溈山夜話 《南嶽單傳記》評唱 四十八祖昭覺克勤禪師

    柱頭落,樹包碑,不見檐瓢飛。 徨恐灘,伶仃洋,六趣尋吉祥。 笙歌裏,幾回醉,夢繫牢關碎。 恁麼來,恁麼去,祈請祖師歸…

  • 文:智障出處:溈山夜話期數:407期2025年3月

溈山夜話 《南嶽單傳記》評唱 四十八祖昭覺克勤禪師
/智障

 

昭覺克勤禪師,彭州駱氏子,世宗儒。

師兒時,日記千言。偶遊妙寂寺,見佛書,三復悵然,如獲舊物。曰:予殆過去沙門也。即去家,依自省祝髮。從文照通講說,又從敏行,授楞嚴。俄得病瀕死。歎曰: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句中,吾欲以聲求色見。宜其無以死也,遂棄去。

至真覺勝禪師之席,勝方創臂出血。指示師曰:此曹溪一滴也。

師矍然良久曰:道固如是乎?

 

即徒步出蜀,首謁玉泉皓,次依金鑾信、大溈哲、黃龍心、東林度僉指為法器,而晦堂稱他日臨濟一派屬子矣。最後見五祖,盡其機用,祖皆不諾。

乃謂祖:強移換人,出不遜語,忿然而去。

祖曰:待你著一頓熱病打時,方思量我在。

 

師到金山染傷寒,困極。以平日見處試之,無得力者。追繹五祖之言,乃自誓曰:我病稍間,即歸五祖。

病痊尋歸,祖一見而喜。令即參堂,便入侍者寮。

方半月,會部使者解印還蜀,詣祖問道。

祖曰:提刑少年,曾讀小豔詩否?有兩句頗相近。頻呼小玉元無事,袛要檀郎認得聲。提刑應喏喏。祖曰:且子細。

 

師適歸,侍立次。問曰:聞和尚舉小豔詩,提刑會否?

祖曰:他衹認得聲。師曰:袛要檀郎認得聲。他既認得聲,為甚麼卻不是?

祖曰:如何是西來祖師意?庭前柏樹子。聻。師忽有省,遽出。見雞飛上欄杆鼓趐而鳴。復自謂曰:此豈不是聲,遂袖香入室,通所得。

 

呈偈曰: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裏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衹許佳人獨自知。

祖曰: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詣,吾助汝喜。

祖遍謂山中耆舊曰:我侍者參得禪也。

由此所至推為上首,崇寧中,還里省親,四眾迓拜。

成都帥翰林郭公知章請開法六祖,更昭覺,政和間謝。

 

事復出峽南游,時張無盡寓荊南,以道學自居,少見推許。師艤舟謁之,劇談華嚴旨要曰:華嚴現量境界,理事全真,初無假法。所以即一而萬,了萬為一。一復一,萬復萬,浩然無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卷舒自在,無礙圓融。此雖極則,終是無風匝匝之波。

公於是不覺促榻。師遂問曰:到此與祖師西來意,為同為別?

公曰:同矣。師曰:且得沒交涉,公色為之慍。

師曰:不見雲門道山河大地,無絲毫過患,猶是轉句。直得不見一色,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向上全提時節,彼德山臨濟豈非全提乎?!

公乃首肯。

翌日復舉事法界、理法界、至理事無礙法界。師又問:此可說禪乎?公曰:正好說禪也。

 

師笑曰:不然,正是法界量裏在,蓋法界量未滅。若到事事無礙法界,法界量滅,始好說禪。如何是佛乾屎橛?如何是佛麻三斤?是故真淨偈曰:事事無礙,如意自在。手把豬頭,口誦淨戒,趁出淫坊,未還酒債,十字街頭,解開布袋。

公曰:美哉之論,豈易得聞乎。

於是以師禮,留居碧巖,復徙道林。

樞密鄧公子常奏賜紫服師號,詔住金陵蔣山,學者無地以容。

敕補天寧萬壽,上召見,褒寵甚渥。

建炎初,又遷金山,適駕幸維揚。

入對賜圓悟禪師改雲居,久之復領昭覺。

 

師一日到首座寮,因說密印長老四年前見他恁麼地,乃至來金山陞座也,衹恁麼地。打一個回合了,又打一個回合。衹管無收殺,如何為得人。恰如載一車寶劍相似,將一柄出了,又將一柄出。衹要搬盡,若是本分手段,拈得一柄,便殺人去,那裏衹管將出來弄。

 

表曰:吹大法螺,擊大法鼓。

堯封潛曰:溫柔敦厚詩教也。

 

遷評唱曰:

好個『不見雲門道山河大地,無絲毫過患,猶是轉句。』云云……

奇哉!奇哉!猶不見今日昭覺~~

柱頭落,樹包碑,不見檐瓢飛。

徨恐灘,伶仃洋,六趣尋吉祥。

笙歌裏,幾回醉,夢繫牢關碎。

恁麼來,恁麼去,祈請祖師歸…

至誠頂禮……

揮!揮!祗園會上~

流沙、○、●、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