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期數:414期2025年10月
生命系統要由環境中取得質能、資訊,才能生存發展,因此系統依賴其環境,也受限於環境。
分析複雜問題的一些基本概念(續三)
/詹天賜
系統觀除了講究整體觀之外,也講究宏觀,也就是要以更高的視野來看問題。任何生命系統都是開放系統,都要與環境作質能、資訊的交換,才能生存發展。現代的工商社會,逐步轉為小家庭,家庭成員要由社會、環境中取得資源與資訊,才能滿足食衣住行育樂等問題。除此之外,小家庭與父母所在的原有家庭,仍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這就牽涉到人文社會系統的文化性、歷史性與社會性。人在一個不同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受到家庭的影響巨大,對一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與父母的天倫關係也是無法分割的。因此,在宏觀上,一個小家庭與其原生家庭合為一種虛擬的現代“大家庭",兩個小家庭之間,亦分亦合,成員間仍有密切的互動關係,例如婆媳等問題依然存在,只是互動方式改變。而一個小家庭也有十分脆弱之處,一個人生了病,例如有人得了較嚴重的感冒,會使得其他的成員忙不過來,這時的大家庭常能發揮穩定的作用。親情是無法割捨的,它是人道的根本,即使是出家師父,長輩生病需人照顧時,有許多出家師父仍會請長假去照顧其長輩。小家庭與其原生家庭的互動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即使到醫院,找的仍是家屬,能代為作醫療決定的仍是其親人;長輩往生,在法律上能繼承遺產的,依舊是親人。
生命系統要由環境中取得質能、資訊,才能生存發展,因此系統依賴其環境,也受限於環境。管理大師杜拉克講企業理論時 (註一),他提到三個假設,一為有關環境的假設,一為有關企業特殊使命的假設,另一為完成使命所需的核心能力的假設。現代的企業環境變化太快,企業要關注環境變化,時時檢討其假設,例如資訊技術,有關人工智慧 (AI) 的影響已愈來愈大,相關產品也愈來愈多,具有規模的企業,已無法忽視其影響,因此,對於AI 如何影響未來企業的生存發展,就要及時做出假設來,才能提前因應環境的變化。
人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問題時,總習慣用解析思維往下看,看到的是細節,但環境變化是快速的,若不給多予應有的重視,時間久了,影響終將到來。有關環境變化的假設,是不好設定的,環境複雜多變,它所需要的知識經驗也多,但若能投入資源,理解更大、更複雜的系統與環境,有助於擬定企業未來生存發展的策略。以台灣產業發展為例,最近的趨勢顯示,許多傳統產業,如石化業、鋼鐵業的經營陸續出現經營上的困難,著名的績優企業,像台塑四寶等,都已在最新的財報中顯示其端倪。在國際上,許多日本、德國著名的汽車業,亦紛傳關廠、合併的消息,可見產經環境的變化對產業、企業影響之大。
一個複雜系統,經過解析,可以形成較簡單的次系統或元件,但系統的有些性質或問題,有時不是解析法就能解決的,這在生命系統、社會系統尤為顯著。以管理學為例,以科學方法為基礎的專業分工及作業研究等,固然解決了基層運作的效率問題,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其它的知識與經驗。以管理技能為例 (註二),基層需要專業技能,中層需要人性技能,包含溝通、協調、領導、激勵等,而高層則需要更多的概念技能,能宏觀的看問題,看到環境的變化與企業的發展機會。因此,管理學的複雜性表現在多個學派的出現,如程序學派、行為學派、計量學派、經驗學派、權變學派、系統學派等。換言之,對於一個複雜的社會人文系統,如管理學,是一個多元的系統,需要多元的知識,需要海納百川,才能面對種種複雜的管理環境,作出合理的解釋。
人要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問題,審視環境的變遷,對環境作出假設,才能依據自己設定的目標,建立核心的能力,以因應環境的變化。以個人為例,我在大學畢業、退伍後,開始找工作,面對的是就業環境。數學系畢業,工作機會較為有限,可以找中小學老師的職位,或有些需要數學、統計的少數職位,如高考統計人員、保險公司的精算部門等。如果要突破這些限制,就要學習新知,培養第二專長,以便在環境中找到更好的發展機會。當時資訊技術並不普遍,資訊人才十分缺稀,我進入精算部門才一個月,就被調去資訊部門,重新學習新知,可見資訊人才的稀缺程度。當時我雖無宏觀觀點,但企業引進資訊技術已勢在必行,這種趨勢已然成形,於是我決定投入心力學習新知,以便掌握這項核心技術。果然,在日後的生涯發展,這項技術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當時我們學資訊,幾乎全靠自己,例如程式語言,我學過近十種,除了學較高階的應用程式語言外,也學較低階的組合語言、C語言等,乃至符號化、數學化的程式語言 (APL),我都曾花不少的時間去學習,比在大學念書時還用功,為的是掌握時代所需的技能。小女亦然,她原為中文系,在校選擇經濟系作為輔系,也選修教育學程,並當過一年的實習老師。最後她選擇了轉行,改學資訊,並讀了一個資管研究所,目前從事資訊服務工作。多學習,多培養時代所需的專長,增加本身的複雜度去因應環境的複雜度,是一個有效的生存發展之道。(未完待續)
註一:請參閱P.F.Drucker, “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 HBR, …
註二:請參閱 R.L. Katz, “Skills of an effective administrator"HBR, Sep-Oct., 1974,pp.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