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中興之祖湛然──荊溪尊者

    湛然(西元711~ 782),唐代僧,天台第九祖。常州荊溪(江蘇宜興)人,俗姓戚。師家世崇尚儒學,而師獨好佛法。

  • 文:編輯部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277期2013年5月刊

湛然(西元711~ 782),唐代僧,天台第九祖。常州荊溪(江蘇宜興)人,俗姓戚。師家世崇尚儒學,而師獨好佛法。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十七歲遊學浙東,尋師訪道。於東陽依止金華方岩,授與天台教門與《摩訶止觀》等書。二十歲受學於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玄朗知其為不可多之得人才,乃誨以所傳天台教觀的宗旨,之後十餘年間專研此學,並以在家居士身介紹佛法,四方學者從之如流。

天寶七年(748),三十八歲於宜興淨樂寺出家,乃至越州(浙江紹興),依止曇一律師,廣學律部。又至吳郡開元寺修習止觀。

天寶十三年(754),玄朗圓寂,於是在東南一帶弘揚天台教法。當時禪宗、華嚴宗、法相宗等名師輩出,各闡宗風,師慨然以中興天台宗為己任,常帶弟子說:「道之難行也,我知之矣。古先至人靜以觀其本,動以應乎物,二俱不住,乃蹈于大方。今之人或蕩於空,或膠於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將欲取正,捨予誰歸?」(《宋高僧傳卷六》)於是祖述所傳,撰寫「天台三大部」的注疏等數十萬言,顯揚宗義,於是天台止觀之學再興,乃師之力。

天寶、大曆年間(742~779),玄宗、肅宗、代宗等帝前後下詔徵召師,師都托病固辭。師先在江蘇武進縣一帶弘法,後遷居天台國清寺弘法,誨人不倦。在社會動亂、大兵大饑之時,前來從之受學者更多。一生慈悲為懷,淡泊自處,平常大布而衣,一床而居,以弘揚佛法、中興天台宗為己任。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二月,示疾於天台山佛隴道場,曾對弟子們說:道無方,性無體,生之與死,其旨一貫。我歸骨此山,要與汝輩談道而訣。夫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在凡為三因,在聖為三德,爇炷則前後同相,涉海則深淺異流,自利利人,在此而已。汝等當切記之。說完,奄然而化,享年七十二。被尊為天台宗第九祖,一般稱為荊溪尊者,又稱妙樂大師。弟子有道邃、行滿、元浩等三十九人,其中元浩於《法華》、《止觀》之學深有所得。道邃、行滿後來傳教觀給日僧最澄(767~822),最澄抄寫此宗的典籍而歸日本,並建立日本的天台宗。

朝廷顯貴中,只有翰林學士梁肅,深得其心要,故對師的評論最為中肯,確切。謂:「聖人不興,其間必有命世者出焉。」自從智者大師以天台教法傳灌頂。灌頂再傳至左溪,這一段時間,天台學不甚景氣,至荊溪湛然,天台學才得到中興。從湛然受業而有所成就者三十九人,許多朝廷顯貴、學者對師也極表尊崇,從之受學者也有數十人。一時間,天台的教學又成為顯學,四方學者紛紛歸依,若非命世之人,何能至此!宋開寶年間,吳越王錢氏又追謚師為「圓通尊者」。

師一生弘法不輟,著作頗多,撰有《法華釋籤》、《法華疏記》、《止觀輔行傳弘訣》、《法華三昧補助儀》、《方等懺補闕儀》、《略維摩疏》、《維摩疏記》、《重治定涅槃疏》、《金錍論》。另有《止觀義例》、《止觀大意》、《止觀文句》、《十妙不二門》等盛行於世。

師獨特的思想學說是「無情有性」論,無情,指有情眾生以外無法明了其情識作用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有性,指有佛性,也能成佛。師在《金剛錍》、《止觀義例》及其他著作中,按依正不二、色心一如之理,說佛性遍法界,不隔有情、無情,一草一木、一礫一塵,皆有佛性。師所說之佛性,是三因(正因、了因、緣因),佛性中的正因佛性,即是法性,又即真如。師依《起信論》的真如隨緣不變說,來證明無情有性。師謂:假如依不變隨緣理,常住的真如和變化的萬法是一體,有情、無情都不在萬法之外,那就彼此真如同一。猶如波雖有清濁之分,濕性卻無彼此之別。如《金剛錍》說:「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故法之稱寧隔於纖塵,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是則無有無波之水,未有不濕之波。在濕詎間於混澄,為波自分於清濁。雖有清有濁而一性無殊,縱造正造依,依理終無異轍。」所以,師認為不僅有情具有佛性,無情也本來具有佛性。正由於師是「無情有性」論的倡導者,對天台宗的思想發展上,影響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