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特別講座期數:228期 2008年8月刊
6月21日,現任高雄美術館導覽工作的范我存居士(享譽國內外名詩人余光中夫人),應千佛山佛研院邀請,特於台南關廟千佛山菩提寺展開一場精闢的「佛教藝術」演講,在座者無不聽得津津有味。
6月21日,現任高雄美術館導覽工作的范我存居士(享譽國內外名詩人余光中夫人),應千佛山佛研院邀請,特於台南關廟千佛山菩提寺展開一場精闢的「佛教藝術」演講,在座者無不聽得津津有味。雖然只是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淺談,但經范居士流暢、重點式的解說,與會者皆對佛教藝術有更深度的了解,彷彿自己也跟著范居士作一場生動的“佛教藝術之美”的巡禮。
有謂“藝術”是反映時代思想、社會及文化的具體象徵,聆聽范居士對古印度與中國佛教藝術的沿承、發展與流變的解說後,大家對佛教藝術的風貌相信必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范居士表示佛教在中國東漢時傳入中原,最早往印度取經的是東晉的法顯大師,後來是唐朝的玄奘。當時歷經千辛萬苦才把佛教經典帶回中國;法顯大師回程是經海路,到廣州、山東,帶回來的佛教經典文物影響了中國南方,而今天范居士要介紹的中國佛教藝術,是西北部的石窟藝術,很多觀念與玄奘帶回的文物攸關。
在印度的佛教藝術方面,范居士提出了三個重要的朝代:阿育王時代(原始佛教藝術)、貴霜王朝時代(佛教全盛時期)與笈多王朝(佛教藝術頂峰時期),范居士帶來了二百多張幻燈片,讓大家極盡視覺、聽覺豐盈的享受,由於本刊版面有限,在此未能詳盡細明,只略舉其中一、二佛教藝術,除了石窟作品外,還有佛教建築等等,此次,只就佛像的部份舉一些例子,提綱於下,但盼大家有機會可以到高雄美術館,親自聆聽范居士做詳實的藝術導覽。
阿育王石柱
據考古學家考證,目前最早出現佛教藝術的時間,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他曾經征服印度東海岸的羯陵伽國,戰爭空前殘酷,使他深感悲悔,從此結束窮兵黷武的征服,虔信佛教,巡禮佛教各聖地,敕建八萬四千佛塔,銘刻詔諭,弘揚佛教精神;因年代久遠大半毀壞,遺留至今的阿育王石柱,最完整的是在印度東北部,偏僻的勞利亞那旦格村莊,僅有的一支完整的石柱,在歷史價值及宗教藝術價值上有極大的份量。其實,在佛涅槃後約五百年之間,佛教藝術裡並沒有具體的佛像出現,早期佛教信眾們尊崇佛陀是人天導師,認為「法本無相」,佛陀圓滿、聖潔的智慧與人格,是不能用人的形象來表現存在的,故最早期的佛教藝術為了表示佛陀的存在,就用法輪、足印、菩提樹、佛塔來象徵,直至“貴霜王朝”才有印度最早的佛像產生。
古印度佛像風格三樣式1、犍陀羅樣式
“犍陀羅”是印度貴霜王朝時的產品,即今之蘇俄南部,阿富汗大部份,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亦是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分水嶺。西元前三二七年,亞歷山大大帝曾佔領此地,佛教藝術風格融合了印度思想與希臘文化的元素,稱為“犍陀羅”佛像樣式,石材大半青色。
2、秣菟羅樣式
貴霜王朝的另一地區“秣菟羅”,處於印度文化的中心地區,它的佛像藝術風格呈印度本土為主,與受希臘羅馬作品影響的“犍陀羅”造像大異其趣,“秣莬羅”樣式雕塑作品採用當地出產的土紅色砂岩石材,“犍多羅”的佛像石材則較堅硬,呈青顏色。
3、笈多樣式
笈多王朝是印度佛教藝術的黃金時代,佛教藝術在這一時期達到了巔峰,體現這個時期的美術成就,它繼承並融合貴霜王朝時期的“犍陀羅”和“秣菟羅”雕刻傳統的基礎,創造了純印度風格的「笈多佛像」。佛像通肩式的袈裟,線條、衣紋排列的相當整齊流暢,似水波紋的優雅旋律,佛像神情寧靜莊嚴,表現出一種安祥親切的神韻,這是笈多王朝佛像的特色。
古印度石窟藝術
嚴格說起,石窟藝術的展現從笈多王朝開始,200年的時間造就了許多佛教藝術,“阿占塔石窟”,是震爍古今的藝術成就,是笈多王朝時所建的,當代僧侶開鑿石窟寺院潛修,石窟內的廊柱架構,井然有序,教人嘆為觀止。“阿占塔石窟”將信仰力量與高度的建築藝術結合成佛教藝術的瑰寶,也影響中國石窟藝術,敦煌石窟就是一個代表。雖時空斷層不易追索,但從種種蛛絲馬跡可以看出這些岩廟、佛像、壁畫與中國石窟的關係,其中必定潛藏著它的蛻變與影響。
中國佛教石窟藝術
東漢時佛教初入中國,最早的留學生──東晉的法顯,千辛萬苦的把印度佛教經典與藝術帶進中國。敦煌石窟藝術即淵源於笈多王朝「戒日王」時,玄奘到印度留學取經,因此往後中國的佛教藝術皆有印度濃厚的影子,顯現出受佛教思想文化的豐潤,讓開鑿洞窟造佛像的人有所本,所以當外來文化與漢魏文化相遇,立即撞擊出燦爛的火花,比如中國原本沒有雕像,何況遑論人物雕畫,在唐朝也只有壁畫而已,但自佛教藝術傳進來,便產生不同的藝術派別,例如:西夏佛像藝術較多用藍色,唐朝菩薩立像體態婀娜多姿,華麗的服飾與頸上帶著的瓔珞,三折肢(軀體成s形的立像)自在的表情,可以發現與魏晉朝代造像風格迴異。
從石窟彩繪雕像更可以讀到許多佛教故事,例如:文殊師利菩薩與維摩詰居士的“辯經圖”、佛陀的本生故事、淨土思想。讓我們了解從北魏一直到宋、元時代,音樂、舞蹈、文學、社會的發展與不同種族的生活情況,所以敦煌石窟與其他石窟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璨爛奇葩,石窟深蘊的覺悟空間,表現了“佛教藝術”的永恆之美。
童年時光曾與“樂山大佛”相伴
以上除了針對敦煌石窟的介紹,范居士對中國其他的石窟,也按照朝代發展略作表述。眾所皆知,四川峨嵋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石刻像,靠山面江,氣勢磅礡,大佛的頭上有1236個髪髻。中日戰爭時期,范居士曾避難至四川樂山,得以常常拜賞大佛;難忘的童年時光曾與同學站在大佛的佛髻上,至今這特殊的體驗仍留在腦海中。范居士表示,她因職事之便,常有機會到中國或與其他國家的美術館參觀,如大陸的龍門石窟,重慶附近的大足石窟、北山及寶頂石窟、敦煌石窟,一睹中國佛教藝術的精彩。也因為親眼目睹石窟中的佛像,許多佛頭、佛手以及佛手上的寶塔都被盜走,感嘆中國許多珍貴的藝術文物遺落在世界各地,而且這種情況比比皆是,真是非常可惜!在唏噓之歎下,她呼籲國人應該好好重視古蹟與藝術文物的維護與保存。藉著范居士這場別開生面的演講,除了讓在座者體認到佛教藝術的博大精深外,也為身為中國人能擁有這一份鉅大的文化藝術瑰寶而喜悅而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