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是職務工作的意思,這個字本來是中性的,讀作「夜」,例如職業或業務,但佛教傳入中國,翻譯佛經的人把人世間的一切造作行為翻譯成業,讀作「孽」

  •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71期2012年10月刊

                                                                                                    文/吳日郎

業是職務工作的意思,這個字本來是中性的,讀作「夜」,例如職業或業務,但佛教傳入中國,翻譯佛經的人把人世間的一切造作行為翻譯成業,讀作「孽」,例如業障應讀孽障,造業應讀造孽,業在佛教就成為負面的字,台語受佛教影響,稱一個勞碌命的人叫作業命。

佛經《俱舍光記》說:「造作名業。」造作是指行動、行為。佛經的意思說:凡身所作的事,口所說的話,心所想的念,都叫做業,所以生活的本身就是在造業。任何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同的影響來自不同的行為,有行為必有報應,功德絕不唐捐,饒經千百世,所作業不亡,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任何造業的行為,都會得到一定的結果,這種恒常不變的事實叫報應,產生報應的原因叫因果,造成報應的現象叫業報,決定報應的力量叫業力。

業的造作源於心,出於身口意,其中意最早發動,意即是思想念頭,心起意念,就會造成身口的行為。佛教認為業的造作,就其性質有淨業、染業之別,就其範疇有共業、別業之殊,就其報應時間有定業、不定業之分,就其影響有記業、無記業之異,就其力量有種子業、現行業之差。

眾生的生命都是連續不斷的,所以佛教把死亡稱作往生,種子業就是前世生命的造業言行。在佛教稱靈魂為神識,神識是指人死後的靈明不昧,寄存於第八識中,佛經稱這種靈明不昧的東西為業種,也叫做種子業。凡是生命都帶有不同的種子業,所以在相同環境下成長的兄弟姊妹,體質與性格才不會相同。

人雖帶有種子業,但只要不再起現行業,都可帶業往生西方佛土,慢慢依仗佛力化解它,因為佛菩薩有慈悲力、大願力和菩提力,能將種子業抑制住,不讓它落地生根、發芽、成長、結果;但若有現行業,就不能往生西方,因為現行業一起,往生西方的願心就會消減,沒有往生西方的堅定願心,死後就不能往生西方,這就像一棵老樹,如果在它的成長時期,沒有設法讓它傾向西方,那麼在它枯死後,就不會倒往西方。

不要以為人能帶業往生西方佛土,所以造業沒太大關係,在《毘奈耶經》中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所以釋迦佛祖在駐世時,曾示現業報不可轉,大家對此應有所警覺。在釋迦太子修行成佛後,仍因過去世曾敲魚頭骨三下,而感頭痛三日,可見所作業不亡,業報是不會轉變,因果關係是固定的,如是因,必生如是果,只是人得道後,在受業報時,雖一樣會有痛苦,但不會生煩惱瞋恨心,因此不會再起迷惑,造作現行業。

人生有如大海中的小舟,小舟會前進完全是依靠推進器,業力就是人生小舟的推進器。業分淨與染,都由心生,故心的善惡就形成不同的業力,善業昇華就是淨業,惡業墮落就是染業。意識所造的身業和語業,就像射箭拉弓一樣,弓拉滿就會把箭射出去,善業造多了,就會射向天上,惡業造多了,就會射向地獄,也就是惡貫滿盈了。

業力是業種和習性所造成的力量,若任其發展會成為生活習慣,也就是慣性的力量,它推動人不由自主的行動。人若養成不好生活習慣,就容易產生病態,對生活造成障礙,就是所謂業障,業障對生命有壓抑、腐蝕和束縛作用,所以業障會使人的生活遭殃,包括身體不健康,家庭不和睦,工作不順利等許多莫名其妙的災難。

由於一念無明,遮蔽光明自性,行為顛倒,造就無數惡業,依業造業,業業無盡,讓永恆的生命沉淪在生死業海中。凡人受到業力牽引時,往往不能自拔,只有任其擺佈。對於業種的形成與業力的牽引,所造成生死輪迴現象,我們不只必須了解,並且要尋求解決之道。

生命運行軌跡稱為命運,命運是由種種生命現象所歸納出來的規律活動,它是業種與業力的作用所造成,現在的生命純粹是過去長久以來的慣性思想行為所累積的成果,也是明日遠景的縮影,因此由現在的生命現象,可以推定過去的行為和未來的成就,所以算命對某些人是準確、可信的。

業力造就命運,命運是業力操控下的軌跡,人造衛星的軌道可由人來操控改變,業是人為造作的,所以命運的軌跡,亦可因心念的轉變而改變,人類擁有改變命運方向,操控命運軌道的能力,生為人就有自導自演命運的權力,這是創造好命的最佳契機,人類無法改變過去,但只要有決心,一定可以勾勒、開創美好的未來,所以算命對這種人是不準確、不可信的。

人要改變命運軌跡,開創好的命運,就必須改變業力方向,努力於行善積德,而不是用心於改變風水,因為改變風水如同改變地面控制站位置,或改善控制站的硬體設備,這些都必須在事前做好,而不是人造衛星已經在天空運行,才做這樣的改變,這是於事無補的作為,只有更改程式,發出不同命令,才能改變人造衛星的軌道,所以想開創好的命運,應該要把命運的目標、地點弄清楚,想要溜冰滑雪,不要把泡沫山當成雪山,跟隨人家跳進去,結果一切希望都成泡影。

業力的大小,完全看造業者執著的程度而定,業力大於願力時,我們只能乖乖被它牽著走,好像鐵釘被磁鐵所吸引,不動不行;只有願力大過業力,才能扭轉生命,所以改變生命貴在修行,修就是改,行就是做,修行就是在修正不好的習性,依照正確的觀念,修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它是願力和業力的較量,只要願力進一步,業就消一尺,但若願力退一步,業就會長一丈,所以修行發了心願,只許前進,不許後退,一旦退卻,就會兵敗如山倒,所有冤家債主會齊來討債,因為債主最怕倒債,他們不知人若退心,不再修行,不僅失去護法金剛的護持,且不能往生佛國,所以債主一起來討債時,人的命運就會壞到極點。

宗教的戒律都是針對不良習性而設立的生活規律,人若能養成良好工作習慣和生活規律,等於在守持戒律,也就如同在修行。由於守持戒律的行為,能時刻保持高度自制和禪定,故能促進心情愉快和心智成長,有助於解決生活問題和消除煩惱痛苦,因此不僅生命會有更閃亮樂章,且能成為生活的永遠主人,因為他是生活的主動者,而不會是被業力牽著走的被動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