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說明

法門

止:止於一念。

研究。
分析。
認識。

觀:觀照菩提。

察覺。
返照。


說明

止於一念:
於心所生起的任何一個意念:於心所生起的任何一個意念,無論是虛妄的、雜亂的、好的、壞的、善的、惡的等屬於感性的,都可以依止其間。

研究:
依止於一念之後,首先要研究這一念是什麼?待到確定了之後,次要的便是為什麼有這一念,這一念來自何處?雖然於研究過程中,難免都是自我意識,那並不要緊。

分析:
一念研究完成了,接著必須分析其中所有的內容,分析內容裡每一個因素,每一個分子,愈細膩愈好。

認識:
繁雜而粗細並具的內容,就像是蒐集的資料,關係依止於一念中的,少不了有著太多相對或少分絕對的內容;於此太多或少分的資料中,進而去瞭解,去分辨,加以比較;把好的,與道相應的,與生死有關的保留起來,把壞的,與道不相應的,與生死無關的放棄,然後完成謹慎的選擇,如此纔算真正的認識了,在止法之中,圓具意念生起,如何體取其理與事的真實面目。

觀照菩提:
以自我的意識,從主觀而進入客觀,從運用思想而發揮智慧,達到清淨寂滅的境界。

察覺:
於資料的比較之後所選擇的結果,其成份難免是自我的,屬於主觀性的;因此,必須加以沙汰、清洗,以智慧發現所謂「好的」,與道與生死的利益之所在;如果,那結果毫無利益可言,則所起的一念,必須毅然放棄,像放棄於認識階段中那些壞的一樣。

返照:
如果,於察覺之後,確定了是好的,與道是相應的,與生死是有關的,其利益是可信的;那末,到此地步,必須造而返照生與滅的現象,此處所說的生與滅的現象,乃是回復依止一念的生起;當意念生起之時,照見生的來去,當意念生起之前,以至生起之後,照見滅的蹤跡,究竟生之所以生,生從何來,滅之所以滅,滅向何處;如此,返照生與滅的現象之後,最後纔能顯現菩提道果,畢竟是個什麼樣的境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