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悠悠 白雲老禪師著
第一部 山川之旅
一
桃江的初夏最美,翠綠的流水,青黛的群山,在藍天白雲下,把浮丘山的山腳點綴得有如百美獻舞;高聳的碧雲峰,像是巍然峨立的王者,在愉快的享受這份「唯我獨尊」的權利,幾乎忘了這個世間的多少苦難。
時正中午,峰頂的雷音寺,此刻正鐘鼓齊鳴,罄價響,莊嚴的梵唄聲,透越殿宇,直衝雲霄;殿中央,胡跪著一個年約七歲的小男孩,身著玄色海青,麻與碎布編製的多耳鞋,鞋底潔淨無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瘦高的老和尚,身穿黃色海青,紅色袈裟。這時,他的右手正拿一把剪刀,左手握住小男孩的髮辮,毅然地把一撮長髮攔腰剪下;然後由一位中年比丘,捧一盆熱騰的皂角水,把小男孩的頭髮洗渥滌淨,再由老和尚拿起剃頭刀,很謹慎地用密印加持了一番,才把刀口平置在小男孩的頭頂間,說道:
「第一刀,斷除一切惡!」說完,把頭髮剃了下來,然後將刀移向左邊說:
「第二刀,誓修一切善!」
說完,把頭髮同樣剃下來,然後把刀移向右邊說:
「第三刀,願度一切眾!」
說完,照樣把頭髮剃下來,然後很快地揮刀剃髮,不一陣工夫,小男孩的一頭青絲,剃得一根不剩,光禿禿,白嫩嫩的。
此刻,排列兩旁的比丘僧,正在高唱著:
「金刀剃下娘生髮,法王座下又添孫」
原來寺院裡正在舉行莊嚴隆重的剃度儀式,當儀式進行完畢;老和尚慈目微垂,站在殿中央,對面前圍繞著兩百多位觀禮的僧俗,以他宏亮的聲音,緩緩地說道:
「各位大德!今天是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薩的誕辰紀念,值此吉日良辰,山僧為此子剃染出家,誠然是一大事殊勝因緣,將為我佛座下增添一善根佛子,為我臨濟宗下參入一份力量;尤其,我天岳門下至山僧迄今三代單傳,度此子而承法統,可以說是一份重責大任,如行危巖,如履薄冰,稍一不慎,則必滅香絕火,從此宗下除名,派下斷號;是以,法統名派,全賴此子了!」
老和尚說到這裡,啟目環視,然後沈重地說:
「在場緇素,有的是為長者,有的是為同參,有的是為晚輩,不論如何,山僧希望大家同心護持,使此子能成為我佛座下一名法將,則各位的功德,必定是無量無邊的!」
老和尚說完,由一些身份較高的僧俗相接開示和祝頌;氣氛流露出歡樂,期待,祝福的確是禪悅法喜,慈悲無量。
二
夜色有點涼意,一輪淡淡的娥眉月,懸掛在稀落的星群間,深藍的長空,偶爾劃過一道流星,把空際拖得更深邃了;微拂的晚風,挾著薄薄的濛霧,慢慢底捲向山來;漸漸,漫佈了整個浮丘山,而至整個山的諸峰,而至最高的碧雲主峰,而至整個夜空--終於星月失色,一片迷茫把世界包裹住,宛若變成了一個無限大的棉花團。
無邊的濛霧裡,在雷音寺的西北角,那片名叫獅頭岩的巨巖上,此刻正盤坐著一位瘦削的老和尚;他,正是白天為那小男孩剃度的住持和尚。
夜色雖然迷茫,令人分不清景物,但是老和尚的臉上,浮起的一抹愜意的微笑,卻像一抹陽光,顯得格外明朗。此刻,但見他那雙明亮而慈祥的眼睛,向遙遠的群山凝視,凝視那濛濛的霧景,像是沈浸於一個遙遠的夢裡。
老和尚的思維一直在起伏著,從他那不時生起變化的面部表情,便可以得到有力的證明;可不麼?今天他完成了八年來的心願,不!應該是更久遠一些,自從他繼承了恩師月季老禪師的法統以來,至今已經是三十個年頭了;三十年來,一直許下的一個心願:
「此生中將尋找一個不亞於自己的弟子,寧冒著三代單傳的危險,也不違背師門的家訓,去做個濫竽充數的罪人!」八年前,在心願的三十個寒暑裡,終於他得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八年前,當他回返北國的文化城--北平市省親時,順道探望曾經共讀十年寒窗的學友,竟然不經意地結下了今天這個善緣。
他清晰地記得,那是九月的重陽日,沙井胡同的一座深院裡,客廳中坐著他的同窗好友夫婦倆,女主人懷著身孕;他和好友結束了一次圍棋戰之後,於品茗時閑談,而引起了話題:
「人家說和尚都能未卜先知,你能測知這第二胎是男是女麼?」女主人說。
「測準了怎麼說?」他微笑著問。
「和尚還有什麼希求?」男主人故意說。
「希求?」他在心底默念著這兩個字,忽然間誘發了他的靈機,一個不可思議的意念,像陽光下變幻的景物;雖然發生在遙遠的遠方,叫人看不出那內裡究竟有些甚麼?但是,卻令人深信擺在眼的是美好的事實,是很容易誘惑人心動的。
「這樣好了,如果給我不意言中,就送給我做徒弟好了!」他狡猾地設下一個圈套。
「你的意思認定是個男孩子?」男主人說。
「如果是個女孩?」女主人補上一句。
「是女孩與我無緣!」他很平靜的回答。
「我就不信你真有神通!」男主人不服,接著說:「真要是個小子,準給你做徒弟!」
「好!」他像是先付定金,趕緊接上去,唯恐賣主反悔,並且加上一句:「一言為定!大嫂也同意了吧!」
「咱們是夫唱婦隨,只怕到時候你牛皮破產!」女主人也興緻勃勃地回答。
就這樣,在不經意中結下了這個善緣。
又是一年的遷流,大地從冰凍中醒過來,柳條兒已抽出了新綠,布穀鳥也唱出了心聲;江南的三月已經變成了翠綠世界,那漫山紅似火燄的杜鵑花,就像是少女們的春裝,是那麼樣的令人目眩。
人們都在為春耕而忙碌,忙的喜笑顏開;因為,那種在田地裡的是一團團的希望,充滿了延續生命活力的希望;包括自己、別人,這世上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
農忙的日子裡,雷音寺的住持,那個瘦高個子的老和尚;他雖然沒有在為農耕忙碌,但他的心底裡,卻也正在期待著一個新生命的來臨。他曾不止一次的在計算時間:
「三月底,四月初!」
新生命降臨的時日快要到了,他逼不及待地整理了一個包袱,背後掛著一頂竹笠,赤足芒履,獨個兒到長沙搭船往北方進發--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印製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