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冷月出處:雲語書摘期數:415期2025年11月
只因人無始以來,世世累積的無明、迷惑,讓人原本清淨的心染污了。
雲語書摘 讀《休庵詩詞》有感 - -莫把煩惱放在心上
/冷月
莫把煩惱放在心上
某些聲音、某些言說,
逗引著難以忍受的憂煩;
可知染汙之心
置情識於總以為受了委屈!
就像是
一些動作、一些行為,
經過耳目的有意或無意;
刻劃成倒懸的傷害。
如果、將生命的值率,
懶散於季節更替的日子裡,
一味地放逸、一味地懈怠;
那麼
春的耕作好苦!
夏的氣氛熱惱!
秋的收割無望!
冬的冰雪酷寒!
想一想、毋容置疑:
汝所擁有的是永無指望的明天!
人,總是分別,更不捨計較;生活中,工作時,常常因某些聲音,某些言語,引起難以忍受的憂煩。
為什麼?
只因人無始以來,世世累積的無明、迷惑,讓人原本清淨的心染污了。多了無數的我意識,常常自以為自己受了委屈,自己受到了傷害,那保護自己的本能,會立即做出反應,以抵擋這些外來的風雨。接著雙方對立,各顯本事,總不離於我對你錯,我是你非,接著是永無安寧的日子。
是外來的嗎?緣境顯現在眼前,看似外來,其實真正生起煩憂,是因心的分別,認知,把自己關在煩悶的世界裡,無法掙脫。只要願意探頭外望,雲仍在飄,風仍在吹,鳥依然在飛,太陽依舊高掛在雲天,為何自己卻如處暗室,不見天日?都是一個「我」在作祟,我的愛恨,我的憂喜,我的恐懼....「我」的無數分別,無數的計較!
佛陀怎麼說「我」?
四大、五蘊、六根、八識。
我在哪?
在心起念動的剎那裡!
循著因果,隨著因緣!
佛說是果受,是因是緣,無始以來,在繁複的際遇裡,種下的無數的種子。
如今,種子生起現行,
接著,現行可以熏習成種子。
端看自己!
在緣境起、分別生,卡在計較執著的當下,如何掙脫?怎麼突破──那頑強的自我堅持?雲公提點的「謙虛、包容、共識」不只是個名詞。
如果,只懶散於季節的更替裡,
春耕好苦,夏耘好熱,秋收自然無望,
冬藏只能是酷寒冰雪。
想一想,
自己想擁有的是什麼樣的明天?!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二十八章「意馬莫縱」裡: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染污的心,總讓人有偏執與偏邪的認知,如何依教如法,清洗染心,恢復本來!是我們的課題,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