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50期 2010年8月刊
弘忍〈601-674〉,俗姓周,湖北黃梅人。七歲時,依四祖道信〈580-651〉出家。
弘忍〈601-674〉,俗姓周,湖北黃梅人。七歲時,依四祖道信〈580-651〉出家。師自小就勤於作務,精進道業。於日常起居生活,舉手投足,語默動靜皆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
四祖常以禪法要義宗旨考驗師,師觸事解悟,盡得四祖的禪法。唐永徽三年〈651〉,四祖付法傳衣與師,由師繼承法席,後世稱師為禪宗第五祖。
師高大魁梧,風骨特殊,而師之智慧、學養更令學者敬仰;因此,四方來學的人日多,遂另建道場,名為東山寺,也因此稱師之禪法為東山法門。
禪宗從初祖菩提達摩至三祖僧璨的所有禪行者,都行頭陀行,一衣一缽,隨緣而住,並不聚集定居一處。因此,至四祖時,禪風一變。四祖於唐武德〈618〉,入黃梅雙峰山,一住三十餘年,常住眾多時至五百人以上。後來師移居東山寺,又二十多年,常住眾多至七百餘人,皆過著團體和合共修的生活。他們實行生產自給,把運水搬柴等一切作務,都當作修行。師認為學道應該山居,遠離囂塵。這是後來馬祖、百丈等於深山幽谷建立叢林制度,實行農禪生活的最佳典範。
唐顯慶五年〈660〉高宗遣使召師入京,師稱病固辭不赴,乃送衣藥到山供養師。
龍朔元年〈661〉,五祖告誡門人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自去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及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
於是,上座神秀在南廊壁間書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見了,告知門人說:「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五祖於三更喚神秀入堂,說:「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當時盧行者惠能在碓房間,聽到有一僧誦這一偈語,亦謂己有一偈子,請人寫在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敦煌本《壇經》此句作「佛性本清淨」〉,何處惹塵埃。」
五祖見偈語以後,眾人皆驚嘆,恐人傷害惠能,遂將鞋擦了偈語說:「亦未見性!」
次日,五祖至碓房,見惠能腰綁石舂米,說:「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米熟了沒有?」惠能說:「米熟久矣!猶欠篩過。」五祖乃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五祖之意,於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他人見而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當下即啟稟五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聞言,知悟本性,遂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五祖遂將法及袈裟付給惠能,叫他南歸。
五祖的禪法源自四祖,四祖道信自說其法門是:一依《楞伽經》以心法為宗;二依《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五祖常說:「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又說:「諸佛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出自《宗鏡錄》卷九十七〉所以,五祖繼承了師門本有的規模,更在憑茂山建立東山禪寺,打開了禪法的方便大門,樹立了「有教無類」的施教方式,對參學於門下的禪行者,本著慈悲喜捨之心,廣開禪法之要義。因此,不分階級、地域、智愚,皆歸向於東山法門的禪法,如《六祖能禪師碑銘》王維說:「每大師〈弘忍〉登座,學眾盈庭。中有三乘之根,共聽一音之法。」五祖二十多年以一行三昧的念佛方便,看心、守心,又禪戒合一的法門,善巧教化,門徒多達七百多人,來來往往問法的禪行者,一個月中有一千多人,可謂盛況空前。
唐咸亨五年〈674〉,五祖示寂,年七十四。開元年中〈713-741〉,學士閭丘均為撰塔碑。代宗時〈763-779〉謚為大滿禪師。
五祖處於隋、唐兩朝的過渡時期,佛教的活動,主要以長安、洛陽為中心。天台宗、華嚴宗正全力的發揚,又受皇室的護持,成一時之盛。五祖於此時代的潮流下,大啟禪法於東山,弘揚達摩禪法,以慈悲的胸懷,卓越的遠見,因人對機,予以禪法訓練,故門下人才濟濟,有:兩京法主,三帝國師的神秀;九重延想,萬里馳誠的惠能;國師之尊的慧安;武后賜袈裟的智詵;三帝之師的玄赜;深有道行的法如;智德、惠藏、玄約等各為一方之師,及兼有文性的劉主簿等弟子們,將禪法廣傳於天下,饒益無量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