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鷓鴣天.詞二闕

衲衣下的足跡 鷓鴣天.詞二闕
/恕

 

其一 鷓鴣天.晨侵霧縠捲簾櫳

 

  晨侵霧縠捲簾櫳

  朱霞織錦綻幾叢

  曉風輕漾華嚴句

  春使無拘色相融

 

   翠衾碧

   渺蒼穹

  意曠臨花莫啼紅

  欣攜佳樹拈幽圃

滿宇清和一片通

 

其二 鷓鴣天.何必春闌杜鵑殘

 何必春闌杜鵑殘

 塵思縈繞怎盈歡

 殷勤靈穉解花語

無盡溪山仍似燃

 

 閒遠眺

 過千帆

 幾回日暖玉爐寒

 囂囂世事誰能主

 暢罷春歸不二譚 

 

後記: 

猶記小園東,人在杜鵑叢──往學院的方向,沿著桂花小徑,偌大的涼亭邊有栽杜鵑,每年三月花顏嫣然,查了一下,杜鵑花的花語是「友誼長存」。據清朝《南越筆記》記載,「杜鵑花以杜鵑啼時開,故名。」李商隱的「望帝春心託杜鵑」,含藏典故:相傳周末蜀王杜宇,號望帝,失國而死,其魄化為杜鵑,日夜悲啼,淚盡繼以血,哀鳴而終。後又有人為神話添加彩筆,想像力可豐富,有:「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你能想像子規聲聲「不如歸去」,迸斷腸,終至鮮血滴滴,染紅杜鵑花叢的畫面嗎?

 

「山前杜宇哀,山下杜鵑開」,古代還以「躑躅」代指杜鵑花,有一種黃杜鵑:「羊食其葉,躑躅而死,故名。」因此,杜鵑花就得了「躑躅」之名,也叫「羊躑躅」。一叢杜鵑被冠以「映山紅」、「映溪紅」、「羊躑躅」、「子規啼」,杜鵑花的名言實是多了些,其實杜鵑只是應春自然開。

 

南泉禪師與陸亘大夫語次,大夫說:「肇法師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也甚奇特。」南泉禪師便指一株花說:「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覺得南泉禪師對得頗親切,所謂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休去歇去,除冗去縛,清純真面目!無論春來春老,都能在涼亭好好的看ㄧ回杜鵑,畢竟法爾如是,真如自性空寂,無相為體,念念無著,杜鵑花的娉婷不就體現在無拘無著中。可是你問我「是什麼?」我想我當即患聾患啞,只搖頭道「不知」,究竟不知什麼?南泉禪師指花之說一時也杳遠,此時真是「併卻咽喉吻卻唇」。

 

都是客塵緣影吧,「映山紅」、「映溪紅」、「羊躑躅」....但想拂拭又會落得一身還滿,皆在意識中卜度,「有言」、「無言」似都落了執,不乾淨利落!華嚴法界有「事事無礙」之說,橫看豎看,杜鵑只是應春自然開,你走過涼亭想看花就看,花枝撚著,一切自然不過,杜鵑花叢便有菩提,也無須管杜鵑花開時,杜鵑為何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