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休庵隨舉
休庵隨舉 公案五十三參--四
誘因:如何是功德聚?
省思: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394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不成熟眾生,誰當成熟!我不調伏眾生,誰當調伏!我不教化眾生,誰當教化!我不覺悟眾生,誰當覺悟!我不清淨眾生,誰當清淨!此我所宜,我所應作。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說四十二章經 念等本空(下之二)
真正「我」要清淨,是業已清淨了,道也不需要了;還需要道來維護,表示還有業。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金剛經研討 妙行無住分第四
施我一開始講過:「對自己、對別人。」對別人一定是付出,對自己一定要放捨,如果能把握付出跟放捨,就是有一個我跟他的關係,所以應該用這種方式「不住於相。」
- 文:智障出處:溈山夜話
溈山夜話 南嶽單傳記 評唱
魑魅魍魎昧因果
浪裏方識本來人
諦觀法王法如是
赤腳穿透老芒鞋
- 文:智障出處:溈山夜話
溈山夜話 戊子季冬寫長短句 四篇
念念觀 畢竟捨心舟
五蘊身 燒卻自他 照見髑髏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尋心與究心(下)
「禪,運用思想而通達理論上的經驗;發揮智慧而完成事實上的篤行;是一種從心性上著手的上乘功夫,它可以使行者脫胎換骨。」
- 文:若勍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皆大歡喜(下)
在獨處的時候,能靜淨的去行「止觀法門」。那些已經成為記憶,一種糾結的念頭,讓自己後悔的人或事,在安靜的時候,坐在那裡,以冷靜、安詳、平和的心來面對,思考這件事的緣起與過程到結果;如果每天這樣做的話,就會發現一些甚麼,而得到好處。
- 文:信解出處:佛法看故事
佛法看故事 買甲魚的人
《法苑珠林》中說,肉食有十種過錯:眾生己親、見生驚怖、壞他信心、行者不應食、羅刹習氣、學術不成、生命同己、天聖遠離、不淨所出、死墮惡道
- 文:恕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青山自青山,流水自流水 ──「根見、見見、性見」與「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三境
初入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進入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住門內,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 文:單德興出處:特別講座
2023千佛山系『灑脫人生』講壇 ──灑脫人生.自在生活(1)
佛問諸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數日間。」佛言:「子未能為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飯食間。」佛言:「子未能為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之間。」佛言:「善哉!子可謂為道者矣。」
- 文:鍾玲出處:文章轉載
文章轉載 比丘尼大愛道之圓寂
《大愛道比丘尼經》中佛陀說,如果比丘尼「精進持戒,具足無缺減,不犯如毛髮,現世得化成男子身,便得無量,決得作佛。」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漫談經絡保健的實作經驗(續三)
以酸痛保健為例,基本上我把它當成痹証來處理,以袪除該部位風寒濕等邪氣為主。常見的狀況是過去因勞損或受傷留下的後遺症,它使得局部的經絡、經筋產生氣滯血淤,進而風寒等邪氣進駐而有筋肉僵硬等現象。
-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
情志與問題分析(續三)
情志有急性的、一時的,也有慢性的、長期的,所謂“氣郁化火”,長期的郁結情緒,若不能化解,也可能在特定的色塵緣境下爆發成怒火。
- 文:編輯部出處:封面裡
千佛山雜誌2023年十二月(394期)雜誌翻頁書
千佛山雜誌2023年十二月(394期)雜誌翻頁書
https://pse.is/58h2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