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禪師的垃圾桶

                                                                                                       文/老小子 

電腦裡面不是有個垃圾桶嗎?‧‧‧‧‧‧
我把腦子裡的東西統統丟到垃圾桶裡‧‧‧‧‧‧
要用的時候再到垃圾桶裡去翻‧‧‧‧‧‧

這是老禪師的話。他說得那麼平淡自然,瀟灑自在的神情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平和的聲音卻像萬鈞雷霆震動著我的心弦。多麼巧妙的譬喻啊!──把第八識比做電腦的記憶庫,再加上一個電腦的「垃圾桶」。

第八識(阿賴耶識)叫做「無盡藏」,具有無限的容量去收藏無始以來的業與道,就像一部「量子電腦」能收藏數不清的檔案(註:「量子電腦」發展成功時,只要一粒「方糖」大小就可超過目前全世界電腦「總和」的功能)。但是第八識又名「虛空藏」──奇怪!明明叫做「無盡」,怎麼又叫「虛空」呢?兩者如何得以併存?

老禪師把他的「無盡藏」中所藏的無量的業與道,一一拿出來消化掉,把一切的知識經驗都丟進「垃圾桶」。他的「腦電腦」中一個「檔案」也沒有,表現出的是「虛空藏」的清淨。但是藏在電腦一角不起作用的「垃圾桶」並沒有消失。遇到緣境,「垃圾桶」(「無盡藏」)中的知識經驗,馬上相應來處理事物,但是仍然在「垃圾桶」中。電腦裡還是一個「檔案」也沒有,清淨的「虛空藏」不受「垃圾桶」的干擾。因此,「無盡藏」和「虛空藏」並存的道理就在「老禪師的垃圾桶」的示現中。

既然聽說老禪師有個垃圾桶,我開始尋找我的垃圾桶。查看「腦電腦」所存的「檔案」,別說那無始以來「模糊的、不記得的」,光是「清楚的、記得的」都數不清了。加上每天五根五塵不停地攀緣,第六識忙著把攀來的「垃圾」送到第七識的衙門裡審判;第七識又忙著到第八識裡翻資料,抽出一大堆「檔案」來比對,像一場混戰打得天翻地覆,然後又形成一大堆新的「垃圾檔案」塞進第八識裡‧‧‧‧‧‧好忙啊!而且亂成一團豈止「麻三斤」而已!

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老禪師說的那個「垃圾桶」,只好退而求其次,試圖「建立一個腦中的垃圾桶」,卻發現垃圾太多,「建立」之念只是個「超大建築狂想曲」──行不通。最後的替代方案是「建立身體外的垃圾桶」:依「千佛山止觀」選一個「自己的問題」進行思惟(止於一念),把每一點思惟所得寫下來;累積到一個階段時加以整理(沙汰),不讓它們在腦中作亂;思惟成熟後,有條不紊地依「題目」(Title相等於止於一念且不離此念),開場白(Opener),主體(Body)及結論(Conclusion)寫成一篇類似演講稿或文章的東西,把思惟問題的成果作出邏輯化的整理。老禪師說「佛法是邏輯」,而且思惟要「與道相應」。當「腦電腦」中的「檔案」太亂,沒有能力直接在腦中處理需要長時間思惟的「大問題」時,可以把它們一一挑出來用紙上整合的方法。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常常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方程式,然後「盯著看」,腦子思惟不停,繼續一一補上方程式的變化並不斷地「盯著看」,直到「與道相應的邏輯」呈現時,把它整理成論文就可以鬆一口氣,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心上不再罣礙,也就是丟進了「身體外的垃圾桶」。可是這個方法一次只能處理一個「垃圾袋」,相去於「虛空藏」豈可以「光年」計!?(註:「光年」是距離,不是時間。)

雖說「老禪師常住雲霧中」,但他告訴我們的「垃圾桶」像一隻從雲霧中伸出來的手,讓我們看得相當清楚。只要依「千佛山止觀」步步踏實地前進,相信一定有機會握到這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