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千山走衲僧

    走路是一種修行,遇逆境不能消沉落寞,永遠要堅挺、踏實、進取;順境要懂得珍惜,無論順逆境都不能裹足不前。從來走路不僅僅是走路,它是一種行動、信念,開闊新的視野:無論遭逢動靜、自然、人事物,皆是心靈的對話、心念的轉換。

  • 文: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97期2024年04月

衲衣下的足跡 千山走衲僧
/若恕

 

楔子

此刻,有人正在荒山野地行走 ,有人正走在陽關大道上,你呢?你的心靈之路,生命道途已走多遠?又走向何方?有些人喜歡走別人走過的熟悉舊路,有些人卻另闢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荒徑,他相信大地荒蕪,總歸有路。

 

一、走得正,其足乃尊

走路,我們怎樣走路?從哪來?又往哪去?

路之遠近、曲直、難易、遇到的人事物,實是生命層層的皺褶,古今中外許多哲人、宗教家常以嚮導之姿帶領我們走入秘徑,體會「走路」之底蘊,譬如,哲學家康德、尼采、海德格,一一在走路中開啟靈智;又如文學家走出對日常生活的反思與驚奇;旅行家與考古學家,畢生在歷史的深處探勘,古道上的挑夫不也跋山涉水,鍛鍊腳力,一肩挑起生計。

 

一般尋常的「散步、健走」都是走路,人生的路包括種種,青春之路、年老之路、利衰成敗之路、自由之路、慈悲喜捨之路,不管什麼階段,人生的路都要自己走,因為有腳就要行。雲老禪師云:「足有行為運作之義,走在不進則退之間;走得正,其足乃尊。」(《禪的智慧》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那麼在佛教中關於走路的行儀有哪些?不外「繞佛、經行、參學、行腳、朝山禮祖」等威儀行止,所以走路是一種修行,遇逆境不能消沉落寞,永遠要堅挺、踏實、進取;順境要懂得珍惜,無論順逆境都不能裹足不前。從來走路不僅僅是走路,它是一種行動、信念,開闊新的視野:無論遭逢動靜、自然、人事物,皆是心靈的對話、心念的轉換。

二、寒徹心身方始壯

 提到佛教中與走路相關的「行止威儀」,以下略述───

 

1、參學、行腳

禪和子背負竹架瓶缽 ,脚步在大地上留痕,走過的地方無不洋溢著禪的悠然。

 

《雲老禪師的休庵詩詞》──

「跨越湖海,行遍千山,一瓶一缽訪知識把生死勘。」

 

「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

未完的前程須要開創。

那怕高山屹立的更多,

那怕陡坡挺直的更險。

我欲登臨,我欲攀越,

走完生命未竟的行程。」

 

從上所言,可知苦行僧寒霜溽暑的孤獨行,沉靜走過無怨無悔的坎坷,悄悄地漫步,悄悄地尋覓,伴著灑脫行走天涯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期以到達「寒徹心身方始壯」的境地。

 

雲老禪師在《雲水悠悠》)裡提到:「過去在大陸曾經參學南北,櫛風沐雨,鍛鍊身心,穿透幾雙草鞋,看透多少季節。初來灜島後在這海隅的一角,也徒步環島兩次,朝禮寺院庵堂近千,為的是蒐集知識,於歷鍊中行觀照;於逆境中認識自我;於生活中見道蹤...」

 

可見行腳不是逛山水、巡禮寺院,而是落實了多少脚步!

 

《唐•無盡藏》的悟道詩: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春」蘊孕著真如佛性,點出「迷人逐妄,徒勞無休」;可見修行須把握腳步,走了多遠還得「回歸本心,乃見真道。」否則荷負假我,寸步難行;言鋒若差,鄉關萬里,何時到家?

 

2、經行──

佛陀一再教示走路之道,一切體悟全歸自心,帶著覺知走路,這重要的一環就叫做「經行」。如果能隨時收攝心念,身心一致,就不會雜念紛飛。二千六百年前,佛陀與弟子們遊歷恆河兩岸弘化說法,也是以雙足行走,一步一腳印,沉殿思慮,滌濯心靈;以清淨、莊嚴、平靜和喜悅的腳步,靜靜的行走於天地間,把生命的價值發揮,把智慧的光芒昇華。

 

3、朝山禮祖──

走路,走出世俗的家,步入出世的門。大家耳熟能詳的虛雲老和尚的逸事,他到五台山朝禮文殊菩薩,堅毅雪行,持誦著佛號,三步一拜,從南海普陀山開始,向山西五台山朝拜。朝山的路途多麼崎嶇坎坷,最後感得文殊菩薩示現。

 

三、足著於地

人生的旅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必須靠自己「一步一腳印」走出去。唐朝的趙州和尚,八十歲猶在外行腳,從來都是「處處無家處處家」,乃至一生雲水;因為他覺得自己「心中有事」,所以做了一輩子的雲水僧,後來更深深體悟到生命的自覺只在方寸之間,凡事都要直下承擔,不勞再營營外求。所以「宋‧張無盡」寫趙州和尚,留下這首詩傳為佳話:

「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南泉斬貓公案, 雲老禪師在《禪的智慧》(三)28頁中舉示:

「時流空異。草鞋套在腳上,不是頂在頭上;當記取南泉斬貓之事,趙州諗老,勸人多長見識 参學遊方。。。」

 

趙州將鞋置於頭頂走出,提拈修行當以「精進」為要,要常「行」參,不可懈怠放逸,心地迷茫,鎮日跟無明打交道。如此東走西走,耗費多少時日?何時休歇,放下?以趙州和尚來說,不論歇止與行腳其中都有道,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

 

他的「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千古以來成為宗門有名的禪語。佛弟子亦然,當遵佛陀的教誨,普度眾生,在每一個行、住、坐、臥中,依教如法走出灑脫自在的解脫之路,時時察覺返照,才能踏實的觀照菩提,擁有智慧,稱得上是真正會「走路」者。

 

有謂「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古來大陸叢林的出家人為了道業,遍歷山川,四處雲水參訪,歷經苦辛,靠的就是雙腳走路。

 

四、學佛修心走出「心之路」

生命中有多少嚮往?多少追逐?多少局限?多少纏縛?多少人為了理性的探求,感性的癡迷,在心之路上迷失受縛,無法腳踏到底。人生,一輩子不停地走路,和不同的人擦肩而過,有時走在下雨的泥路上,跨越ㄧ塘塘的小水坑,坎坷的途中歧路多,如果沒有正確的指標,走著走著....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何時涉入江湖的險惡?

 

所以走出一條明朗暢達的思路是重要的!每個當下都要明明白白;雲老禪師的《心之路》,導引出一條思路,教示我們如何認識自我,調理五蘊,故說,般若波羅蜜多乃「心之路」,端視你遠離顛倒夢想了否?必先籌量後起而行,不再隨業流轉,又踏生死輪廻的道路。

 

是以,覺者正行,迎向堅挺踏實的進取,歷經修養,從聲聞四果羅漢,菩薩十地位,慢慢入達佛道,不僅邁出第一步,而且是永遠的饒益續航。「信佛、學佛、可以成佛」,且讓我們循著佛陀的足跡,發起菩薩的願心,聽佛陀的召喚!邁向妙慧圓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