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不該說

說話,總不離人與事溝通的問題。所謂「語言是溝通的橋樑」,唯橋樑的形成,除了實用之外,必須直接影響他人的觀感,尤其是可能引發的聯想;不然,橋樑反而成為破壞的導火線,令人產生恐懼的後遺症。

譬如:政令宣達。當時提出證交稅措施,原是令人喜樂的政策;可惜接著加上一句「只有三個月」的爛尾巴語言;結果,於事毫無助益,令使措施完全失去效用,反倒生起各種「可能」的,耽心的聯想。

近年來,博士學者團隊,於理論,頭頭(途)是道,於實務,沒有臨床經驗;由是「畏首畏尾」、「搖擺不定」、「沒有擔當」、「不知民之所苦」等等社會語言,被扁得一無是處。即以「消費券」而言:打一開頭,一句「捐出來做公益」,完全忽略了消費券,於經濟效用的價值;幸虧及時調整步伐,轉向「鼓勵消費」,纔挽回「政策原有」的效益!

說話,從來是一種語言藝術,如果能做到彼此不會受到傷害,反而可以形成饒益利樂的話,應該是付諸善巧方便的!不是麼?!搭橋的目的,是令使用者便利,安全,讓眾生感受無量功德,無限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