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風吹鈴響,鳴個什麼?

    聆聽──聽外界聲音,從而產生溝通、交流,乃至自我的成長,不只是表面在聽,而是一種內心的體會與感受,或說是理解、發現的過程。

  • 文: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93期2023年11月

衲衣下的足跡 風吹鈴響,鳴個什麼?
/恕

 

前言、

聆聽與迴響:

聆聽──聽外界聲音,從而產生溝通、交流,乃至自我的成長,不只是表面在聽,而是一種內心的體會與感受,或說是理解、發現的過程。因此具備聆聽能力是必要的,聽時不偏頗、不自我中心,而是由心而發,是一種對生命、對他人的尊重。

 

迴響──指心生觸動,聽聞之餘的附和、轉折、反射、感動,或更多可能的發生。若深入研析,「迴」者,盪氣迴腸;可見「迴響」一詞,其意涵深且廣。

 

1、莊子的天籟

莊子在《齊物論》裡把聲音分爲「人籟、地籟、天籟」三種不同的層次:人籟,指的是人爲發出的聲音,即人之音,如吹奏竹樂。地籟是風吹過山林等發出的聲音,這是自然界的聲音,包括風聲、鳥語、流水等等。所以地籟須待風而鳴,人籟須依人的吹奏而發出樂聲,二者都須憑待他物始能出聲。

 

莊子以天籟為喻,表達了宇宙萬物真實自然的聲音才是最美妙的,天籟指出人心必須合於「道」,消解是非、大小成見的分別,跳脫世間的紛雜與對立,齊物後,臻至逍遙之境。揭示只有「吾喪我」,無心才能體會天籟之妙;在此天籟包容了「人籟、地籟」兩者,也是籟的源頭。憨山大師曰:

 

「《莊子》〈齊物篇〉中以三籟發端者,蓋“籟”者,猶言“機”也。地籟,萬竅齊鳴乃一氣之機,殊音眾響,而『了無是非』。人籟,此竹雖是人為,曲屈而無機心,故不必說。若天籟,乃人人說話,本出於天機之妙。」

 

我沒有問過莊子,但了解他對生命與世界的追尋,於“天籟”,憨山大師更進一步深化了莊子,他說:「若天籟,乃人人說話,本出於天機之妙。」於此有不同的精神世界的展現,通過「天籟」的意象,闡釋身口意的行為修養,但求「我無我」,菩提增長,做個大自在人。

 

2、聽秋聲的迴響

歐陽修有一名篇《秋聲賦》,他是如何聆聽秋聲的?秋聲給他怎樣的迴響?某日他正在秋夜專心致志地讀書,忽聽一種奇特的聲音從西南方傳來。他驚訝於這樣的聲音,細聽,起初似雨聲淅淅瀝瀝,又似風聲瀟瀟颯颯,忽然又如波濤奔騰翻涌,又似狂風暴雨驟然而至。他對童子說:「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回答:「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童子的若無其事,對比出兩人對秋聲不同的感受。

 

這篇賦始於「有聲之秋」,把大自然的秋聲寫得繪聲繪色,從多方面、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遠及近地形象地描繪了秋聲狀態。寫完「有聲之秋」又寫「無聲之秋」,心靈隨之昇華。他借秋聲自問「心情還隨遭貶而鬱悶嗎?還隨秋聲顛簸不停嗎?」最後又告誡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人,而應自我反省;這一立意,抒發了自我超脫的想望。

 

涼風起天末,秋雨遠遠近近匯成一片,你若聽秋聲怎生滋味?可別給那份肅殺、淒美、悲涼的秋聲綁架了!就像聽到別人的一句話而難過,秋下一心「愁」,濃得化不開。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他不僅予秋一個寫照,也予四季ㄧ個禪心迴響,我們同時還能聆聽春天百花綻開的動靜。秋!不只秋收冬藏,蓄勢待發,更提點我們要好好把握生命,踏踏實實走過,不管晴雨悲喜,日日都有高陽明照;莊子於天籟,也講了這句話──「疾風之下,萬物空寂」。

 

3、嚮與響

 老禪師的《禪表現的特殊方式》:

 

 嚮,仰慕,崇敬,嚮往,歸向。

 響,敲擊之聲,回互響應,聲音之外。

 

  有仁者著作成書,向山僧索題,名「修學的回嚮」;客問:

  「云何回嚮不是回響?」

  山僧抬手響指道:

  「是嚮?是響?」

  客輕嚮一聲,答云:

  「當然是響!」

  山僧提示客言:

  「試響看!」

  客試行之,不響。

  山僧囑以沾些許茶水,再試之,得響;山僧莞爾道:

  「嚮矣!」

 

上述,老禪師令訪客體悟「嚮與響」兩字的意涵與旨趣,感受此中不同的經驗,遂而激盪出由衷之言,體認什麼是「迴響」?什麼是「回嚮」?有了迴響,表示所言不再是一個人的獨白,他的意義是多層面的,是留言、

是心得、交流與建議,就看別人對你的用心有否共鳴。老禪師的教示可謂高妙,譬如:手不響,沾些許茶水,再試之,得響,即言修學功夫時須提昇。這一聲「嚮矣!」語含鼓勵,擲地有聲,再回頭看文章開頭老禪師的提點──「嚮,仰慕,崇敬,嚮往,歸向」,由響到嚮,心靈世界進境不少!(以上只是拋出自己的心得淺見)

 

4、業與道

生命的價值確定於自我的造作,即所謂一切操之在我,是以佛陀降世時說: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不知道的人會以為釋迦牟尼佛這麼高傲!」

「其實這個“我”,不是單獨釋迦牟尼佛那個我,是『眾生的我』,這個我,是“道我”、不是“業我”,如果以業我獨尊的話,那就慘了。」(參考雲老禪師《白雲深處》)

 

所以,世尊降臨娑婆,旨在開導眾生,悉能由迷轉覺。眾生因業力而分別,表現自我;形成後的業涵蘊了習氣,具備一種潛在的力量;若是因道力而精進,時時返照自己,「信、解、行」「聞、思、修」此即是聞經聽法,學習佛陀道理最好的迴響。

 

蘇格拉底說:「我擁有的知識越多,我越覺得無知」,而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嗎?我們又如何知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難題阻礙了我們的扣鳴?細細聆聽那初春時節、下雨夜晚,或葉隙灑落的陽光中,那些逼近的想念、孤獨的淚水、生活的浪濤……像聚沫、像瞬間即逝的閃電,往往難以觸及生命深處,所以人生是一條無止境的探索。啟開思惟,深入意境,莫作牛角思惟!就像鳥鳴鳥跡,不要只計量鳥在空中之相,要時時體念現前,或許會有新的發現與認識,或可名為「佛心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