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間隔之妙用
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其變化作用,於時空的現象,完成於剎那之間,而且是一氣呵成,沒有緩衝的餘地;不過,對學佛的修行者而言,卻是可以建立空間,利用時間,調整五蘊的變化,改善行為而完成作用。
如何建立空間?又如何利用時間來調整五蘊的變化,而改善行為而完成作用?
那就是從五蘊中的「想」蘊,尚未進入「行」蘊之前,建立起「間隔」,著手於「想」的調整;亦即是禪那八定中所謂「想」、「非想」、「非非想」的修養。為了「想」的周詳,「想」的不偏離佛陀教法,唯有於「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纔有機會利用時間,發揮空間;調整「想」的內涵,提昇為「非想」,甚至增上為「非非想」的境界。
於法理如此,但仍須把握要領,切記「想、行」之間的「間隔」,其間隔愈大,效益也就愈大;因為時空的利用與發揮,肯定於時間的長短,空間的廣狹,表現修養功率的高低。
是故,間隔的要領在加大,在延長,在好好的利用;唯有如此,於「想」發揮效益,方始提昇為「非想」,增上為「非非想」,圓具八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