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期數:396期2024年03月
從問題分析的角度來看,人有情志反應,代表當時存在著問題;若是生起較激烈的情緒作用,就代表現況與期望有了極大的偏差。
情志與問題分析(續五)
/詹天賜
上述提到的錢命家情,可以是現實人生的寫照,而安家樂業正是一般民眾的期望。讀書人有著較多的知識經驗,對人生有較深的分析與探究,因而對人生的目標也有較高的期望。例如 《大學》 第一章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指出了人生的目標在止於完善、圓滿的狀態。第二章指出明德是“天之明命”,是天賦予人的光明德性。人要如何彰明天生的德性?要靠日新又新,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昇知見修養,而達到完善的境界。《中庸》第二十章也提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是天之道,聖人生而知之,一般人則可以學而知之,透過擇善固執而達到誠之的境界,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正是達成人生理想的具體對策與方法。天人之學,是古人察覺天人關係的學問,儒家的明德、天命、自明、至善,可以說是天人之學的一個精華所在。
道家亦然,老子提到的道,是不可道的,是玄之又玄的,不好理解。例如:“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但要如何達到無為的境界?老子指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為學之道,是透過學習,以增加知識經驗;但為道則不然,當修行愈有成就時,所捨棄者多,而所得者愈少。《莊子大宗師》提到:“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可見道是體悟出來的,不是推論出來的。老子又提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其中有生於無是很難講清楚的。我們若用數學來理解,點、線、面、體,這四者是無定義名詞,是“自明”的,是人人可以認知的,但卻是一切歐氏幾何名詞的根源,而線段、三角形、四邊形等,是有定義名詞,這些名詞都來自無定義名詞,這也可視為是“有生於無”的一個例証。而歐氏幾何的定理,推理源頭來自二十一條公設,公設是推理的源頭,但它也是“自明”的,因此,直覺主義便成了一種解說理性論的主要學說。愛因斯坦也說過:“真正有價值的是直覺。在探索的道路之上,智力作用不大”(註五),可見直覺在探索真理上的重要性。直覺是人人具有的能力,是天生的,它是一種認知的源頭,而道是真實存在的,人依然可以透過直覺來理解它,只是這種能力是需要透過實修才能產生。
這就使我們想到了《六祖壇經》的一句話:“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佛性是與生具備的,故有“自性”之稱,但這個自性,只有親身悟道的人才能體會。《壇經》又提到:“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提示著只有透過實修,才能化解人生無盡的煩惱,也才能逐步的去體會與生俱來的清淨自性。老禪師有一套實修方法,可以透過五蘊的調理,分析、探究、認識的工夫,逐漸由表象深入本質,透過追問一連串的為什麼,使我們察覺到道的蹤跡,而能逐步返照自性。
因此,若把人生的目標設定在認識人的本質,就涉及到宗教層次的問題。例如道教有元神之說,依《百度百科》,元神是:“在神話領域中一種高於肉體而可以單獨存在的某種物質,它是通過修行人修煉而逐漸形成可以掌握的控制魂魄的物質,它也是人類生命的真正意義與一切精華。在人類現有的能力下無法考證這種物質是否存在。”元神是生命的一切精華,但它無為無形,無法考証其存在,因此要認識元神,只能透過修行才能達到。
總結
從問題分析的角度來看,人有情志反應,代表當時存在著問題;若是生起較激烈的情緒作用,就代表現況與期望有了極大的偏差。而激情本身就代表一個新的問題,現況是激烈的不良情緒,目標則是歸於平靜,我的對策與常用方法是透過戒與座右銘來緩和激動的情緒。心情趨於平靜後,就要省思引發情志的原有問題,分析、探究其原因,以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問題的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就要繼續探究,才能真正化解問題。
一路探究下去,由表入裡,將可能察覺到原問題的較本原問題,這樣才能預防類似問題的再發生,使我們面對類似的問題時,不會隨著情境而起激烈的情識作用,從而化解煩惱。
情志與目標有著密切的關係,目標訂得高,不易達成,容易有失望的負面情緒,但若達成,則會有十分欣慰的感覺。而目標訂得低,雖容易達成,但可能會有矮人一截的失落感。目標的設定因人而異,在五欲方面,我們不妨降低目標,少欲知足,這樣就可以減少煩惱。而在人生的目標上,我們不妨提昇自己的知見與修養,否則在面對老、病、死時,我們將難以自處。能在種福田、修智慧上,下點工夫,自覺一生沒白過,也就對得起自己了。
註五:https://zh.wikiquote.org/wiki/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維基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