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雲老禪師

聽到老禪師圓寂的消息時,心裡覺得十分意外。老禪師身體一向硬朗,九十嵩壽印象猶在,忽然間就以九十七歲的高齡捨報了。他老人家雖然與我們的緣盡了,但留下了的是等身的著作與現代禪師的風範,還有諸多千佛山師父可供請益,心中雖然不捨,但也不能勉強他老人家長留人間。老禪師未竟的志業,如千佛山研修學院的建立等,相信在師父們的推動與大家的護持下,都能順利的完成。

回想個人一生學習過程中,大學時學的雖然是數學,但最喜歡的是錢穆先生的著作,印象較深刻的是《莊老通辯》、《中國思想史》、《近三百年學術史》、《人生十論》、《文化學大義》等著作。碩士時學的是管理,最喜歡的是唐君毅先生的著作,印象較深的是《心物與人生》、《哲學概論》、《青年與學問》等書。博士時學的仍然是管理,最喜歡的是管理哲學家邱吉門 (Churchman) 的著作,印象最深刻的是《系統方法》一書。畢業教書後,最喜歡的是老禪師的著作,跟著老禪師看《圓覺經》、《楞嚴經》、《解深密經》、《正法念處經》、《大乘起信論》等,並看《佛法哲學概論》、《唯識心理學》等著作,雖然所知有限,但自覺獲益良多。

在經典方面,個人最有緣的是《心經》,但體會不深。一句照見五蘊皆空,想到的是老禪師的五蘊調理方法。究竟凡夫在看到種種人事物時,馬上會起情識作用,隨後產生種種想法,而有種種做法,於是隨著習氣造業受報,輪迴生死。在想行之間加大間隔,在起心動念之後,即刻察覺而能緩下來思考,將原有的「想」變為不同於原有的「非想」,乃至於「非非想」,將不善的想法轉變為善的,再進一步將善的提升為清淨的,將能不斷的增進自己的知見與修養。這種修行工夫,是終身學習的過程,正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自我提升的過程。老禪師提出了今日學習佛陀的道理與方法,使大家在這個動盪複雜、資訊過量的時代中,有了面對問題、認識分析問題的方法,進而不斷培養出化解問題的能力,可以說是當代僧寶的典範。

回想與道場的因緣,是從民國八十年開始,當時參與了學校訓導長帶隊的參訪慈濟活動,隨後參與了勸募系統電腦化的工作,當了三年的資訊義工。其後家父因病在高雄住院,因此常往來於新竹、高雄之間,而當時在雜誌社負責電腦作業師父的一通電話後,開始當千佛山的資訊義工,至今已十餘年。與千佛山結緣,開始是看《千佛山雜誌》,覺得十分相應,加上一通電話,如願結緣千佛山,在當義工的過程中,曾有似曾做過的感覺,可見緣字的奧妙。

個人在學習是屬於視覺型的,較喜歡看書,也較能從書面中吸收到所需的知識。由於拙於由聽覺吸取所需的知識經驗,因此錯失了許多當面請益老禪師的機會。記得有次到高雄時,師父們安排了一次請益老禪師的機會,在場的還有陳老師等人。老禪師身體十分硬朗,也十分健談,在一問一答中,一談竟談了三個小時。當時請益老禪師許多問題,老禪師皆慈悲開示。例如請教老禪師,修行是否依戒定慧的順序進行,以達到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境界?老禪師強調修行之道在於知、解、行,要能依佛陀所說的道理與方法,不斷面對問題、認識問題、以化解問題,從而提升自己的智慧與修養。這種將佛法融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以即事練心的方式,來面對、化解種種人事物的困擾,正是老禪師教法的一個特色。

當時又請教老禪師學佛是否愈學愈危險?記得有次在校時與同事聊天,同事提到基督教、天主教的種種善行,問佛教為何不提倡建孤兒院、養老院等善事。我當時的回答是打個比喻,看到許多人溺水,有人在岸邊、有人離岸較遠,如果救離岸較遠者,可能只能救一個人,但若能救岸邊的人,然後與這些人共同來救這些離岸較遠者,就能救更多的人。這個回答,算是提出了一種解釋,但是否恰當,我也沒把握。想到的是,學佛者在面對同事或他人的各種質疑,而必須當場給個說法時,若提出的說法不如法,可能會面對因果的問題,因此有學佛是否愈學愈危險的疑問。此外,受戒容易守戒難,當受戒的層次提高時,是否能時時守好戒,也是個問題。對此,老禪師的回答是:應該說學佛是愈學愈難,這個回答簡單,而寓意深刻。以學圍棋為例,學會下棋容易,但要學到高手是愈來愈難,所需的條件是愈來愈多,所需投入的心力也愈來愈大,但他所累積的知識經驗也愈來愈豐富,對棋理的認識也愈來愈深。

學習都需要工夫,世間學如此,出世間學更是如此。最近幾年學經絡保健,對於一些中醫、經絡腧穴學的基本概念,如陰陽、經絡、氣血等概念,覺得愈來愈重要,但也愈來愈覺得難掌握。氣一元論與陰陽學說都是中國古典哲學的精華,它的基本概念如氣、陰陽等,均屬抽象、無形,且為天人之學,具有探究未知世界的成份,因此有愈學愈難的感覺。名醫李時珍所謂的「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愈,沒有內觀照察的工夫,只好不斷靠知識經驗的累積,不斷學習、體悟,以自我提升。雖然這些概念極難掌握,但它的保健效果卻是十分顯著而可靠的,有了保健的饒益性,對經絡保健的信心也就更為加強。借用老禪師饒益功德的概念與方法,應用在學習中醫保健上,也有一些收穫。

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是老禪師常提及的道理方法,一般人學習的是世間的知識經驗,缺乏的是出世間的知識經驗,老禪師的捨報,對與千佛山有緣者是個極大的損失。但是緣終有了盡之時,老禪師留下了當代禪師的風範與等身的著作,期望在千佛山師父的協助下,大家仍能由老禪師留下的寶藏中,繼續依老禪師指點的學佛的道理與方法,在了生脫死的菩提道中繼續的學習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