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期數:415期2025年11月
現代社會處於後工業時代,社會、技術變遷太過快速,使得我們的社會結構及功能未能及時調整,對應的知識也來不及建立,因此在應對現代社會的諸多問題上,產生了許多的困難。
分析複雜問題的一些基本概念(續四)
/詹天賜
在學理上,管理哲學家亞可夫 (Ackoff) 在他的 <<重新設計未來>> 一書中 (註三),提到了擴展論 (expansionism) 的觀點。他指出,現代社會處於後工業時代,社會、技術變遷太過快速,使得我們的社會結構及功能未能及時調整,對應的知識也來不及建立,因此在應對現代社會的諸多問題上,產生了許多的困難。在形成地球村的環境中,許多原本不相干的事物被迫結合在一起,因此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要隨之改變,思維方式也要隨之調整。依賴過去的解析思維、化約主義及機械論等,已不足以解釋地球村裡的種種錯綜複雜的現象,在系統時代,我們需要用擴展論及目的論,來面對複雜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用宏觀的思維來看現代的社會,在基層的運作,專業分工仍是有效的運作機制,但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其更大的系統及環境的變化,必要時,及時作出調整,才能因應時代的變化。以手機為例,它一再出現許多所謂的“殺手級"應用,從早期的照相功能,到現在諸多功能,如社交、網際網路,及看新聞、影片、網路遊戲等,對許多的產業,都產生殺傷性的結果。以照相為例,對生產相機的產業,即造成近乎毁滅性的衝擊。手機上一個小小的手電筒功能,對生產手電筒的產業亦造成巨大影響。
要宏觀的面對社會的變遷,企業要關注環境的變化,要隨著時間對環境的假設作出預判,對企業的特定使命,必要時要能及時作出調整,而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新核心技能,要及早培養因應。對個人亦然,技術變化很快,所學的技術,很容易就會落後。在校時,有一次有位同事對我說,你們教資訊的太辛苦了,隨時都要學習新技術。我深有同感,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發展工具十分缺乏,我曾經為了某項功能,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克服了困難,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的確是十分辛苦。退休後,在資訊技術方面,我已生疏落後,看論文的習慣已不復存在,學術研究能力也退步不少。尤其是五十歲前後,身體狀況不好,因為某種因緣,我自學經絡保健,使我的身體狀況有所改善。於是對中醫產生濃厚興趣,在退休多年後,再度將心力投入經絡保健與中醫養生,十餘年來,相關的知識經驗累積了一些,也算是多了一項技能。我的指導教授有一次在聊天中,曾對我說:“詹老師,你學對了。",他認同中醫的許多觀點,對中醫養生與經絡保健也有興趣,我們常聊中西醫的結合之道。而退休人生,健康問題是老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我中年因健康出現問題,而多學出一項技能來。環境複雜多變,人一定要多學習、充實知識經驗,不斷的學習與歷練,是因應社會變遷的最好方法。
環境的變化無所不在,以少子化為例,它對教育產業產生重大的影響。不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影響都十分巨大,要當個中小學老師,在我們那個年代,只要大學畢業,找到教職並不困難。例如我退伍後,到青輔會登記教職,後來也接到了台北一所初中的教學通知。如果我現在大學畢業,再想找教職,其困難度是相當大的。少子化以後,教師出現超額的現象,為了解決大量的超額問題,國中一班學生由五十人調節整為三十餘人,算是暫時解決了大量超額問題,也提高了教育品質,但政府的財務負擔較為沉重,要取得新進教師的資格,也更為艱難。而對大學的衝擊更大,許多私學正面臨招生不足導致停辦危機,這已事關這些學校系統的生存問題了。即使是道場,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曾聽聞最近在某佛學院的學員中,本地年輕者少,來自國外者多,包含東南亞及香港等,可見少子化對各行各業,乃至僧團的發展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高房價對年輕人的經濟負擔是巨大的,政府為幫助年輕人購房,提供了青年貸款,使年輕人能安心成家,這本是件好事。但貸款增加了購房需求,從而又推高了房價,卻是始料未及的,於是政府又推出一系列的打房措施,希望能把房價打下來。由此可見公共政策的困難性,許多事件是環環相扣的,其因果關係是複雜的,很難預期其結果。
註三:請參閱R.L. Ackoff, “Redesign The Future", John Wiley & Sons, Inc, 1974, Cha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