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釋蓮施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400期2024年07月
學佛是學著覺悟,學佛修行者覺知,要明心見性,先修心養性。修心養性從平時生活裡做起,循「戒、定、慧」學習,持之以恒精進。
佛研院園地 讀《老禪師的話》心得報告
/釋蓮施
佛法、是覺悟之法。學佛、是學著覺悟。(註1)
學佛修行者,在生活中起煩惱,雖然眾生本具「佛性」,但被累世的業所蒙蔽,使自己沒辦法以「道」去主宰自己的心。執念,業力力量太強,讓人在生活裡很累,生活有很多事要忙,又要面對緣境考驗,眼睛所看,耳朵所聽到,雖都是小事,總覺人心為何這樣,為何那樣,唉!我又起心動念了,這也是無明迷惑的煩惱。
想起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真理,「十二因緣法」和因果關係: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
這因與緣和合所生法,而造作身口意三業,形成種種煩惱種子,在阿賴耶識裡,收藏有善與惡種子,這是業因,乃是生命輪迴的種子。又有誰能做到不昧因果。萬相由心生,起心動念都跟生死有關,因帶業而來而承受因與果的感報。
白雲老禪師說:當果報來時要歡喜承受,但承受裡也要有改過、懺悔柔軟的心,和將心比心,才能真實修正自己不善的果報,而能轉業為道常聽高僧大德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才明白這句道理。佛陀教化眾生,謂佛法是覺悟之法,覺悟須要有顆慈悲饒益有情眾生的心,能利益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菩薩心,也是大乘佛教精神。
學佛是學著覺悟,學佛修行者覺知,要明心見性,先修心養性。修心養性從平時生活裡做起,循「戒、定、慧」學習,持之以恒精進。
[戒]:持戒能不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讓自己端正心性培養敏銳心。
[定]:修學禪定,使心不亂,表現在日常中不急燥散漫。
[慧]:用智慧去消化一切現像,遠愚癡。把不善轉變為善,轉煩惱為菩提,讓自己的身心靈平靜自在。修行中多讀經,多聽善知識的開示,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精進佛法,使智慧增長,才有機會顯現明心見性的修養,以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總之,當緣境來考驗時,能以佛法的道理方法修養自己,去包容別人,以平等心去對人與事,方能使生活變得自在快樂。
(註1)《老禪師的話》〈菩提之路〉 P.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