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非、空 - (中)

通常不管出家、在家學佛的,三皈依裡不是有提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嗎?大家早晚做三皈依,天天都唸著這一句,難道真能深入經藏嗎?所謂的「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絕不是一天到晚翻閱大藏經,研究大藏經就能達成的。多年以前,我有一個出家弟子,是個比丘尼,如果現在她還在的話也已經八十歲了,以前,我的房間裡有一個書櫃子,裡面放著藏經,藏經的櫃子中間有一格,供奉著一尊佛像,她每天都會按時間到我房間去,把那個大藏經打開,可是她打開藏經不是給自己看,而是給佛像看,而且還一頁一頁的翻著。我問她:「是誰告訴你這樣做的?」她說:「師父!我不識字,人家說這麼翻可以種善根。」你們知道最後我是怎麼處理的?我不稱讚她,也不否定她,隨她去做。你們想想看,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學佛的人,不要把每一個人擺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每個人的根基與智慧都不一樣,你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跟你一樣。我們要了解,佛法為什麼有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相應每一個人不同的根基。你想,她不識字,都還知道要種善根,希望來生得以識字。而今生她一字不識,不要說深入經藏,叫她念三字經都沒有用,但千萬也不能這樣鼓勵她:「哦!妳不識字,所以這樣做也很不錯!」怕她會信以為真,真的就這樣翻藏經給佛像看了。

但不能否定的是,她至少每天在同樣的時間,做這件同樣的事也不容易!所謂「應機說法」,我們千萬不要把人擺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不是有這麼的說法嗎?孫中山先生講平等,是平“足”不平“頭”,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夠讓一排人站在那裡,從那個最矮的一把刀就這麼削齊,想想,假使這一排有十個人,那就要死掉九個,剩下的就祇有那個最矮的了;如果從最高的砍下去,你一個都砍不到,所以常有些人因為看到別人的基礎不夠,就認為他做的事都是愚蠢的,就去諷刺他、取笑他,這樣是不慈悲的。相反的,也不必看到高不可攀的人,就以為他非常了不起,其實他的高不可攀,也是慢慢累積而成的,如果人家能做到,你也一定能做到,只要肯努力。

談到「人為什麼會煩惱」?其實是因自我分別而來的,再問「自我分別的力量來自哪裡」?當然是來自業。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說“我”、“無我”的原因?因為人總是會把自己的那個“我”看得很重,一輩子就在自我意識裡過日子,甚至站在別人面前還可以講一大堆道理,最後自己還是自我,能說不能行也沒用!至於“無明眾生”的緣起是什麼?還是緣於因緣法則與因果關係,基於十二因緣法,不管從理法還是從實法上談,第一個都是談“無明”。談到十二因緣的“理法”大家比較熟悉,那麼“實法”是什麼?其實它是談一個生命過程,從“無明”開始,到人怎樣成孕、成形、然後出生.....都是在談實實在在的法。那十二因緣的“理法”是什麼呢?就是包含了一切人與事的因與緣,不管論人談事,幾乎都有一個基因在,之後相應於緣,才會產生法,所以不要把這個無明,當成一個恐怖份子看待,然後產生害怕。再說人從無明而來,事從無明而生,如果我說「一切我們都明明了了」了,那肯定這個人不是佛再來就是菩薩再來。

可見,無明不可能直接完成煩惱,一定是迷惑而後產生煩惱的,因此從無明到煩惱的中間,一定有一個迷惑的過程,就好像不懂得道理方法,也不知道怎樣實際去修行,人家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最後還是迷惑。記得以前我常舉一個例子:一個人一有了煩惱就跑去找法師,他說:「師父!我大概業障太重,總是有很多煩惱,怎麼辦才好?」師父就教他一個方法:「你回去念佛!好好的念啊!」真的就有這種無明的人,乖乖的跑回去念佛,剛開始因為專心,沒有時間去胡思亂想了,當然有效!但念久了還是煩惱,他又回去找這位師父:「師父啊!我現在還是有煩惱!」那位法師就說:「這樣好了,我教你一個咒語」,這個人又歡歡喜喜地學了一個咒語回去猛念,結果還是一樣,剛開始的確有效,就像我剛說的,因為他要把這個東西學會,他就沒有時間去妄想,好像煩惱沒有了,甚至還法喜充滿呢!但最後念了念,煩惱來了還是無法化解,他又再去找法師,法師再教他一個方法,好比去念一部經或拜一個懺,總之每次一找法師,法師就教他一個方法,到最後這個人還是很煩惱,這下這個師父已沒有戲唱了,因為他的法寶已經用完了,最後他的結論是:「唉!我什麼都教你了,你還是煩惱,你的業障實在太重了,我也沒有辦法!」其實煩惱來了,你不問他為什麼煩惱,就教他一個方法,讓他當作化解煩惱的工具,那就成了我在書裡寫的:「把佛法當武器,把現實生活當作敵人,拿著武器去消滅敵人。」這有可能化解煩惱嗎?煩惱一定是要去認識、了解、發現,才有機會突破與化解,如果只是教你一味單方去對付煩惱,學的人無明,教的人更無明,但在台灣的佛教界,這種現象卻很普遍。

不可否認無明人人都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學佛的緣故,不就是希望能明了嗎?不單單要明了,還要能夠圓覺。雖然無明是不可能避免的,但千萬不要在無明中過日子,否則看似在學佛,最後還是隨著無明轉,而且愈轉愈無明。好比:有很多人一出家會發大心、發大願,那一股道的熱誠,以開水來比喻幾乎超過一百度,但過不了幾天或幾個月,業一來承受不了就會想逃避,等到再接觸到所謂“道”的問題,又會發起一股熱誠,如此起起伏伏,自我意識作祟,所以,即使有機會接觸道,最後還是承受不了煩惱;就像我們千佛山的梵密行者,剛開始要接受四十九天的磨練,天天做同樣的功課,一成不變,想想在那四十九天中,會有多少的起心動念?所以我會告訴他們:如果你們只是勉強承受,算算四十九天過了後“我就會怎樣”?其實那是沒有用的!修行還是要去究竟認識自己,如果在這四十九天勉強的承受那倒還容易,就像那些吸毒者,那些演藝人員、名主持人,常常因為吸毒而送去勒戒,關個三、四個月,無論如何他還是得去承受,但在承受的過程,究竟能改變什麼?對自己有多少認識?發現與了解自己多少?誰知道?

這一堂課我們幾乎都在談「有」,但到底“有”什麼呢?於人的問題必定關係到事,如果事不關係到人,那麼這件事也就沒有什麼!之所以會產生這麼多的“有”,就是因為人與事會打交道。唯識學中有談到“百法”,你看看其中“有為法”就有多少?我講的都是概念,是平常大家可以體會的。其實真正依於“我”來看,是不能避免一連串的“有”,如果只是空談道理:「有沒有關係?」、「你要去認識、了解、發現,就能突破啊!」真正這麼容易嗎?關鍵在於你能認識多少、了解多少?發現多少?以致於突破多少?談到無明,我這一輩子,從生下來到現在,九十幾年都吃素,還是活得好好的,為什麼?因為一個人如果處在無明中過日子,營養再好也無法吸收,身體各部份的器官就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無可諱言,人難免會有無明,但只要不迷惑,就不會形成煩惱,如此一來,吃什麼營養都能吸收,怎麼還會喊營養不夠呢?其實我們的消化系統跟心情有密切關係,如果連吃飯都覺得是一件苦差事,那麼再好的營養也沒用。我們的身體需要充份的營養,吃飯就是用來補充所需的營養,自然的,如果吃飯能好好的吃,睡覺好好的睡,哪會有營養不足的問題產生?但是人往往就會忘了一點:面對問題時,只會用自我意識去看、去聽、去講,最後做自我意識的確定,一切離不開分別而後的計較、執著,所以吃什麼營養都無法吸收。

如果我每天照三頓吃,可能就會像那些摔角的,以前我不是告訴大家一個數目字嗎?每一天每一個人所需要的營養,以一百分來計算,百分之七十五是腦吸收,其他身體的各部份只要百分之二十五的營養就夠了,這是正常的情形,如果常處在無明、迷惑、煩惱中,可能連百分之一百的營養,都還不夠讓你的腦消耗,為什麼?因為妄想雜念一大堆,所需消耗的營養就更多了,其他部分的器官好比五臟缺乏營養,你說會不會生病?因為營養都讓腦給耗光了!

所以,為什麼學佛的要講究清淨?清淨什麼?就是清淨那些妄想雜念,清淨自我意識,怎樣從無明中突破出來;只因一切有為法,關係到人與事的或是理與事的問題都叫做法,這些有行為造作的法,幾乎都是讓自己處在無明的狀況中,不能遠離無明而明了緣故,隨著無明而迷惑,等到煩惱形成了,想再去尋求菩提,那就太遲了!應該是一開始產生無明時,就要去面對、著手,但什麼時候是迷惑呢?就是在無明生起,產生分別的時刻,如果只是去計較、執著就會迷惑;但如果無明生起的剎那,不為無明所左右,反而能依於佛法的道理方法,把無明放在一邊,實際的去面對人與事的問題,作認識、了解與發現,那就有突破的機會,不致因迷惑而形成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