觀察出發,不論是粗細都要去觀照,那需要一段時空的鍛練,才會生發厚積的底氣。他說:
「初到禪寺,真的是霧颯颯,種種狀況不了解,又不懂規劃、既不知道目標、也找不到方法,更遑論次第;而且事事都迫在眉睫,我心裡實在緊張焦慮。常住法師們已三十年資歷,各方面嫻熟,處事快速俐落,梵唄唱誦行雲流水,而且法師之間默契十足,不需講述完整,就可以知道彼此的意思。
以前只跟電腦、機械為伍的我,雖然早有隔行如隔山的心理準備,但是每天時時刻刻面對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應對進退,諸多言語,乃至於各種變化的情緒緣境…… 壓力排山倒海地迎面痛擊!」
3. 培養懂得安排自己,精進自修的環境
「古嚴禪寺位處濁水溪出海口大平原,環寺四周一望無際的農田,農曆年前後的冬季,風在上空呼嘯,每秒12~14公尺的風速,下午3點以後,就漸漸輻射冷效應,非常寒冷。這氣候環境,與我家鄉幾乎雷同。我不怕冷,但是,就是內心經常感覺到很惆悵、很孤寂,尤其是在聽到風聲的時候… 」。
「古嚴禪寺的地理、氣候環境,以及新建的殿堂、課室、視聽教室、新型圖書館,廣大的平原式庭園,是非常適合出家行者生活與做研究學習的環境,例如寫研究所論文、靜坐禪修、勞動作務等等。
而且,這環境因為無塵囂紛沓,也非常適合辦學,或辦禪修營,禪七自覺營、佛七課程、抄經共修等等的佛學課。」
「在還沒有被疫情干擾的歲月裡,古嚴禪寺曾開辦多次茶道班、咖啡班、漢學語文班等等課程。」
「所以,我在古嚴禪寺的日子裡,雖然深受不明原因的惆悵感困擾,但是可以每日靜坐一支香,可以在視聽教室自修練習梵唄法器,不怕吵到他人。在這環境生活,真的非常快樂!」
「在這裡,常住法師各司其職,行者可以自由運用執事外的時間,學習規劃自己的出家生涯,學習安排自己的每一天,分秒不空過地練習止觀。」
「與法師們互動,剛開始彼此不了解,難免摩擦,但是一天又一天的練習運用老和尚所教導的法要,例如《以法為師》這本書第155頁,及第245、246,325頁所載明的方法例子,刻意練習,潛移默化,日子久了,終有改變自己,必定可以見到進步的效果。我不怕路遙遠,只怕目標方向錯誤,自己不知道,又沒有善緣來協助。」
4. 日常小故事
「在古嚴禪寺這裡,住在鄰近的農夫會送菜來分享給寺院。每回送菜來,菜量很多,我們都會暫時堆放在地上。某位法師就會坐在小椅子上,開始整理挑揀這一堆菜,揀別,分裝,冰存。她天天做,連續做了三天後,她說:『菩薩啊!這整理菜是大寮的工作。」哇!轟天雷打了下來,擊中我的頭,真是誤會大了,我一直以為這整理揀擇蔬菜是她的工作。那時我還只是參學行者,而且是我首次輪大寮的第三天。」
「我龜毛的個性習氣,常讓人受不了,受不了的原因是:我會要求別人也要這樣做。直到有一天,有某法師來跟我說:『這事情喔,你要做到很完美,很好!你做就好了,你不要要求我們也這樣做。』哇!這次閃電打了下來,擊中我的眼睛,讓我重新學習“看”自己就好。老和尚教的:『不要以自己的個性去要求別人,要用自己的修養去影響別人。」我就重新調整自己,把這句話當作咒語,做事的時候經常唸。」
』是啊!聽乘法師所說,感覺人與人的相處、問題的化解,不一定會立刻達到圓滿,常常還會擦出一點小火苗。可是即使是發生衝突,不管橫著身、側著臉,說什麼也要走出狹窄的巷弄,再天大的事情也不能逃避,因為情緒沒消化,心存芥蒂就有可能變成隔夜仇。不,甚至可能是這世仇、來生緣。如果很難相應,看看是要退一步放下自我,學習「無生忍」;還是挺著身,向對方說開,一方面釋出善意,說個「抱歉」。相信時間就是最好的證明,絕不能造成衝動,不知懸崖勒馬,結下惡緣;人生啊!總是要把日子過得有光澤,不要坑坑洞洞的。
乘師又說:「古嚴禪寺的土地公,護法神,諸佛菩薩,很靈驗。我是很鐵齒,貢高我慢,崇尚科學證據、邏輯證明,不喜歡談論怪力亂神的人。這裡的信眾,法會期間來做義工的時候,都會分享他們實際的靈感經歷,使得我的半信升溫。於是我自己就來實驗,當我在打退堂鼓,心情惡劣,瞋怨夾雜的時候,我就翻開《以法為師》這本書,而當下出現的法語,往往就是“救了我的心”的文章字句。例如,第303頁,〈解脫〉;第224頁,〈出家究竟幹什麼?〉第149頁,〈學佛〉,同樣要有生涯規劃,等等。」
「如果面對緣境,過份保護自我,沒有融入環境,在人我事物上計較分別,是很容易被打倒的。佛法一直教我們觀照、自省,消化心靈的妄雜,尤其人生本就無常,說什麼『累』、說什麼『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出家了就要忘了這些潛台詞吧!
慢慢的,『什麼太熱、太冷、腳會痠麻、人會疲累』,以上種種理由就棄如水流!心想,不要事事計較、分別,才可以打造一方安心休憩的心靈角落。所以『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該到殿堂上香就是上香,該穿衣吃飯就穿衣吃飯,總是要消融心境,不要一直抓著自己的『我』。所謂,終日吃飯不著一粒米,終日穿衣而不著一絲縷,就像走路、拔草、觸摸泥土,看著群鳥飛翔,不妨用一個更開闊的胸懷,去容納發生的種種。
再說,沒有什麼事發生的人生也太淺薄無趣了,因此挫折波浪不妨視為經驗的汲取,有去認識、面對與調適,又獲良師益友的攜照,再大的煩惱仍舊有機會回到清朗的初心。不是說『身忙心不忙』嗎?所以要善待自己,善待每一個人,日子才會過得更穩當如意。」
5、講話的技巧
法師又分享了一個他的親身經驗:
每天隨著時間轉,鮮少停下來覺察自己的狀態:「我是怎麼說話的?怎麼遣詞用字?我在談吐、溝通上有沒有讓人不舒服?我就是因為貢高我慢的惡習,說話傲慢,讓人聽了不歡喜,甚至傷害了對方;而別人說話,也因為我貢高我慢,我也聽了不歡喜。總之,在遣詞用句文字上,相互得罪。我有個發語詞口頭語是「你想想…」。就是因為這句發語詞,讓某位師父認為我傲慢,認為我藐視他,令他生氣。我當時靜靜地聆聽他陳述對我所有的不滿。事後,我立願,我要改掉在家時三十年來,桌邊指導學員工業電腦設計的發語詞。我又再深思:「他出家很久了,這個寺院,裡裡外外,上上下下,他都要處理安排,要負責,事必躬親,勞神費力,這寺院也是因為有他,像韋馱菩薩般地顧家,寺院運作才能這樣堅固牢靠,順利地持續弘法。我深感懺悔,老和尚說的無心之過,造成傷害。」
我立願改變,之後,剛開始,我還是會有發語詞,但一到嘴邊,立刻改成「我們這樣想一想…」。可是還是覺得不妥當。嘗試用許多其他的方法繼續改。近來,我已鮮少有這句發語詞了。」
「行堂餐吧擺設(Table Setup)人人不相同。要不要打開哪個副食品來供眾,某某東西有沒有?放在哪裡? 也會因為語言文字的使用,起誤解。例如『 xxx都不……』 ;例如發語詞『為什麼不….』,這些文辭令人聽起來有責備對方的意涵。」
「古嚴禪寺的語言以台語為主,有的常住師說的台語腔調,名相,我有些聽不懂。在互動中,我發現我們幾乎有這些現象:
對方還沒有講完話,或問話,我們會立刻回答我們心中的答案,
或只顧著陳述我們自己的想法,說著我們想說的內容,一直強調自己單一的觀點。
為了改善交辦事項溝通的品質,我提議大家練習“聆聽”,聽完對方的陳述句,或疑問句。而我是採用院長教導的方法:『人家講的,你懂了嗎?你講的,別人聽懂了嗎?』 於是,我練習重複對方的詞句,以及請對方重複我講的。這樣在交辦事情上,就少了很多誤解。慢慢地日子長久了,有一點默契了,我也漸漸聽懂了『那個東西我已經放在那裏了…』,我不再反問『系低勒貢瞎密?(台語)』是在說什麼之意。」
「所以說話要顧及身份立場,也就是自己的角色,所謂『交淺不言深,逢人不必全施一片心』,以免亂了步調。總說,該輕描淡寫就輕描淡寫,該如實講就如實講,該善巧方便就視機而定,遇緣要拿捏恰當,不是率性和放任『本人說了算!』還有,在周遭常會出現個性急躁,喜歡訓斥、指揮別人的人,有時以倚老賣老,不可一世,說話不講求遣詞用字,傲慢的神態簡直叫人中箭。
他們老愛說『你是聽嘸喔?』從頭到尾就是在『自說自話』,甚至強辭奪理,結果是『有溝沒有通』。俗話說『了解個性好相處』,或許他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造成這生命中有不可承受之『輕』,將這種說語方式複製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或許以前是大老闆級的,高高在上,對下層頤指氣使,喜歡碎碎念,不懂得將心比心。
其實無論順逆都有機會消融自我,培養一份同理心,這才是修行。還有,想法差異,心不相應也沒關係,最好不要口出惡言或面譽背毀,造作兩舌之嫌。修行的工夫即交織在這些真實、真切的人的互動中,我們一定要善待自己,善待身旁的人,才能心安與踏實。其實,把話說清楚只是溝通的基礎,要讓人聽進去,進而『認同』、『接受』,那真是一門藝術。急著想呈現已見,說服對方,沒想到傳輸的是自己的白目與不貼心,所以可別理直氣壯的認為我講話很直,沒有心機,我是一個好人,忘了禍從口出,不恰當的身口意表達彷彿洪水猛獸,會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減分。
所以,不是不能提出意見,而是要注意自己的身分與立場,以及注意自己講話的表情、語氣與態度。多停下來覺察自己的狀態,是怎麼說話的?怎麼遣詞用字?我是什麼樣的表情? 」
最後承師舉老和尚的《以法為師》.〈人際關係的建立與說話的技巧〉)上的一段文字,與大家共勉 ──
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在說話的技巧上,而且還要懂得溝通… 講話的技巧,真正力量的來源,是來自知識經驗與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