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同儕

文/頑石

 

  2014年7月10日,全國文教界受到一場大震撼,新聞標題聲稱,我國學術論文的信用掃地。次日的一篇追踪報導如下: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1日電)前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陳震遠涉及在國外刊物發表論文偽造「同儕審查」,屏教大表示,學校調查委員詢問陳震遠假帳戶時,他避而不答。


陳震遠涉嫌在「震動與控制期刊」發表論文偽造同儕審查,在英國倫敦的SAGE出版公司在經過長達14個月的調查之後,已決定撤回在「震動與控制期刊」(Journal Vibration and Control)上的60篇論文。

 

屏教大去年9月中接獲SAGE出版公司的通知後,陳震遠任教的資訊科學系去年10月組成調查委員會調查,屏教大主秘陳劍鍠表示,陳震遠一開始向調查委員會表示,他所有的論文發表都符合作業程序。

 

陳劍鍠說,當調查委員會提出SAGE所提供的假帳戶時,陳震遠卻避而不答。

 

由於陳震遠不回答帳戶問題,系調查委員於是將案件移送理學院調查委員會,去年11月,院調查委員會準備啟動時,陳震遠提出辭呈,今年2月學期結束離職。

 

66年次的陳震遠是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系的碩博士,民國98年從永達技術學院轉任屏教大,民國100年2月升等副教授,陳劍鍠表示,屏教大將調查陳震遠提出的升等論文是不是有在60篇造假論文內,如果有,將撤銷他副教授的資格,同時追討溢領的薪資。(全文完)

 

  這個案例,顯然是網路時代產生的新弊病。科學的領域中,分工極細,即使一種期刋的範圍已經精細到如「震動與控制」,其中仍包羅萬象,主編不可能全盤了解。每篇投呈的論文,必須請幾位,在那如針尖般細的類別上已有經驗和信用的專家,作評審(Referee),也是一種廣義的「同儕審查」(Peer Review)。

 

具有傳統國際地位的期刊,在選擇評審(Referee)上,把關甚嚴。進入網路時代的期刊,經由 email 徵求而建立的評審人員資料庫,應該未脫離傳統式的「信任」,亦即「你說的,我都相信」(註),沒有仔細地查證每個人自己提供的背景資料。才三十多歲的陳某可能利用該期刊的「信任」,創造了一百三十多個假名及 email 帳戶,每個「不同的人」都具備在那狹窄領域的學經歷,而被納入評審人員資料庫。他以「人海戰術」的優勢機率,取得他所提呈論文的審查權,自己給自己通過論文評審,在短短數年內,竟然發表了60篇之多,現已被該期刊撤銷。總編輯在處理完此案後,已引咎辭職。我國教育部長,在其中五篇問題論文上,「掛名」為作者,也因此下台。

 

  「同儕審查」(Peer Review),在傳統上,只是論文呈交期刊審查前的「內部前置作業」程序,亦即由所服務的機構,敦請幾位熟悉該研究項目的專家(內部的或合作單位的 Peer)提供意見。通常這個程序,是導致一篇論文修改最頻繁的階段,以嚴謹的態度保證呈交期刊後的接受度。事實上,重要科學期刊的退稿率可達九成,而我所服務的研究院,從來沒有一篇提出的論文被打過回票。

 

  由於習慣養成,非常重視「同儕審查」。在國外時,甚至自己單頁的傳真函,都請同儕看過。英文只是我的第二語文,在「寫」的鍛鍊過程中經歷過三個階段。老外通常都很客氣,只要他聽得懂或看得懂就算了,不習慣主動地「糾正」別人,因此要找一位肯糾正自己的人,十分難得。我很幸運,前後出現不同程度的三位。記得在第二階段時,每篇傳真稿都被那位同儕好友改得一塌糊塗,雖然每次都照他改的發出,但心裡老是「不服氣」,覺得自己的遣詞用字比較「優雅」。大約經過一年的「改進」之後,自以為已經「完美無瑕」,很開心地想聽聽他的讚美,那知仍被改得密密麻麻。我首次向他挑戰,問:「為什麼要改我的?」他頓了幾秒鐘,大聲對我「吼」(因為已是好友):「你的文法都對!」「一看就是外國人寫的!」我呆了!那吼聲一輩子忘不了,但從那次之後,他再也改不動一個字。

 

  老和尚住世時,呈給他的心得報告,都請同儕先行看過並依之修改。在老人家圓寂後,對《千佛山雜誌》的邀稿更是愈來愈謹慎。有次信筆寫了篇只有一頁的遊戲文章,「口水計執」。第一位同儕建議應該寫出「缺口水的現象和成因」,於是加上一大段描述。在和另一位的 email 中耍嘴皮子的打油詩,他喜歡,認為應該加進去。但因和文體不合,所以特地創造了一段「後記」加在文末。

 

之後,又收到許多「似乎不合理」的尖銳評語,如「是你水喝得太少而已」,「狗沒有理性。否則不會投胎為狗!」「放着那麼重要的生死不去參,卻去談什麼口水。」關於「缺口水的現象和成因」部分的評語則是「你在賣弄學問」。

 

  收到這些「尖銳評語」後,我該如何反應?覺得委屈嗎?該大肆反擊嗎?反正都是老友不怕得罪,也回敬他們些「尖銳」嗎?

 

  還好,從「千佛山家風」學到的「懺悔」已經能夠應用自如:學佛本就在於修理自己的那個「我」,和他人無關。我寫出來的東西犯了什麼「錯」?為什麼造成同儕的「誤解」?為什麼他們會產生這麼不同的印象?我想說的,為什麼不能和他們生出交集?

 

  答案立刻明朗出現!是自己太不經心,沒有把「主題」說清楚!沒有把「目的」說清楚!沒有把「理念」說清楚!為文時,不能引導讀者的思路,留下太多讓他們「想到別處」的空間!其咎在我,和他人無關。一面自我檢討,一面修改,直至第四稿,從一頁「稿紙頁」增加到四頁「印刷頁」,也把一篇遊戲文章變成了正式的文章,刋登於《千佛山雜誌》285期,2014年1~2月合刋。刋出後還接到些好友的關切電話(在此謹表謝忱)。

 

  練習「千佛山家風」的「懺悔」自我檢討,及行「千佛山止觀」所得的饒益,不在於使一篇文章變得完美與否,而在於自我心態的調整,把對別人的不滿,轉化為對自己的不滿,才有進步的空間。

 

當然,附加的利益,也是不可否認的,例如對於狗也有「理性反應」的陳述,受限於主題,雖然只能輕描淡寫地加上「一如獅群、狼群之狩獵」,但對同儕的那句評語卻甚為重視,長存心頭,思惟因而啟動,尋找參考資料以加強知識,終於完成一篇三千字的論文:「理性與感性」(感謝那位老友評語的啟發)。

 

  另外一件更重要的思惟,起自「為何不參生死?」之評語。「口水計執」的主題在於討論「分別、計較、執着」,故在改寫時,增加了第一段陳述題旨的「開場白」(Opener)。事實上,正如該段所言,對「與生死有關」的問題「自己只能『在雲霧中』摸索,至今仍無頭緒。」

 

  說「在雲霧中摸索」,必為「根本未用功」的搪塞之詞。但因「同儕評語」的激發,導致「開始思惟」的意願出現,時機成熟了,蒐集資料作多方面的比較與探討,終於在這個「第一重要的生死問題」上,得到第一次的突破。由於「情節重大」,仍在作邏輯演繹中。

 

  「同儕評語」必須仔細聆聽,然後反躬自省。正面的評語和建言固然好,可以順水推舟,錦上添花,但負面的評語,則可能照映出自己最不想看的那一張臉…..如果我能「把對別人的不滿,轉化為對自己的不滿」,才有更上層樓的機會。

 

註:國外政教科研機構那種「信任」的傳統,直到現在我都難以置信。過去的數十年中,曾在不同的大學及政府機構,擔任過八個職務。申請工作時,我和所有其他人一樣,從未被要求附上身分證、照片、畢業證書、成績單及過去的工作証明書。所有的學經歷及個人資料,都是在申請表上自己填寫,並在「參考欄」提供兩、三位認識的人的姓名、電話及工作單位,如此而已。

 

2014/7/13,11 p.m. 初稿;7/15,8 a.m. 第二稿; 7/16,7 a.m. 第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