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4期2023年12月
「禪,運用思想而通達理論上的經驗;發揮智慧而完成事實上的篤行;是一種從心性上著手的上乘功夫,它可以使行者脫胎換骨。」
雲語書摘 尋心與究心(下)
/若知
請看禪那一詞,從修行的先決條件“棄惡”開始,說明了本體的重要;“思惟修” 是修行方法,說明了“用”的性質;“靜慮”雖也是談方法,但以其呈現「外靜內動」的現象來說,就是一種“相”;而“功德叢林”呢?正是「禪修」完成的結果,有修養功德,即「境界、內容」。
修禪定為什麼要“棄惡”?我們都知道教有明訓,戒羯摩本中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棄惡”是學佛的起步,也是成佛的基因;所謂“棄惡”,基本的認識就是不傷害他人,不傷害他人當然自己也就不會造成傷害,於事皆無害則圓滿,可見體中有用相境。
普賢菩薩的〈淨行品〉提到:「結跏趺坐,當願眾生,善心堅固,至不動地。」不動地是八地菩薩位,也是等佛覺位(佛鄰位)的開始,可見「善法」是思惟修中的基本要求。
《金剛經》提到: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第23品)
原來善法具平等義,無我、人、眾生、壽者的差別相;如果待人能如己,是不是就免除了傷害、於法就呈現了圓融?!而且善法也不能執著、強調,一執著就成了非善,執著善即是非善,所以佛說:「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值得思惟之!
禪宗公認有部經很重要——《楞嚴經》,全名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經中提出禪修要合乎四個〈清淨明誨〉,應是禪修行人首先要建立的正知見;禪坐如何才能清淨?禪坐如何才是依教如法?禪坐如何避免走火入魔?必須先認識思惟修的四個〈清淨明誨〉,也就是打坐的四個清淨條件,也就是正知見: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律學)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刹;…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眩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云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阿羅漢道…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阿顛迦,不善之心),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貝多羅樹,葉大很硬,落地撿拾可書寫文字,如貝葉經,然此樹用刀破皮即死);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禪真正的修養,是要運用「思惟修」的方法,返照自己,先從「止於一念」下手,研究、分析、認識之,要深觀內識,在想行之間建立間距,去做思惟修,從疑惑的那點下手,疑惑的點就是「為什麼?!」網撒開了,你可以循線索去思惟,但要記得一個原則――「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或者說「法義是行相的準則,生死是道業的依歸」,否則你將回不到原點,回不到原點,就是妄想雜念,也就沒辦法破解問題;所以若不依循原則,概為妄想雜念,也就不成思惟修了。安住於思惟修,才有機會察覺返照、發現自己,看到自己的缺點,才能轉化調適,提昇自己的修養,成為實際的力用,即能將五根(信、念、進、定、慧)提昇為五力的效益。
如何究心?
雲老禪師曾說:「禪,運用思想而通達理論上的經驗;發揮智慧而完成事實上的篤行;是一種從心性上著手的上乘功夫,它可以使行者脫胎換骨。」
所以轉變成為自己的就是一種修養,這種修養是從平常修行中一點一點慢慢累積起來的,這是個基本關鍵性的問題。絕不是說,我修禪定,盤著腿在那個地方就定下來,定下來幹什麼?禪宗也有一句話,你定下來最後只會像木頭、石頭。有道是:「坐不思惟,無異土地公!」所以,禪修不只是盤著腿,坐在那裡;真正的禪修,是注重調理內心的世界。
所謂調理內心的世界 ── 即是從事五蘊的認識與調理,使之成為一種修養。讓你面對不管是怎麼亂的現實,你心內都能夠不亂,都能心平氣和的去思考;因為禪那本身就是要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
換句話說,禪修必須有禪觀覺照的功能,不是冥想,不落空亡;也就是禪修行者除了修禪定不亂外,還要修覺觀,若不如此,就成了外道禪。
一般說禪的宗旨在明心見性,如何心明性現?當然還是在於自我調理的功夫和修養,只要方向正確,工夫日深,自然水到渠成、自然水清石現;因為頓悟來自漸修,不假他力,也因此,老和尚才說:「欲明心見性,先須修心養性!」
古德說:「千經萬論只為明心。」
《心地觀經》:「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可見學佛的宗旨即在明心,而心就是我們的五蘊。
至於如何明照自己,調理自己的內心世界呢?須於五蘊詳加認知和修養:
色蘊起 ── 根塵、能所相應,色塵緣境是誘因,心色相應,色蘊形成;要發現誘因所在,能否認清內容?老禪師提醒行者:「順境隨它去,逆境好修行。」誘因要辨認清楚,若是順境,該如何清淨?若是逆境,又應如何取捨、面對?要靠平常五蘊調適的工夫,想行間隔夠,能做到覺照,才能諸業隨緣了,不再造新殃!
受蘊生 ── 生起之剎那,明覺順受與逆受之分野,順受捨之,逆受(煩惱)提起,面對去認識,把想轉為非想,以致能做到受蘊改變,分別的結果成為了別,想行識就有轉機,提昇乃至增上。
想蘊轉 ── 感性的想,會在事的知識經驗上計較、執著上打轉;理性的想,則陷在理的知識經驗的認知所形成的計較、執著上打轉,此皆不離自我意識,若依習性走,則不外業上加業,造作輪迴,無有出期。
雲老和尚曾說:「理性的知識經驗也不可靠,有時是以別人的知識經驗為知識經驗,而形成我們的自我意識。」所以要轉想為非想,必須去衡量其得失與利害,再作修正;最理想的結果是:只有饒益,沒有傷害。所以菩薩法不僅是破我執,還要破法執―「無我、人、眾生、壽者」,完全沒有分別障礙了,才能入無生法忍,成就菩薩道。
行蘊動 ── 若處於分別、計較、執著,有四相(人、我對立),就會生出造作行為;若於五蘊的調適―止觀做了修養,此時行蘊尚未表現於外,還有轉圜的空間,(所以說想行間隔越大,想的變化和修養會越好。)須知到此,還是內在的行相,非外在之行為;如果透過身口有所作為,不盡理想,則還是有為法,還是要作非想的調整;所以老禪師說:「法義是行相的準則,生死是道業的依歸。」依此運作,一回生,二回熟,省思的內涵、取捨的考量,會因為自己覺知之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喚醒,而得到調整與改變;到最後―識―呈現的結果,於人於己,必須只有饒益沒有傷害,才算圓滿。
識蘊成 ── 識是了別的結果。從最先的分別開始,直到能做到了別,但不夠,不管理性的或感性的,即使了別也還是自我意識,必須能夠突破自我意識,以平等心面對(如將心比心,即是佛心),才不會有傷害的後遺症,勉強說是轉識成智,但可靠性如何?還有待「證自證」。所以要知道「五蘊是一氣呵成的」,快得不得了。「五蘊的一次變化過程,就是一個意念的生滅現象。」而經云:「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個生滅。」
所以,老禪師教我們在想、行之間要建立間隔的修養,而且說,想行的間隔越大,效益就越好,缺失就越少。實在是了不起的心地發明,因為這就是一種經修養而得的「明心見性」的工夫,照見自我,一目了然,怎麼判斷?「凡起心動念,要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展現於生活中,結果是完全的饒益,於人於己,都沒有傷害。
老和尚說禪是即身成就的法門,禪那思惟修如何開發自心覺悟的能力和智慧,是個很重要的課題。而《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是該致力的方向,這是個無相的課題。
禪門有言:「著相修行百千劫,離相修行刹那間」;佛陀說,他經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但皆不被諸佛授記,直到燃燈佛的時代,能「出過一切諸行」,以平等心不捨一眾生,以平等心持清淨戒,以行平等心具足六波羅蜜,才得到燃燈佛的授記。
雲公老禪師云:「懺悔即得見自性。」六祖標明這一法門,主要目的就是:「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見《惠能大師》〈常行懺悔〉)
如果悟得這一法門,行於真懺悔,除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以及一切時中不善的行解,即與諸佛無異。正如六祖所說的:
依此法門,入自心地,到自心地,見自性佛、證自身佛!
祖禪下的行者!欲見自性,常行懺悔,能得三業清淨,不愁不得明心見性。所以禪門稱自身心為「五蘊宅」,達摩祖師就常引經典句子說:「五蘊窟宅是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
敬敘之,願與佛門同道共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