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法義

    『大乘起信論法義』,幾乎包羅了三藏十二部,八千多卷經典,也就是說經、律、論全部在這裡面都可以找到它的跡象。
    作者剖析覺的層次、染淨熏習的內涵,演繹二諦圓融真義,教您生起信樂,幫助尋道的您,建立大乘佛法之信念!

  • 定價:$400 售價:$360元
  • 加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精采內文試閱

大乘起信論的旨趣

今天來介紹在中國佛教,非常風行的一本論典:《大乘起信論》。現在以法義的方式,來介紹這本《大乘起信論》。因為很多人看《大乘起信論》,只是在一些名相上打轉,很少怎麼樣深入它的法義,這部論典如果說得誇大一點,幾乎包羅了三藏十二部,八千多卷經典,也就是說經、律、論全部在這裡面都可以找到它的跡象。

《大乘起信論》,不要去探討是誰寫的,或是它的真與假。因為很多人講《大乘起信論》,頭一個就在這上面去下工夫,真正需要探討的是,它對佛法所表現的真實面,才是最要緊的。就好像很多人講某一些經典是真的,某一些經典是假的,其實這都是一種分別心。如果說假的,憑什麼說是假的?大家都說這些文字的翻譯,表現的美感,以及表現的方式,不像原來經典的文字表現。其實要說真的,又以什麼樣去肯定?因為經典的翻譯,是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尤其有的是中國人翻的,有的是印度人翻的。真正翻譯的都是一些出家人,這些出家人以印度的出家人來到中國,他對中國文字的認知有限,所以翻出來的文字比較生澀。

而中國的出家人呢?因為對本國文字的認知深入的很多,像玄奘大師他們翻譯的,就技巧上面是不同的;像鳩摩羅什是新疆人,以中國的中原地區來說,在中文上應該差別很大。可是鳩摩羅什在中國的中原地區,可以說學習得很快,所以翻譯的經典,也是很不錯!很合乎中文的語法表現,至於像安世高生長在長安、像支婁迦讖等,很多印度來的比丘到中國,對中文完全是陌生,在翻譯經典時,雖有中國的出家人,也懂得一些所謂印度的語言,這印度的語言,是以古印度文字的方式來說,有很多常常把古印度的文字,當成是梵文,其實裡面差別很大。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所表現的梵文,都不是梵文,都是印度的古文。真正的梵文能找到記錄的,只有二種書籍是用真正梵文寫出來的,大乘起信論的旨趣一個是奧義書,一個是四吠陀,就這兩本書是真正梵文。那以後,都是以古印度文來表現。因此往往就會產生一些不太容易理解,釋迦牟尼佛真正說的是什麼?就變成見仁見智了。事實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一個肯定的,只是人本身,譬如對梵文,對古印度文或者對中文,各人的基礎、修養不同,解釋的時候就有差別。

為什麼我要以《大乘起信論》來為大家介紹佛法,因為這裡面包含從佛法的本身,從聲聞、緣覺、菩薩、佛這種種的,及從觀念上、從道理方法上、從修養上,怎麼樣進入而去認知它的理法;最後是從行門,而行門又關係到事,所以這裡面,就有理、事、行的說法。也有些人把《大乘起信論》當成是從《楞伽經》裡來的,為什麼有這種想法?因為四卷楞伽---是講所謂的四行二入,這裡面也是有理門跟行門。事實上,《大乘起信論》沒有明顯的標出這一些,幾乎都是以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方法的一些重點,完全作一個總合性而完成的論典,這才是《大乘起信論》的真實面目。

尤其我要特別強調,不要說所謂真經假論,不要用這種方式去看佛法,不要說是什麼經的問題也好,論的問題也好,甚至於律的問題也好,先要考慮什麼呢?它的內容真正對人有什麼幫助?於生死大事究竟說了一些什麼?合不合乎現實?如果不把握這前提,只是在文字上去研究,去發表個人的看法,或說有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有的是什麼人說的。其實,如果不是在佛法裡面,作深入研究的話,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在這上面,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產生更多的疑惑,學佛總是要從佛法裡得到利益,這才是我們學佛的大前提。

現在來看看《大乘起信論》,這一個論的整個名詞,也就是一個題目。通常解釋《大乘起信論》,會分成幾個部分;首先,為什麼要說大乘?因為「大乘」是關係到聲聞乘,也就是一般講的,佛教裡面早期的佛法理論,因為早期的佛法理論,是談聲聞乘為主。為什麼那時候談聲聞乘為主?而後才有大乘?我們必須要先把握,把握什麼呢?很多人說原始佛典才是佛法,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度五比丘?開始有比丘的制度。

他可以不需要建立起出家的制度,就一個人在那裡說法就好了。這裡面有釋迦牟尼佛的想法,因為僅僅憑釋迦牟尼佛個人來宣說道理方法,在某一個地方,他能講多久?在某一個地方能講多少?這一個時間的遷流下去,也綿延下去,他又能講多久?才度比丘繼承他的遺教。燈燈相傳,使他的法不至滅亡。所以最初所說的聲聞法,是解決出家人本身的基本問題,然後慢慢進入到大乘佛法,讓他們有自利也可以利他,自度也可以度他的一種精神。

若不能把握這宗旨,會發現佛教有原始佛典,後面的所謂大乘菩薩法,都是假的!就會造成這種說法。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就是出在:以人的自我意識去看佛法。因為原始佛典最初講苦、集、滅、道,然後八正道,怎麼樣告誡這些比丘,該怎麼樣的在行、住、坐、臥上面去把握,在智慧上面怎麼去培養。可是往往這一種教化的最高境界,只能到達阿羅漢,阿羅漢是一個自我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所謂的獨覺。如果要去幫助別人,利益別人,本身沒有得到利益,沒有完成覺悟,怎麼去幫助別人,怎麼去利樂別人。所以要搞清楚,釋迦牟尼佛的一個觀念,他先一方面自己介紹佛法,一方面思考將來怎麼樣傳承下去呢?必須要有一些專業的人,就是出家人。所以就有度比丘,而後比丘上承釋迦牟尼佛的遺教,然後綿延下來,才有今天,我們還有機會聽到佛法,能夠依教奉行,去瞭解人的自我,怎麼樣於生以至到死,甚至於瞭解業的輪迴,道的修養成就,它是一貫的思想,這麼發展下來的。絕不是一般人,用分別的心去看,好像釋迦牟尼佛教的都是聲聞法,也就是所謂的原始佛典。

真正講原始佛教是什麼?大家看看四部阿含,有多少是釋迦牟尼佛所開創的?可以肯定告訴各位,釋迦牟尼佛真正開創的是,四聖諦法作基礎,八正道法作為一個行、住、坐、臥以及思想---也就是心意識的調理,而後慢慢發展到二諦圓融,然後發展到波羅蜜法。四部阿含裡面有太多不是他開創的東西,都是印度當時的環境,他們的學術界的思想,以及不管是正道、外道的一些修行的方法,那是在那種時空中間,所表現的。現在如果還拿四部阿含,作為一個聖典的話;我告訴各位,我們連做人都很難做好。看《雜阿含》裡所說的,幾乎看不出釋迦牟尼佛思想的主要重點。

我常說一句話,很多學佛的人對釋迦牟尼佛太陌生,為什麼?都是在文字上面,以自我意識去看,最後就造成很多的分裂;甚至在中國有所謂的十大學派,在印度有:十部派。看看後來傳到其他的國家,包括日本,他們的派更多了,現在流傳到西半球,很多的歐美人士在那裡學佛,學的是什麼?大雜燴!真正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於物質的認識,於精神的一種發現,都不能把握。

以佛教而言,的確只有佛教的形態,缺少了佛法的內涵,因為佛教的形態總離不開所謂的教堂、教主,以及儀軌,和舉辦的各種活動,是一個宗教的形態。宗教的形態,世界的宗教都是如此,可是唯一佛教不同的是,它有法的內涵,也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告訴人怎麼去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改進自己的缺點,依於釋迦牟尼佛講的道理方法,去依教而奉行,在現實生活中,運用佛陀的教法,而使自己過得更自在、更清淨、更莊嚴。如果不能把握這些重點,的確,人人都是佛教徒,不一定都是學佛的人。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大乘」這個名詞,在經典上面,依於原有的記錄,只有聲聞乘跟菩薩乘的差別,所以說聲聞乘叫小乘,菩薩乘叫大乘。為什麼要這麼分別?因為聲聞乘都是以小我而去修學佛法,使自己能得解脫,叫做小乘,就是小法。為什麼叫大乘?為什麼叫菩薩法?因為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不是自己得到利益、自己成就就算了,還必須要把自己得到的利益,給與更多的人分享,就是菩薩法,是大多數都可以得到利益的法,所以叫大法。

為什麼要以乘來說,因為「乘」,是一種乘載,比喻像什麼呢?好像騎一輛腳踏車,是一個人的事,如果開一輛汽車呢?可以乘載更多的人,這裡面就是少數的,跟多數的差別。太多的人不在這上面去認知,肯定這個是大乘法,這個是小乘法;甚至於大乘行人瞧不起小乘行人,小乘行人又懷疑大乘行人,結果就搞得亂七八糟。事實上,以梵文的名詞來看一個是「罕那衍」,小法;一個是「摩訶衍」,大法。「衍」翻譯成「乘」,是一個乘載的方法,就是大法、小法。大法、小法不是這個很大,那個很小,不是這種文字上的認知,「小」是以少數而言,「大」是以多數而言。如果不能把握,只是在大小上面分別,就變成我大你小。

我們要瞭解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沒有大小,只是有的適合於少數人的,有的適合於多數人的,可是就要看個人的願行!只想作一個自了漢,聲聞法比較適合;還想幫助更多的人,菩薩法才是所需要的。所以說,是少數的、多數的不同,不是一個大與小的分別。要面對佛教裡,所謂的名詞、名相,一定要知道當這個名詞、名相建立起一個法相之後,必須要去發現它的法義,否則,總認為法相就是法義,這個距離還差得很遠。常常把羅漢認為就是自了漢,菩薩才是一個了不起的;有太多的人,外現羅漢相,內行的是什麼?內密菩薩行,這種人很多。隨緣化度,就是這種現象;不刻意的去攀緣,不刻意地去製造緣,往往表面顯現,好像是一個羅漢的相,事實上內在是一份菩薩的心。也有很多外表現的是菩薩的相,內在能做到,像羅漢那樣的行修,已經非常不得了了!甚至於有很多,幾乎就是所謂的爛菩薩、假菩薩,根本不是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