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15 講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首先看初日分、中日分跟後日分,究竟怎麼分?這是以印度的環境來說,印度初、中、後不是談清早、中午、晚上,不是這麼分的。因為印度接近赤道,等於就在赤道,很熱!真正活動的時間是在黃昏以後,也就是不見太陽了,尤其修行辦道的人──不一定是佛教的,都是太陽下山以後開始,這時候叫做初日分;中日分是什麼時候?等於日正當中的時候,後日分是什麼時候?就是睡眠的時候,三個時段跟我們的時間差別很大。

看「恆河沙」,一條恆河那麼長有多少沙子?這是以數目字來比喻像恆河沙相等,到達那一種數目字;不是以身去布施,身是講本體,行為的本體就是一種布施。剛剛說布施沒有大小、多少,小也是本體就是一個單位,或是一個布施的行為所發生的,就是以一個單位,布施的單位;我前面講在不造成傷害的情況之下能夠達到利益,以那個為單位行布施。所以以恆河沙等身,「等身」不是等於身體或者用身體去布施,千萬不要這麼看經文。太多的人把這個經文說是:「像恆河沙那樣,用身體去布施!」人只有一個身體,怎麼能夠像恆河沙一樣的那麼多?所以不能誤解,誤解就會麻煩很大!為什麼?「我只有一個人,全部給你也不會像恆河沙那麼多?」就會變成這個樣!

像恆河沙裡面的那種數目字,相等於所布施的行為那個單位,這個單位的大小,剛剛說沒有大、沒有小,也沒有多、也沒有少,是在乎什麼?在乎你的能力所及。這是講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的認識,其實講恆河沙是一個比喻,這個相等於布施的那個單位,或這個「身」是講一個單位,或講一個本體都可以。這個本體就是;布施是財物,是多少錢?如是食物,一斗米,或是一斤鹽,或是一罐油都叫「身」,是以那個為單位的。

後面講:「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先談「劫」的問題,「劫」的梵文音譯為「劫波」,的意思就是以時間來計算。以時間計算是以一秒鐘還是十分鐘,還是一小時、一天、一年、一月,究竟多少沒有定論。劫能把握的就是一個因完成一個果,或者說為什麼而做,完成這個行為,也叫做一劫。所以不要把劫當成「在劫難逃」,這個劫不是一般說的災害,是講以某個時間,或是在這個時間布施的一個單元。這個單元剛剛說不管是錢財或者什麼的,沒有一定的多少,只是一個行為的發起,到一個行為的完成,就是一個劫,也就是一個因到一個果。

「無量百千萬億劫」通常說一劫究竟是多久?一生一劫嗎?也不一定!說十年一劫、一年一劫,或是一秒鐘一劫都可以,任何一個時間的數目字完成,從一個行為的開始到一個行為的完成,都叫做一劫。所以要瞭解,為什麼說修菩薩行、行菩薩道,完成成就菩薩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有的人說一大阿僧祇劫,是一生死,就是這一個人生下來到死一輩子。為什麼要講它是阿僧祇劫?因為「阿」是一個不定數,「僧祇」是很難計算,就是在這種不能計算的情形之下談一大阿僧祇劫,也就是說人從生下來到死這一輩子中,想想看究竟有多少的劫,也就是多少的因因果果,小可能一秒鐘,就完成了一個行為,可能一個小時、可能十天、可能多久?只要把握這個劫,就是在某一個時間,一個行為的開始到一個行為的完成,就叫做一劫。

劫有大小,什麼叫大小?很簡單!時數短的就小劫,時數長的就是叫大劫,還有中劫就是不大不小,是用這種方式去看。所以說一個因發起到一個果的完成,就是一個劫,如果不聽清楚前面講的──是一個行為的開始到一個行為的完成這種因果關係的話,就會造成誤解;前一世欠了一個什麼因,所以這一世我來受一個什麼報,這個叫做一劫,那就錯了,沒有那麼遠!

無量並不是沒有數目字,算不清楚的;這一輩子吃過多少米飯,能算得清楚嗎?有時候年紀大的人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都是一種無量的意思。《奧義書》解釋無量百千萬億,是用這種方式解釋。所以不要用中國的數目字解釋,就是很難計算,不只說一生中間也好,任何一個時間也好,任何一個行為的開始,到一個行為的完成,就是一個劫的完成。要經歷了這麼久以身布施,這又很容易造成誤會了,不要忘了前面是以恆河沙等身來講的,因為一輩子究竟做過多少布施行為,大大小小也很難計算。所以前面提出一個部分,就是布施行為的一個部分,到後面麻煩就更多了。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這一段,好像是功德與受持、讀誦《金剛經》的比較,其實不是一個比較。

先看這文字,假使有人聞此經典,知道了這個經典就生起信心;「不逆」就是不違背的意思,很歡喜去接受,那他的福德,可以說就超過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經歷了這麼多,就好像變成還不如聞、聽這個經生起信心,就會變成這麼比較。

如果用這種方式比較,乾脆拿一部《金剛經》每一天讀一讀就無量功德了,不能用這個方式!所謂「其福勝彼」,前面是談布施──色身的需要,這裡是談法身的需要。以福德因緣來講是超越的,因為畢竟色身是一個有限之身,法身是一個無限之身。這個有限、無限是怎麼講呢?色身從幾十歲到一百歲,最後還是會死亡,可是法身就不一樣了──法身無量,是以這種方式去看!

為什麼要強調:「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為什麼要這麼講?重點並不是教你拿它去比,好像布施的功德,還不如聞聽經典生起信心,我就很歡喜,我的福德就超過我所有百千萬億劫的布施行為,不是這麼比!前面「布施」肯定說,是以色身為主,後面才談到法身,這還是不夠!因為還有:「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才是真正的一個法所在;只是聽到這經典,就生起信心就能超越布施功德,為什麼?因為「信心不逆!」是告訴我們怎樣能夠了生脫死,不再受六道三界生死輪迴之苦。

以福德因緣來講,法是超越了布施的功德;又強調何況還能去書寫、受持、讀誦,尤其這句:「為人解說」,照這麼一講,我這個功德無量了?也不是這麼比!也就是,只是講能聽聞經典生起信心,可是不一定得到佛陀說的道理方法究竟在哪裡?為什麼要談「書寫、受持、讀誦」,很多經典都強調這一點,反而不太強調「為人解說!」所以就有很多人寫經,一輩子就念這一部《金剛經》,一輩子就以《金剛經》為主,認為這樣就可以勝過所有一切功德,會造成這種現象,其實不是如此!現在要得到一部經典太容易,不要說過去在印度,就說中國好了,印刷沒開發之前要得到一部經典很困難,假使能夠書寫經典,想想看那是不容易;要受持、要讀誦,因為沒有經典就沒辦法受持、讀誦,是用這種方式教你去看!

所以這裡真正的重點,以現實能理會的方式來看;前面講看到《金剛經》生起信心,很歡喜接受,這種福德的確無量無邊,假使還能夠書寫、受持、讀誦──這裡談書寫、受持、讀誦,是一種自修最好的方法;以《金剛經》來講,有機會去抄寫這部經典,在抄寫的時候會起一份恭敬心,會很認真地去寫,甚至有不瞭解的地方,還會去翻翻佛學辭典找一些工具書。看書寫中間同樣可以受持,也可以讀誦,就等於有了機會深入這一部經典,用這種方式去看;所以「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當然久而久之就可以為他人解說。

這是要透過修養完成的,不是抄經就有功德、受持就有功德、念它就有功德,不是完全這麼單一的說法。可以說──聽聞知道有《金剛經》,生起歡喜心,然後還可以書寫、受持、讀誦,久而久之成了一種修養,也就是懂得裡面的道理方法,就可以為別人解說,人家能知道些道理方法,就可以達到什麼目的?出離生死不再受生死的輪迴,這才是持經功德的重點。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這是相應前面的文字,這部《金剛經》於布施功德的法要,不是用思考能力就可以理解的,也很難用我們的想法去衡量。所以說它的功德是非常的大!涉及到功德,幾乎不是布施就是供養。在這裡順便講布施、供養有什麼差別?布施是普遍性的行為,供養呢?單獨性的!這是以對象來講。普遍性的對象叫布施,指定的單一對象,或指定的對象叫做供養;供僧,每一年不是都有齋僧的事,稱為供養,因為是指定的對象,不只是人的、事的問題。一個是普遍性的沒有指定的對象,叫做布施;有指定的方式去做的,叫做供養。

不談出家、寺院的事,兒女對父親、母親或者祖父、祖母,就是對長輩所行的行為,都是一種供養。有時候做兒女的跟父母親或者長輩,當然都是比較直系的長輩,最容易犯的一句話:「我跟你講啦、我跟你講啦…」,那是很不禮貌的,沒有一份供養的心。即使言語內涵是善意、是好的,也不可以用「我跟你講…。」

「我跟你講」是平輩,或是晚輩的言語。對長輩也要有一份供養心,不管是言語也好、物質也好都一樣,小小孩不懂事,才會有這種說法!不懂事的小小孩,有一個什麼東西,要給爸爸、媽媽,或是長輩:「我給你、我給你!」這很正常,因為他不懂事!如果是成年人用這種方式「我給你!就很不恭敬。所以供養、布施,供養不只是供養出家人,或供養三寶,對長輩也是如此。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還是談行布施功德,不管是財物的或是法的,這部經典談法要的對象是什麼?是對發大乘者說!發起大乘是什麼意思?用一般話講就是發菩薩的心,也就是發菩薩心、行菩薩道的人來說。後面為什麼發最上乘者說?因為前面只是發心,有一份心想做;最上乘者,肯定不只是發這份心想做,而是真正的在做,就是實實在在的在做,就是最上乘者。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這裡談到受持、讀誦,還是對這一部經典,從它的文字相以及法義,慢慢、慢慢深入地接觸,一直到能理解了它的道理方法,去為廣大的、很多人解說的話。「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是以法施為主,就是把經典裡的道理方法,能夠廣為人說。

「不可量」前面解釋過,量就是衡量。

「不可稱」是一般世間的人很難衡量,稱不是指定的、肯定的一種說法;譬如一個東西,很難用思考衡量,可是也很難說這是什麼、什麼?就叫做稱。「無有邊」就是非常廣大、沒有邊際,這個範圍不是講好大、好大,大到無量的一個範圍,不是!沒有一定的一個界限,或是一個範圍,無有邊是講這個意思!「無」是講不一定,不一定是什麼樣的範圍,或者以一個什麼為等線劃成一個區域,叫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不可思議我一定要強調,是依於本身能力所不及,如果修養夠了,還是可以思議的。

 

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等」不是講很多的人,是講相等的修養,不是講某某人等,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像這樣的人,他的修養達到這種相等的境界,那麼這些人可以說就已經荷擔了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荷擔如來」是什麼?就是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然後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而後達到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可以說這三種方式,從因到過程、到結果是一貫性的,不是一個單獨的,因為發起這種阿耨多羅,或者講無上正等正覺,不只是一個名詞上面的。

為什麼講「荷擔如來」?白話解釋「如來」的意義是什麼?「眾生皆有佛性!」可是眾生為什麼不能顯現佛性?因為無始以來造作太多的業,把佛性掩蓋住了。所以學佛的人,就會用這種言語講:你是如此的來,將來是如此的去,這就叫如來!這個如此是什麼?雖然是依著業而來,可是今天能學佛,就可以學到佛陀的道理方法。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應該依教如法,學習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講佛法。

既然來了,就要這樣修學佛法,能夠照著這樣修學佛法,將來就能夠成就佛法。就有:「如此的來,如此的去,來來去去,永不休息」,就叫如來。為什麼這麼解釋?這個解釋的目的,還是以佛法作為人的一個指標,因為既然是一個佛弟子、學佛的人,當然就要以佛法做為修養的一個指標。

所以這裡談「荷擔如來」,就是肩負起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事業。如果本身沒有修養,怎麼肩負呢?剛剛說無上正等正覺的因,這中間要有修養的過程,然後才能達到修養的結果。這裡荷擔如來是談如來家業,不是說成就如來,成就如來就是說學佛我就成佛,荷擔如來家業發這份心不簡單,頭一個生生世世要做比丘,或者比丘尼,而且生生世世都是為了佛法的事業,在過日子,才叫做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否則只是一個學佛的人。

至於要不要幫助別人,要不要維護如來家業,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想要擔當這一種家業,就必須要成為出家人,為什麼一定要成為出家人呢?因為比丘、比丘尼是佛陀制訂的法定代理人;可以這麼說,佛陀──釋迦牟尼佛過世,他遺留下來這麼多道理方法,制訂比丘、比丘尼的目的,就是為了荷擔如來家業,這是一個重點!到這裡為止,可以看出前面從布施不分時分、多少、大小,以及到這經典的認知、修持、經典份量的價值,這是這一段的意義。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

樂字要唸「勒」(ㄌㄜˋ)不要唸「悅」(ㄩㄝˋ),樂就是講喜樂的意思。

 

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所謂小法者,一般講聲聞乘就是小法,也有講小乘。我常常談到,佛法只有聲聞法、菩薩法,而大乘、小乘這種名詞都是因為翻譯的關係,應該叫大法、小法所謂小法,是完全在乎個人的利益、修養、成就;大法是除了個人之外,還可以使更多的人得到利益這就是所謂的大乘、小乘,也可以說小乘、小法就是聲聞法,就是一般講羅漢;所謂大乘、大法就是菩薩法。這裡特別提醒,假若喜樂於小法,這樣修行的人就執著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見」要加以解釋,「見」不是單一的看見,或是顯現,可以說它是從直接的一個表現行為,以及一個思想行為,也就是內外的行為所完成的見。常說見有直接看見,也可以聽見,所以見不只是看見而已。

再說「樂於小法」,不只是他的行為、他的言語表現,可以說內外都是執著於喜樂小法,這種人往往執著於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所以對《金剛經》這一部經,根本聽也不想聽,更不可能願意受持,當然也就不可能去讀、去念,要為人解說當然就更不可能了;就是樂於小法的人,於《金剛經》來講是一無是處、得不到好處!

從這上面就發現,為什麼它要強調樂於小法?因為這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這是它的一個對象。如果只是想從事聲聞乘,最多能夠完成羅漢就很好,就不太適合於受持《金剛經》。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在在處處」就是不管什麼地方,假若有《金剛經》這部經的存在。「一切」是什麼?這世間不只是談一個人世間,包括天、人、阿修羅這種的世間。世間以白話講「世界」比較容易瞭解──人的世界、天的世界、阿修羅的世界。為什麼不談畜生、鬼、地獄?因為畜生、鬼、地獄下三道,根本沒有能力分辨任何的是非、好壞、對錯、善惡,世間種種的一切。可是天的世界、人的世界、阿修羅的世界這些眾生,不管什麼地方只要有這種經,他們「所應供養。」所應供養是一種規定,也是一種交代:「當知此處,即為是塔。」也就是說不管什麼地方,有這個《金剛經》,一切的不管天的世界、人的世界、阿修羅的世界;「所應」就是規定的一種做法,都應該去供養,而且必須瞭解,這個地方就等於有塔的存在。

講到這個「塔」跟經怎麼放在一起,是不是塔裡面有放《金剛經》?不是這麼解釋!「塔」,在古印度的時代,大部分都是放舍利的地方。舍利當然包括頭髮的舍利、骨頭的舍利、牙齒的舍利,有不同的舍利;也就是一個成就了,不管是菩薩、佛完成果位的人,舍利通常都會放在塔裡,絕不是中國人這種塔,什麼七層塔、鐵塔打造得很漂亮。塔在古印度不管什麼地方,看到的就是隆起的一個土堆,不像我們墳墓的土堆,這種土堆是一個立體的,通常舍利不會是埋在地下是在地面上,舍利用一個容器裝起來,然後四周圍包起來,就叫做塔,裡面如果沒有東西的不叫做塔。中國話有一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是中國人的說法,它沒有什麼幾級、幾級!如果到印度八大聖地旅遊,有時候看到塔,在當地都是叫做浮屠。它的意義是什麼?梵文叫做:「stupa」,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塔。

為什麼說有經典的地方就等於有塔?因為塔裡有舍利,有舍利就表示是一個成就道業的人,遺留下來的舍利,被堆積起來成為塔,塔不只是要恭敬供養,通常還要繞塔。有時候到寺院有沒有發現,在台灣都是靈骨塔或納骨塔──死人塔,真正的寶塔在哪裡?還是有!可是大陸比較明顯,到西湖看到一個鐵塔很漂亮,那個塔叫做華嚴塔,上面刻整部《華嚴經》的文字,菩提寺有個塔叫經塔,裡面刻有《金剛經》,這個才叫做塔,可是叫做寶塔,通常要去供養,這種塔供養要起恭敬心。

為什麼還要作禮圍繞?菩提寺的經塔沒有辦法圍繞,為什麼?跟三寶殿連在一起,所以去經塔最好在裡面繞,因為環境不容許。為什麼要作禮繞塔?作禮是合十或合掌,不是捧著掌,合掌繞著塔最少要繞三圈,這就是一種恭敬的一份供養心。所以說不管在什麼地方,看到有這種經典,等於這個地方就有塔,要恭敬供養,要作禮圍繞,還要用花、香散在那個地方,就是撒在四周圍,主要是一種禮讚的意思,因為《金剛經》的內容主題是在無念、無相、無住,一個修行人能達到這種境界,是因為經典裡的道理方法才有機會。

所以讀誦、受持什麼經典,要把握一個原則,喜歡它並不夠,還要對你適合或不適合;有的人念《彌陀經》、念《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三部經可能只喜歡一部,只喜歡《彌陀經》,也有的《彌陀經》好像不太夠?三經裡面比較難的是《觀無量壽經》,因為《觀無量壽經》裡面有觀法,這觀法是淨土修行的方式,不只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如何好,只是一些知見而已,真正《觀無量壽經》是講怎樣著手,要如何才能真正達到西方極樂世界。有很多人一部《阿彌陀經》就念到死,認為就可以去,沒有那麼簡單!至少還要知道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九品蓮臺、帶業往生,這種種的一些道理方法、要求,如果做不到同樣去不了!

不只是談《金剛經》是如此的好,也有人說《地藏經》功德最大!所以現在台灣很多人提倡《地藏經》,說《地藏經》功德最大,《金剛經》功德就不大了?是不是其他經就不大了?經典的功德本身,沒有什麼功德大小,不能夠深入,不能建立起知見而從知見上把道理方法完全體會、理解照著做的話,什麼經典都沒有功德!何況還要瞭解,《地藏本願經》是講地藏菩薩的本願,他的本願是在地獄,在地獄裡面的地獄眾生能發起嗎?剛剛說樂於小法者都不可以,而且特別強調是天、人、阿修羅才有機會!

不曉得大家對《地藏經》理解多少?《地藏經》不是在地獄裡面講的,《地藏經》是釋迦牟尼佛到天道,要度他的母親,看到天道的眾生懈怠、放逸,只是享受福報,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把地藏菩薩請到天道,為天道眾生說《地藏本願經》的,是告訴他們,福報那麼大一旦福報享盡了,就會到地獄裡面受這種活罪,才是這部經典的大前提。很多人不太瞭解這經典,甚至還有誦這部經功德無量,甚至還修地藏法門。我並不否定,除非你真正有那麼大的願!

活著在人世間就已經怕苦了,要到地獄裡跟地藏王菩薩,幫助他去度地獄眾生,現在只要遇到一個稍許忍受就不耐煩了,要到地獄裡面還得了?想幫助地藏菩薩?連地藏菩薩自己都已經提出所有這些想到地獄裡面幫助的人,本身都是「地獄不空,不成正覺!」地獄空得了嗎?眾生的業那麼重!看看一場戰爭打下來造多少業,每一天看看殺生的、謀財害命的行為,所有惡作的行為有多少?這裡不是否定《地藏本願經》好不好,是不要搞錯了方向,學佛的人千萬不要搞錯方向,要誦一本經先要瞭解誦這本經幹什麼?要修學這本經幹什麼?如果不把握這個前提,真的一輩子可能不單單得不到利益,最後臨死的時候那一個誘因,就是外緣同樣是不好!為什麼說念阿彌陀佛在臨終的時候,西方三聖會來接引?因為身口意一輩子幾乎都是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打交道,當然臨死的時候,感應、誘因都是好的!

所以喜歡《地藏經》,也希望跟地藏菩薩一樣,我非常稱讚!如果發起這種心,真想到地獄幫助地藏菩薩,而且願意照著這麼做,我一定跟你頂禮三拜,我不是胡說八道!不簡單!人的世界,釋迦牟尼佛都沒有把人度盡,如果釋迦牟尼佛要發一個這麼的願:「娑婆世界不空,我不成正覺!」他不叫釋迦牟尼佛了,他不可能成佛!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我不是在講是非,是說要修學什麼經典,專門深入一部什麼經典,一輩子完全投入的話,最好不要馬上確定一個什麼經典,或是一個什麼法門,一定要先多接觸;多接觸一方面對自己有所認識,再方面對這一部經,是不是真喜歡、適合,先有一些認識了以後,然後才能肯定一門深入,就不會有錯!否則,一輩子浪費了自己還不知道。

如果佛說的經典,還有哪一部經典好、哪一部經典不好,告訴各位──講「好!」的確那是好,講「不好!」就是謗佛、謗法,有那麼嚴重!哪一部經典不好?沒有一部經典不好的!可是為什麼有很多人,甚至於出家人還講,像什麼經典是假的、什麼經典是真的?很多自認是了不起的佛學專家,還提出一些證明;像《楞嚴經》看它的文字多美,這個都是假的;那個經典都是咬不爛的,看《楞嚴經》讀起來很順,就用這種方式說是假的!各位學佛把握一個原則,經典沒有真假也沒有好壞,能夠從裡面得到好處的就是好經,得不到好處的不是不好,而是不相應,要用這種觀念看。

可以說從宋朝以後,也就是整個中國地區比較亂開始,佛教不管是出家的、在家的,就變成受皇帝信什麼教影響很大;再一個就是因為朝代的更換,人心轉變造成很多的問題,我來到台灣所知道的,從蔣介石開始到現在,歷任總統都是基督教徒,所以佛教的很多障礙都是這麼形成的。我現在不是批判什麼?因為歷代都是如此,不只是現代!所以不要去看那些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學佛人的重點,能夠從經典得到好處才是最要緊,得不到好處不要浪費時間。不能人家說那個好就拚命,大概我現在還沒有修到那個程度,還是要下工夫!

如果說這部經典相契、相應,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不要說別的,看惠能大師只是聽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得到好處!所以必須從裡面得到好處,如果得不到好處,不要勉強自己。

佛法的目的是教人能出離生死,不受輪迴,得到究竟解脫,才是佛法!否則,我常講一句話很多人不喜歡聽:「要佛法幹什麼!」得不到好處,要佛法?佛法不能當飯吃!佛法只能幫人了生脫死不受輪迴,最後得到究竟解脫,不再來娑婆世界受苦;或有這一份菩薩心,生生世世都來娑婆世界度眾生、跟眾生在一起,就要看願的問題。

常常從一些文字而執著於文字,不容易得到好處;像這個持經功德,好像是布施功德跟持經功德的一個比較,如果用這種方式去比,很容易造成什麼?造成自己本身受到傷害,還會使別人受到傷害,為什麼?就是現在很多人講的:「什麼經典最好、什麼不好!」尤其《金剛經》是般若部裡的一小部分而已。如果在《金剛經》能得到好處,就有機會進入到般若的法門,這種般若的法門就是以智慧來講。

我常常在介紹一些佛法的時候,特別強調學佛是學智慧,千萬不要學佛只是在那裡依賴!太多學佛的人都是依賴!依賴什麼?「佛、法、僧!」佛法中強調;在家皈依三寶,是依止那個出家人,不是去依賴那個出家人!依止他幹什麼?「去學習!」然後本身有一些不太理解的,或者走錯方向的,就有依止師父可以幫助,甚至於還可以在他身邊,得到更多有關佛陀的道理方法。

佛弟子要用這種方式去做、看經典;用一個佛弟子心態並不夠,因為用佛弟子的心態,就會有所執著、有所計較,計較什麼?執著什麼?了生脫死、出離六道輪迴、超出三界,要成就什麼!常常有一些人,包括我的出家弟子在內,有一次剛好聽到:「你將來是想成羅漢,還是成菩薩?」我說:「你先把人做好再說!」他們聽了很不歡喜!連一個出家本身都做不好,怎麼去成羅漢、成菩薩?因為成羅漢、成菩薩,是一個最後的結果,要怎麼樣才能成?必須從做人上著手。佛法不離世間法,為什麼?沒有世間這一切,要佛法有什麼用?沒有用!這都是很多學佛的人,看經典常常得不到好處的原因。

我一直說:「經典談道理談方法,它的法在哪裡?」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為什麼要談這個?不知道這三個時分,該什麼時候修學佛法?這個裡說;三時分都不要離於修行辦道!如果不這麼看──初日分我以恆沙等數身命去布施,只是在布施而已!可是也提醒:「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這麼一比較:「布施幹什麼?我就不要布施了!」只要聽聞經典相信它,福德就超過了,就會造成布施好像就沒有功德了!

可是後面真正說的是什麼?這部經典的功德在哪裡?要知道它的法義,才知道它的功德。因為第一個,瞭解這個經典,這經典講的對象是什麼?而且又說「大法、小法」的差別,如果根機真的不夠樂於小法的話:「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就會造成連經典都不想看,不要說還去聽,碰都不想碰它,就會造成這樣。

所以文字不能用對比,也不能照文字的意義看,在禪宗裡比較在意的是:「不立文字,不離文字!」很多人只談不立文字,不談不離文字,為什麼不建立文字?「禪通三藏!」經典裡面就都有道理方法了,所以不要另外建立起文字,為什麼說不離文字?因為已經有了經律論三藏,不能脫離這些而去談禪,甚至於講什麼圓覺之道,圓覺之道也有《圓覺經》,禪方面有很多有關談禪的經典,其實禪的經典最多談三昧,真正談到禪的境界,很少看到有什麼經典;每一部經典都有它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