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容的感恩

                                                                                                          文/喬馨 
因為外婆的緣故,我參加了七月盂蘭盆法會。              

  每逢農曆七月,台灣民間視之鬼月,認為周遭盡是無主的孤魂野鬼,期間,日常行事諸多禁忌,例如:不外出、不近水、不搬家、不婚嫁、不購屋、不開刀等。從小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像其他人一樣,這般深信著。但當我看見今年曼殊佛寺盂蘭盆大蒙山普渡法會的海報時,我才開始去認知到什麼是「『盂蘭盆』法會?」為什麼要叫做「盂蘭盆?」原來「盂蘭」是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救倒懸」。三惡趣的痛苦無法描述,只能以倒懸作比喻。「盆」是盛食物的清淨容器,一切碗缽都稱為盆。盂蘭盆,就是用各種乾淨的碗缽盛各種淨潔美食,供養十方僧眾,能救累世父母猶如倒懸之苦。倒懸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起來,叫做盂蘭盆,就是「救倒懸盆」的意思。源自於大家耳熟能詳目犍蓮救母的典故,目犍蓮無法獨自靠著自己的力量救拔母難,必須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之時,準備飲食供養佛、法、僧三寶,以此功德即可懺罪,這就是盂蘭盆法會的由來。 

  以前,看見普渡法會時,只會覺得:「哇!好盛大、好熱鬧、好壯觀喔…」只會欣賞並沒有去參與,而今年因為親人的過世,使我參與這次曼殊佛寺盂蘭盆大蒙山普度法會,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在幕後我也幫忙一些事情像是採買普度用品和負責拍照,記錄整個法會過程。這兩樣工作其實我做得很開心也做得很有心得與成就感。特別是拍照的工作,我必須到處走走才能拍到不同組別的工作流程,讓我特別會去注意一些小地方、小細節,走到廚房看見師父和義工阿姨很認真的煮菜甚至是擺盤也很講究,當我拍到垂涎三尺的時候就要趕緊到下一個地方;走到知客室,會看見義工菩薩熱心的招待前來參加法會的信眾;走到放置普度食品的地方,會看見信眾陸續抱著一箱箱準備普施的食品;走到大殿會有許多信眾跟著師父一起虔誠的合掌跪拜誦經,這裡會是我拍照停留最久的地方,因為看著每個人虔誠的神情,自己的心彷彿也沉靜了下來,有時,會有信眾忍不住掉淚哭泣,我會有好多疑惑:「發生甚麼事了嗎?為什麼要哭呢?」後來我才發現,七月是佛教的「孝親月」,我們每個人可以為過去七世父母來作功德,超度他們。我想,許多人會哭也許是因為思念、也許是不捨、但更多的應該是因為感念父母、感念祖先過去的恩惠所流下來的眼淚…。

  今年三月外婆的過世,因緣際會之下,讓我有機會參加了這次的法會,我想,在我這樣子的年紀,並且還在求學階段,能有這樣子的機會參加法會是很難能可貴的,讓我在暑假比同輩多了很不一樣的回憶,這不是平時去娛樂能得到的快樂,這種心情好難形容,有一種說不出的奇妙,帶著好純真的踏實感;又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好,那是一份動容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