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 - 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

    鳩摩羅什(344~413,一說350~409),龜茲(新疆庫車一帶)國人,祖籍印度。自幼敏慧,七歲隨著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印度諸國,遍訪善知識大德,深研法義。

  • 文:編輯部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11期 2007年 1.2月刊

鳩摩羅什(344~413,一說350~409),龜茲(新疆庫車一帶)國人,祖籍印度。自幼敏慧,七歲隨著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印度諸國,遍訪善知識大德,深研法義。師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於是備受矚目和讚歎。東晉時,來到中國,從事譯經,成為四大譯經家之一。由於譯文非常簡潔流暢,義理詮釋無礙,故深受眾人的喜愛,而廣為流傳,對於中國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

當師在母胎時,其母不論記憶或理解力,都倍增於從前,甚至能無師自通印度語,有位阿羅漢說:「這種現象,必定是懷有智慧的孩子,舍利弗在母胎時,其母智慧倍常,正是前例。」等到師出生時,其母便忘記了印度語。

師出家後,從老師學習經文,每天背誦千偈,一偈有三十二字,總共三萬二千字,如此背誦完“阿毗曇經”,老師解釋經義時,即能通達要義。

九歲時,隨著母親到了罽賓國,依止槃頭達多(國王的堂弟)法師學“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共四百萬言。法師經常稱讚師的智慧俊才,國王聽到了讚譽,即請師進宮,同時召集各外道論師一同問難,結果外道全被折服。因此,國王更加敬重師,並以上賓之禮供養師。十二歲,師隨著母親到月氏北山,有位阿羅漢見到師,驚異地對其母言:「當守護此小沙彌,如能到三十五歲而不犯戒,則將會大興佛法,度眾無數。」

不久,師到沙勒國,年幼的他竟然輕而易舉地將佛鉢頂在頭上,心中暗忖:看其形狀甚大,怎麼卻這麼輕?佛鉢隨即變成其重無比,不覺失手掉下。母問其故,答云:「兒心有分別,故鉢有輕重耳。」在沙勒國住一年,博覽四韋陀書,及五明諸論、陰陽星算等無不精通。又學大乘佛法,專攻方等,乃嘆道:「吾過去修學小乘,如人不識金,以石頭為妙。」因此廣求要義,讀誦“中論”、“百論”及“十二門論”等。師跟隨母親,在各地參學和弘化,不僅在佛法方面更上層樓,而且名滿天下。

後來,龜茲王迎請師回國教化。龜茲國原屬小乘的教法,師則廣開大乘法筵,聽聞者莫不歡喜讚歎,大感相逢恨晚。師二十歲,在王宮受戒,從卑摩羅叉學“十誦律”。之後,其母決心到印度修行,臨走時對王說:「你的國運不久就會衰微了。」她到印度後,勇猛精進,證得阿那含果。當她要往印度時,對師說:「大乘佛法要傳揚到中國,全得仰賴你的努力,但做這種事,對你卻有害而無利,要怎麼辦呢?」師言:「菩薩行道,自利利他,如果能使佛法流傳,使眾生得利益,雖受到火爐湯鑊的苦楚,我也沒有絲毫的怨恨。」

師在龜茲停留二年,廣讀大乘經典,洞察法義奧秘。王為師建造金製師子座,上鋪著錦繡坐褥,恭請師升座說法。但師言:「我在罽賓國的師父尚未體悟大乘的妙義,我要親自前往為他解說,所以不能久留此地。」不久,其師父盤頭達多,不遠千里來到龜茲,王問:「大師怎麼會光臨敝國?」曰:「一者聽說弟子羅什有非凡的體悟,二者聽說大王大弘佛法,所以不辭遠途跋涉來到貴國。」羅什聽到師父光臨的消息,十分高興,終於能實現原先的願望,就為師父講說“德女問經”,因為從前師徒二人不相信此經的因緣、空、假的道理。因此,師廣徵博引,以連類比喻的方式介紹大乘法的諦義。師徒間經過一個多月的辯論,其師方才信服,歎曰:「師父未能通達,徒弟反而啟發師父,這話在今日得到證實。」於是反拜羅什為師,言:「和尚是我大乘的師父,我是和尚的小乘師父。」

師的名聲不僅遠播西域,也東傳至中國。前秦苻堅久仰師名,遂派將軍呂光率領七萬大軍,攻打龜茲,呂光擄獲師後,率軍回至涼州(甘肅武威),聞苻堅已被姚萇殺害,遂自立為帝,國號涼(史稱後涼)。姚萇殺死苻堅建立後秦,擁有關中之地,誠心請師至後秦,然呂氏諸君因師之智謀出眾,恐怕為姚秦所用,不許師至關中,至姚興繼位,又派遣特使禮請師,依然徒勞無功。西元四○一年,姚興派兵攻打涼國迫使歸降,師才能前往關中,此時,師已五十八歲了。

師抵達長安,姚興萬分喜悅,以國師之禮對待,並恭請師到西明閣和逍遙園翻譯佛經,又遴選沙門僧僧遷、法欽、僧肇等八百餘人參加譯場。佛法傳來中國,從東漢明帝,歷經魏晉諸朝,漢譯的經典漸漸增多,但所譯出的經典文筆多不流暢,與梵本有所差距。由於師羈留涼國十七年,對於中土民情已熟悉,在語言文字上能運用自如,加上師本博學多聞,兼具文學素養,因此,在翻譯經典上,文字更順暢,義理更圓通;當時,四方義學,萬理雲集,規模宏大,令人景仰。

師譯出的經典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經”、“法華經”、“大智度論”、“維摩經”、“成實論”、“阿彌陀經”、“坐禪三昧經”、“彌勒成佛經”、“梵網經”、“十誦律”等共三十五部、二九四卷,一說七十四部、三八四卷。“中論”、“ 百論”、“十二門論”,後被弘揚於南方,至隋代吉藏而集三論之大成;因此,師被尊為三論宗之祖。三論再加上“大智度論”,而成為四論學派。 此外,“法華經”是天台宗的緒端 ,“成實論”為成實宗的根本要典,“阿彌陀經”為淨土宗的依據,“彌勒成佛經”促成彌勒信仰的發展,“坐禪三昧經”促進菩薩禪的盛行,“梵網經”使我國能廣傳大乘戒法,“十誦律”是研究律學的重要典籍。所以,在佛教史上,師承先啟後,可說功不可沒。

姚興常對師說:「大師聰明穎悟,天下無雙,一旦逝世,怎麼能無有後繼者?」遂逼迫師接受十名女子。師為了譯經大業,只得忍辱。自此之後,師不住在僧房,另外遷往他處。每逢講經說法,師常語重心長地說:「如污泥中所生之蓮華,但採蓮花,勿取污泥。」然有人對師生起輕慢心,也妄想仿效,師集合大眾於盛滿鐵針的鉢前,面色凝然曰:「各位如能學我將這一鉢的針呑下,就可以學我的行為;否則,大家各自修行辦道,謹守戒律,切莫再生妄想!」師把那滿鉢的針吞下,宛如吃飯般輕鬆。大眾見這稀有的示現,感到非常慚愧。

師圓寂前向僧眾告別言:「因佛法之故,得與大家相聚,然我尚未盡到此心,卻將離去,著實令人悲傷!我才疏學淺,謬充傳譯,所譯經論凡三百餘卷,只有“十誦律”一部未及刪削,存其原本,肯定不會有什麼差錯。但願所譯經典能流傳後世,而得弘揚、流通。我今在大家面前發誠實誓願:『如果我所傳譯的經典沒有錯誤,願我身體火化之後,舌頭不會焦爛。』」當飛灰煙滅,師的身體都燒化了,只有舌頭依然如生。

深思師為「學道、傳道、殉道」的完美心性與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獻出一生的精神,實是學佛者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