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386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林:聚集義。如叢林,眾僧聚集處。
眼:著重義。如眼目,主要著重處。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下)
若這一生中,一直都這麼不斷地去做,當然能夠清淨;如果不去做,就隨業而轉了,就算知道過去的宿命也沒有用。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聞法,溫故而知新
老禪師解個公案:有位禪師在看經,有人問他:「您是位禪師,已經灑脫自在了,為什麼還需要看經呢?」禪師回答他:「我不是在看經,我是在遮眼。」
-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熏習的法要
事實上,眾生一些習氣來自五官的熏染,如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舌頭嚐、身體觸等來確定一切。由此可以發現眼、耳、鼻、舌、身所產生的作用,引發的意識,這是本體的認識,這本體的認識,就是說明熏習的道理。
- 文:恕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生滅之間
《那先比丘經》相當於南傳巴利三藏並流傳于南傳佛教各國的《彌蘭陀問經》,是以西元前二世紀入主西北印度的希臘國王彌蘭陀,與印度佛教的僧侶那先尊者之間的對答,闡明「緣起、無我、業報、輪迴」等佛教基本教義.
- 文:浮月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試以禪行者論已故英國女皇
世人對女皇70年的評語普遍是:「她一步都沒踏錯!」
- 文:信解出處:佛法看故事
佛法看故事 遠水救不了近火
過去的,是已經運作成的成果;現在的,是正在運作的起因;未來的,是依於起因,憑藉成果,可能發生或同或異的因果關係,也就是人與事的關係法,在佛法中叫做妄想,而妄想中的內容包羅萬象,《楞伽經》卷二略說有十二種妄想。
- 文:釋浮檀出處:佛研院園地
佛研院園地 羼提波羅蜜
生忍要我們在受上下功夫,調伏情緒,廣結善緣;法忍在想上下功夫,深入了解因緣條件,增長智慧。沒有修養的我,如何敢不忍!
- 文:編輯部出處:人物採訪
人物採訪 在古嚴禪寺的我
「所以,我在古嚴禪寺的日子裡,雖然深受不明原因的惆悵感困擾,但是可以每日靜坐一支香,可以在視聽教室自修練習梵唄法器,不怕吵到他人。在這環境生活,真的非常快樂!」
- 文:鍾玲出處:文章轉載
文章轉載 被和尚背過山溪的女人
她領悟這就是打妄想,這就是《法華經》〈安樂行品〉裡說的「以因緣有,從顛倒生」;就因為她六歲時種下了瀕臨死亡的因,今日有急流的狀況,自己會顛倒地無中生有,妄想自己陷入極端的險境。這是晴晴生平第一次重大的覺悟。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漫談老年人的健康問題(續一)
先母中風時不是突然中風,而是緩慢的中風,這使我沒警覺到她已經中風了。前一天,她覺得右腳較沒力,但還能走,但第二天講話怪怪的,我同修警覺到可能是中風...
-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
漫談解決問題的方法(續一)
以健康為例,我因健康等問題提前退休後,覺得它是個人生的大問題,值得投入較大的心力。
- 文:編輯部出處:封面底
千佛山雜誌2023年四月(386期)雜誌翻頁書
請前往觀看:千佛山雜誌2023年四月(386期)雜誌翻頁書
https://pse.is/4v6x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