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殘伯出處:應佛之印期數:228期 2008年8月刊
於人,須知自己與對方的關係,彼此的身份與地位;尤其是對方的知識與經驗,包括職業和專長,是否了然無誤。
於人,須知自己與對方的關係,彼此的身份與地位;尤其是對方的知識與經驗,包括職業和專長,是否了然無誤。
於事,確定立場而針對事實,切不可打迷糊仗,以至信口雌黃;當知誤解的後果,扭曲真象而可能面對的法律責任。
風度與修養,行政者或問政者,於對答過程中,無論順逆語言,稍一不慎,很容易惹來「沒風度、沒修養」的卑視言句;畢竟行政或問政者,均具有代表性的身份,如果口不擇言,詞不及義,結果不過是一位令人厭惡的政客,能不在乎嗎?!
人生於世,不外生命的價值,生活的無愧,心安理得的度過幾十年。
如何是生命的價值?利己利人,一生中不傷害他人,自己也不至受到傷害;在能力範圍之內,有助於人而得饒益的,不妨盡一份心。
如何是生活的無愧?食衣住,在維護色身的安康;名與利,在充實生活的安樂;適度無傷的擁有,無所謂好或壞,應該不應該,但必須是問心無愧的。
朔自解嚴,開放民主,至今在國際民主的潮流中;因為誤會保護傘的可貴,變成自恃無恐的濫權,以至鬧出許多國際上罕見的笑話。比如打架,辱罵,佔領主席,阻擋會議的進行,撕毀行政付審的資料,甚至扔水杯,甩桌椅等五花八門的粗野言行,無視於自己高尚的代表性身份,怎不令有識之士唏噓?!
民主素養,政治修養,是政治言行者必具要件,謹言慎行,更是美德;無論行政與問政者,一言一行,披露於電子和平面媒體;姑不論社會大眾如何評議,至少也要顧慮自己的妻子兒女,或者是親戚朋友,他們如何面對現實環境?!有所謂:
好的示範,必為群眾稱道。
壞的言行,教壞後代子孫。
您說!能不以之為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