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17講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這是一個問題看佛怎麼說?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

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裡點出的是什麼意思?是說假使有人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這種心,應該要怎樣把握這樣的心,也可以說從這種心成為一種願力。什麼願力?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了一切眾生以後呢?還要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話怎麼說?發起這一種願心應該去滅度一切的眾生,一旦滅度一切眾生以後,不能執著你滅度了一切眾生,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說──他住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無一眾生可度,可以從這上面去看!

「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個「實」是實實在在的,這話怎麼講?「滅度」──滅是原來所生起之後再消失的,不管是精神的、意念的;「度」引度、導引,或者幫助,或伸出援手都叫度,為什麼要強調「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呢?

何以故?為什麼?就是: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後面又講「為什麼?」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從上面可以看出幾乎是一步一步在提昇人的修養,剛開始要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繼而問要怎樣降伏其心,怎樣使這一份心,永遠停留在菩提道上修行辦道?所以佛才說發這一種無上正等正覺之心,要生起「如是心。」

「如是心」就是以下所說的道理;首先,應該先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以後呢?還不可以執著度了任何一個眾生,為什麼?因為是一個修行覺悟的人,「若菩薩」就是這麼的意思。修行覺悟的人可以翻成為菩薩,不應該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因為如果滅度了一切眾生以後,還說度了一切眾生,就已經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一個修行覺悟的人。為什麼?因為於法而言:「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話是什麼意思?因為法不是一個一加一,或是甲加什麼等於什麼,不是用這種方式,因為法無定法,沒有一定的方式!

提醒學佛的這些同道,不要動不動就先給自己做一個定論,然後去請教法師,「為什麼我學了這麼久的佛,好像一直都沒有進展?是不是我業太重!」請問法師要怎麼回答?說你業不重,你已經認定:「搞錯了!」學佛一直都沒有進步,歸之於業重!如果說沒有業,為什麼不能進步?他也不好說是不是真不能講?於法而言,它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說是業重也可以,為什麼?如果不業重,怎麼會放逸、懈怠,怎麼不斷的精進做不到,為什麼?如果說業輕也可以,還有機會學佛就已經是福報不小了,當然業輕!

學佛法,千萬不要提一個問題,叫人家給個答案,即使問題的本身,關係的因緣、因果也不是那麼單純,怎麼給答案!好像過去一些高僧大德也好、什麼也好,提出一些公案好像得到了什麼?然後請人家印證,好像修養到什麼境界、什麼境界了?

一個學佛的人先不要在乎自己證到什麼果位、得到了多少?我常說在日常生活中的,關係到人與事自己去體會一下、去感受一下,是不是過去脾氣不好,現在脾氣愈來愈好了,過去有一些缺點,是不是缺點愈來愈少了,過去很多人看到你都躲得遠遠的,是不是這些人慢慢愈來愈靠近你了,都可以去發現的!

以前我常說一句很不好聽的話,人都做不好,告訴人家學佛如何好,好像得到很多好處。為什麼人還沒有做好?尤其有很多法師,要講已經修到什麼境界:「你境界很高了!」很多人喜歡聽這種話。告訴各位,如果幫人家印證,最容易形成的就是大妄語,除非你的境界比他高。何況即使你的境界比他高,就像釋迦牟尼佛說「我今天成為釋迦牟尼佛,是在然燈佛時給我授記的,然而在然燈佛以前,我就已經供養承事多少多少的佛了。

他也可以自證,可以證明他所自證的。所以說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不錯!願力要大!」可是「願」開頭不要發太大,先發自己能做的願,慢慢提昇自己,一開始就發一個大願自己做不到,不叫做願,叫做妄想雜念!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

這個就是相應前面這一句話:「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不是有沒有法,法是不定的。什麼樣的病吃什麼樣的藥,要應病與藥!它不是一味單方。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所,並沒有一個什麼的法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法他怎麼成佛的?還是有其道理、方法,所謂「相應者得!」就像一部大藏經,三藏十二部那麼多的內容,或把它濃縮一點為「戒、定、慧」,在某些時間、空間裡面,可能一下相應些什麼,就得到了一些什麼,不相應的話就什麼都得不到。有很多人認為這個老和尚講得還不錯,如果換一個人說,他講得不錯,為什麼還有徒弟跑去跟別人學佛一樣的道理,相應者是!再看「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面講「如是、如是!」是什麼意思呢?是這樣、是這樣!白話就是這麼解釋。

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授什麼記?說將來會成佛名字叫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而且叫什麼名字,就可以發現。

 

何以故?為什麼?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諸法如義」怎麼解?就是剛剛說的「相應者是!」,適當、恰當就「如義」,不適當、不恰當,再好的也沒有用!不曉得有沒有人聽說,台灣有幾位強調地藏法門、《地藏經》的,說我反對誦《地藏經》,既然這樣,要把全台灣所有的地藏菩薩送到菩提寺,不要地藏菩薩了!

這麼大一個反應,問題是在哪裡?不懂得「諸法如義!」所有的法如果不相應、不恰當,不瞭解法的本義究竟說什麼?它的對象是什麼?為什麼說這個?就不如義了!因為《地藏經》的主題是針對那些貪圖享樂而且是懈怠、放逸的人。因為《地藏本願經》是當初釋迦牟尼佛到天道為母親說法,看到天道眾生都在享樂,放逸懈怠的情況,看了很難過,所以把地藏王菩薩請到天道,介紹地獄裡面的一切,告訴這一些貪於懈怠、放逸的天道眾生,這才是它的主題,這部經不是對我們正常的人來說的。

所以我不是反對誦《地藏經》,或修地藏法門。我說過:「除非你有這種願,願意到地獄,幫助地藏王菩薩度地獄眾生!」絕不是在娑婆世界,在六道中針對人而來度人,如果不懂得這法義,就是不如義。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先把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這中間沒有一定法的重點,因為每一個人除了業力以外,還有他的道行,還關係到本身精進的情況,還有涉及到親近的──不管是善知識也好,或是說時節因緣也好,都不相同。所以得到的不一樣,所成就的也就不一樣,這才是它的主題。要把握「無實無虛」是什麼意思?這裡面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具體的可以說的,或是用一個虛擬的方式去說的,無實無虛用這種方式看。

這一段經文分幾個重點跟各位談,把「無實無虛」稍許再解釋一下:

通常經典上這個「無」字很不容易把握,我也告訴各位一個方法,「無」不是沒有,是從「有」的突破,或「不一定」;「無實無虛」於實與虛來說,是不一定的。可是講不一定,很明顯知道並沒有否定「有」,或說也沒否定「無」,它是不一定的這種情況。因為如來說法,皆是佛法!

再把「佛法」兩個字講一下:通常講佛法是說釋迦牟尼佛說的道理方法,這樣說不夠!「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說如來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可以幫助我們得到覺悟的法。這裡的佛法要當作覺悟的意思。所以如來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可以幫助得到覺悟的法,所以就講:「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談到「一切的法」為什麼說「即非一切法」呢?「非」,如果以一個肯定的說法,再說一個別的,是不同於原來的情況,叫做「非」,不是否定。「非要怎麼把握?不同於原有,或不同於任何的一個,每一個都不相同的意思。所以「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不是說它不是一切法,千萬不要把「非」當成不是,每一個法都是不相同的,只是在名字上概括的叫做一切法;譬如一切有為法這只是一個概念,所以後面舉例:「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先看「人身長大」究竟什麼意思?就是人很高很大?不是這種意思,人是從小慢慢成長,如果只談一個本體,以身體而言有大身的樣子,慢慢長大了;這個身是談本體──色身之體。所以「如來說人身長大,即非大身,是名大身。」大身依本體來講,名字相的確是大身。如果講人身的「長」跟「大」而言,並不是一概而論,因為有的人長大了心智還像小孩,有的小孩雖然人身不是很長大,可是他的心智可能超越了,達到了大人。是用這種方式來看,不要只把它歸之於一個本體,我常常引據過去一些古德們講的:「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也就是只照經典去解,的確很容易造成誤會,所以講大身,只是一個名字相而已。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

就是說一個修行覺悟的人,應該是這樣去認識它。

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如果用這種方式一概而論,以釋迦牟尼佛而言,應該是滅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事實上是不是如此呢?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講「無一眾生可度!」因為修行覺悟的人,不是用這種一概而論看問題。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這很容易瞭解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這麼說:「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有什麼樣的法就叫做菩薩?事實上沒有!為什麼?本來就是不一定的;以菩薩十地來講,初地也是菩薩,二地也菩薩,甚至到達九地、十地還是叫做菩薩。究竟能不能用一個什麼方法,或一個什麼道理,肯定這就是幾地菩薩?在理論上好像有這種說法,菩薩的成就可能提昇、可能後退,必須要到達八地了才不會退。八地菩薩不會退,是說;這一生修行菩薩到成就菩薩果,從初地到四地,從四地到七地的過程都完成了,能達到了八地的境界,就不會退了。如果這一生雖然能夠初地進入四地,可是沒有完成四地,這個菩薩位隨時可能成為凡夫眾生。一定要完成四地進入到五地、六地、七地,才是菩薩!可是這種菩薩也不一定是幾地的菩薩:就要看修養,而且不斷精進、維護那一種行為來確定。

所以要瞭解「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的確沒有辦法肯定,要怎樣才叫做菩薩?是不是真沒有辦法?要依於到達一些什麼標準,這個到達什麼標準,是在乎個人下的工夫,列出一個標準;自己本身下的工夫不夠,不能達到那個標準,還是等於有法就變成無法,為什麼?「有這種標準,自己做不到!不就等於沒有他講的?」是這個意思。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 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為什麼都有這種句子?前面那些大概理解,後面講這些都比較容易,只要把握「莊嚴」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如來說莊嚴佛土,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好像常常有這種很難理解的文字,前面清楚了什麼意思,後面這些都比較容易把握。所以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或是說已經突破出離我、人、眾生、壽者相,還只是一個相上的問題,為什麼?因為它不是一個否定;我們常講:「我學佛學了很久,能做到無我!」還講這話,是有我怎會無我?可是很多人認定了就是無我,為什麼?我不執著了、不計較了、也不分別了,人人都可以講,一旦事到臨頭能不能這樣?或說事到臨頭還要看對象,會不會起分別:「這是我的家人、那是我的同學、那是我的什麼…,那個跟我沒有關係。」有沒有這種分別,這都是問題?為什麼?佛法強調對眾生而言,真正到達這種修養是平等一如,都是一樣沒有親疏可分。

前面談佛的問題,後面講「莊嚴佛土」,莊是端莊,嚴是嚴謹,這是依戒定慧的修行而完成的修養,叫做莊嚴。如果離於戒定慧,自認為就可以達到端莊嚴謹?記得曾講過,佛教裡最容易濫用「莊嚴」兩個字;一個小姐很漂亮,不能講漂亮要講莊嚴。或是一個出家人,比丘尼很漂亮硬要講她莊嚴,尤其寺院裡面插一盆花,也不能講它漂亮要講莊嚴。莊嚴不是這種意思!莊嚴是依戒定慧,依教如法修行完成的修養叫做莊嚴。

「佛土」是什麼意思?把佛土翻成為剎土,是錯的!「土」是說佛地──覺悟之地。這覺悟之地不是某一個地方,是走在菩提道上,到達了一個什麼情況,那個時間、空間得到了覺悟的時刻;講布施可以完成功德,是不是布施都能成為功德?布施想成為功德,要把握一個原則,不能把握這個原則不叫做佛土,只是一種行為。布施想成為功德,一定要它的結果是饒

益性的;沒有任何的傷害,任何的副作用,肯定是饒益性的,這一種行為完成的結果,就可以稱為佛土,也就是莊嚴佛土!

為什麼要這麼講?在座的最熟悉的就是念佛,在娑婆世界念佛,凡所有功德莊嚴佛淨土,對不對?要曉得所做的功德,如果還有傷害、有缺失,不能成為功德,能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嗎?能莊嚴蓮臺嗎?莊嚴佛淨土,是講你的蓮臺,你那個佛土;將來能得覺悟,能成為極樂眾生的蓮臺,這也可以稱為佛土。如果不瞭解這種經義,就會造成反正做所有的功德,我都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管這一套的,極樂世界已經是夠莊嚴的,還用得著你做功德去回向給它,他的極樂世界的建立早就是不得了了!是把你所做的功德回向到你的蓮臺,希望蓮臺品位能夠增高。為什麼?唯有上品上生才能夠花開見佛,成為極樂世界的眾生。

在修行淨土的過程中,應該所有的功德都要回向,如果所做的功德不能成為功德力,是因為有缺失、有傷害,回向到你的蓮臺反而造成破壞。所以講莊嚴佛土,這個佛土就是能幫助覺悟的,或一個立足點,或是一個環境,或是一個時間、空間都可以。如果不理解莊嚴佛土真正什麼意思?就變成──什麼莊嚴、不莊嚴,莊嚴只是一種說法,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就會這麼解釋,而造成謗佛、謗法!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一個修行覺悟的人,真能夠通達無我法者,「無我法」是什麼法?肯定說不執著於我所成就的。修淨土者強調念阿彌陀佛則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我說如果一句彌陀真可以罪滅河沙的話,學佛太簡單了!有人用電子信箱說明明是佛講的!我請問你:「一句彌陀,罪滅河沙!彌陀三經哪一部經裡講這一句話,告訴我!」他是從什麼地方發現的,歷代修淨土的大德們寫的心得,所講的話。如果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罪滅河沙,乾脆教鸚鵡學話?菩提寺有一隻九官鳥牠就會念阿彌陀佛,還有一隻業障深重,念阿彌陀就不念佛,兩隻不一樣;一個是阿彌陀佛,一個是阿彌陀!

所謂「通達無我法者」,一個修行覺悟的人,如果不能真的理解佛陀究竟說什麼,以自我意識臆測的話,真的會造成很多問題!不單單自己受到傷害,如果還把這一套傳出去還會傷害別人。就像人家說我反對什麼,其實我什麼也不反對,我能反對嗎?我反對有用嗎?釋迦牟尼佛在經典都講──人要成佛,不可能硬把他拉下來成魔,而人要成魔,也不可能把他捧上去成佛,因為成佛、成魔是在乎自己。

佛法的本身是圓融的,我常提一句話:「釋迦牟尼佛從來不否定什麼、排斥什麼!」就有人提出很多經典:「釋迦牟尼佛不是講這個、講那個、講那個嗎?」這等於我講的道理:「要明辨是非,不要參與是非!」一下了課就有人討論了:「看老和尚剛剛講的不都是是非嗎?」我不讓大家明辨是非,你一定會參與是非,甚至於參與了是非自己還不知道;反而變成他不是聽我講道理,變成我是在那裡講是非,還要大家不要講是非,就變成這麼樣!問題出在哪裡?執著於一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剛剛講電子信箱的事,他還特別提出千佛山家風:「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你熟悉嗎?」這個是什麼?不是我相就是人相、就是眾生相,再就是壽者相,執著於這一些;也有很多人解釋這家風;假使是同參道友提出某一些…,「你忘了我們的家風,你管我對不對,你自己對就好了!」就變成這麼的解釋,為什麼?就是執著於我、人、眾生、壽者。如果能出離我、人、眾生、壽者就不會這麼講,因為我講的這些道理是針對個人的修養。我常常說:「學佛修行是修理自己,不是修理別人」是相同的道理!

如來說真正通達無我法者,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以及一切諸法無有定法,如果能夠這樣圓融通達的話:「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真」就是平常的口語,真是這樣,不錯!不是真假相對的真,因為世間的法都是相對的。大家可以思考善、惡肯定是相對的,善、不善是不是相對的?善與惡肯定是相對,善、不善是不是相對?剛剛看完這些經文,我解釋它的意義;善、不善不是相對的;善、惡──善是肯定的一個善,惡是肯定的一個惡,這裡講善與不善不是肯定,是善其中有不善,同樣不善中間也有善,所以不是相對的。經典上的翻譯,千萬不要用「我」法去看:我自己認為、我所體會的、我所理解的、我所知道的這種方式。

我常說:「學人不可能成佛,唯有學佛才能成佛!」可是現在幾乎是在談人法,佛教界普遍性都是如此,而且不只是在台灣,可以說東西兩半球,只要是有佛教的地方,都是以人為標準;譬如日本談禪宗,兩個做為他們的榜樣,一個是鈴木(在家)、談密就是空海(出家),都是用這種方式做為一個典範。如果有典範的話,釋迦牟尼佛就不會說,一切的法不是一定的,而且還說無實無虛,不相應,告訴你做也沒有用!

我不是常講:「害怕吃辣椒,你說吃辣椒就能吃得下飯,去吃會不會活受罪?最後不單單活受罪,連飯更吃不下!」所以這個相應很要緊,尤其對佛法千萬不要說:「這個好、那個不好!」佛法沒有好壞,相應的就是好的,不相應的並不是不好,你不相應別人相應。要把握這原則,否則謗佛、謗法,自己還不知道!

整個這一品在談什麼呢?對一個「我」的認識、究竟。學佛要從自己下手,一旦懂得一點什麼,千萬不要拿懂得的挑剔別人的,挑剔的話,最後自己很容易造成得意忘形,上一節課也講了:「學佛修行是修理自己,不是拿來修理別人!」有時候私底下有人會跟我講:「師父!我看到某人…」當然講的總不離於我們門下,我說:「你看到了他,有沒有看到你自己?」記得以前特別強調一句話:「不要盡要求別人做佛菩薩,而自己做眾生!」這是什麼意思?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是一個學佛的人,該怎麼…,盡要求別人要做佛,做菩薩,那自己呢?最後在那裡做眾生,學佛有什麼用?沒有用!學佛是要求自己、修理自己,怎樣從修行辦道中慢慢完成什麼樣的道果。

我以前提出兩句話:「凡你所有的起心動念,要把握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如果起心動念跟生死沒有關係,與道不相應,只是一個世俗人過日子。是不是我們一天到晚都是這個樣?都是!為什麼?「自己的生死,其實關係到別人的生死!」這話怎麼講?一個家庭可以說生死息息相關。為什麼說與道相應呢?道是什麼?覺悟之道!就是不要在無明迷惑,而形成煩惱中過日子。如果只是會念這兩句話,最後「與生死有關」,就變成跟我了生脫死有關係;「與道相應」就是修什麼法門,把它變成那樣了。那樣是什麼?了不起把境界提高到是一個佛教徒,不是學佛的人!要瞭解沒有人的世界、沒有人的問題,佛法沒有用!因為是有人的世界、有人的問題才需要佛法!所以說佛法不離世間法,尤其像《金剛經》很多翻譯上面的一些道理,一點點搞不清楚就會造成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