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片上打轉

    以前雲老和尚常說:你們老是喜歡在相上打轉。如今「在相上打轉」的這種生活型態已成現實,它能展現力量,也能消耗生命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14期2016年9月

在相片上打轉     作者:離

 

第一幕:悲慘兒童的世界

 

三張相片:

1)土耳其的海邊,一具三歲男孩的屍體,隨著潮來潮往被沖刷在沙灘上。

2)南非一個小村莊,禿鷹緊盯著,一位飢餓到瀕臨死亡的女孩。

3)阿富汗的街道上,一位兒童面無表情地走著,兩旁隨處可見橫躺的屍體。

 

第二幕:低頭滑滑的世界

 

    人手一機的「滑滑族」,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代名詞了。在台南,有一家生意興隆的咖啡館,在門口立了一張告示牌,其中有一條寫著:「鼓勵溝通」。如其所憂,現在年輕人的約會習慣已經改變,再也見不到那種七嘴八舌的熱鬧氣氛;大夥兒一個個陸續前來赴約,過程是各滑各的,終而一句話:時間差不多了!又一個一個離開, 就像是一場沒有「溝通」的無言聚會。我們在餐館,也經常看到,一家四口,坐好位子,服務人員還沒來,四人四隻手機,就已經先上菜了;公寓大樓的電梯內,也經常看到「滑進來、滑出去」對周遭根本視若無睹的人。

 

第三幕:我中有我的世界

 

    有一位專業人士,設計了一款特殊照相機,每隔幾分鐘就幫自己拍一張照片;不到十年,已經累積了幾十萬張。他想利用這種方式紀錄自己的一生,也想藉此了解:我是什麼樣的一個人?這是徹頭徹尾,想讓自己活在相片上的一個案例。

 

第四幕:知性慧命的世界

 

    很多人希望能延長壽命,其實,從某方面而言,豐富的知識經驗,也是延長壽命的一種方式。這一百年來人類所累積的知識,是過去無法想像的。它們都是集合無數各界精英,嘔心瀝血的結晶,這些包羅萬象的資料,很多都已經被轉製成相片及錄影,在網路上廣泛流通。所謂「一張照片勝於千言」,它們能夠開拓我們的眼界,得以在有限的生命中能有更多體會。我們這一代藉由科技,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方便取得資訊;比起過去,我的老師曾經說過,就在半個世紀前,他們想讀一本書,還得去借來手抄或翻印呢!因為得來不易,所以他們都很珍惜!

 

    以前雲老和尚常說:你們老是喜歡在相上打轉。如今「在相上打轉」的這種生活型態已成現實,它能展現力量,也能消耗生命;如果我們不只是停留在表相上打轉,而能多去發掘其中蘊藏些什麼?就如同上面那三張能令舉世震驚的照片,激發了許多社會與國家的憐憫,因而採取救難的行動。

 

    一張好的相片,能像是一首詩、一幅畫,一種啟發思想的媒介,一本振奮人心的書籍,而這些體驗都將會豐富我們的生命!

 

後記:

 

    筆者把原稿傳給「千佛之友」群組,請大家指教後,得到五則回覆:其一,來自一位深研佛學與佛法,且像雲老和尚那樣,在電腦世界中跟得上時代的良師益友(A君);其二,來自於一位退休的科學家(B君);其三,來自一位同儕(C君);其四,來自一位老友(D君);其五,來自一位千佛之友(E君)。謹將覆函附錄如下:

 

A君:

 

    現時是個電子資訊爆炸的時代,誰不玩手機、電腦,肯定就得當這時代的棄兒!問題是有人玩得出名堂,把各種涵養匯聚一身,製作具有品味的休閑小品讓人於打開之際,能於悠然的意境中獲得心靈的提昇,未嘗不是件好事!

 

    人的生活本來離不開〝相〞,有誰不在相上打轉?!即使頭陀修行講究破相也是〝相〞,尤其佛經上說「令汝流轉,心目為咎」;人若不在相上打轉,那一切問題都會沒有了,因為這是個五濁惡世(其中有個見濁),所以佛陀才講出離之道在離相,提醒「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四相〞才能〝絕百非〞!

 

 B君:

 

    我在美國、加拿大的幾十年中,都是走在電腦發展的先端,但制約自己只用於科研職場,家中不設電腦,在網路開始風行之時也不介入,以維持家居生活的「品質」。退休返台認識老和尚後,驚訝地發現他經常上網,和那一大塊的「現實/虛擬世界」充分連接,妙用無盡,這才在家中裝設電腦上網!

 

    一如作者所見及A君所言:「這是個電子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的應用,也從電腦迅速地擴散到普羅大眾的智慧型手機。由於普及率快速成長,出現了使用者的「M型化」,一端是「吃喝玩樂八卦口水」族,另一端則是「知性」族。因此,一張照片提供的可能只是「純在相上打轉」,消耗生命;也可以化為「發掘其中蘊藏」的有利工具,「把各種涵養匯聚一身」,庶幾乎得以從相上漸悟「出離之道」而「絕百非」,端視自己如何揮舞這把兩面刃!

 

C君:

 

   「五濁惡世」,「濁」是看不清楚,也就是很容易被迷惑的意思。人因不瞭解而迷惑,因不知道怎麼辦才煩惱!知識的領域是無限的,相對地,無知的領域也是無限的;如作者所言「一張照片勝於千言」,這就如同許多寺院中的壁畫一般,可以發人深省而達到教化作用!所謂「是山、不是山、還是山」,其間最要緊的是:有一個認識和思考的過程;如作者以「相片」為題,但以「離」為筆名,表現的即是「認識和思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從有相到離相要有本錢,累積知識經驗,就是在培養離相的本錢。談離相的目的是為了:破迷!

 

D君:

 

這篇文章頗貼近現代人的迷思。曾經有一天,到一個地方,沒有人滑手機、沒有人放電視,只有古早的情景,一台收音機讓人點歌,傳達心聲,所以一家人吃麵也都能互相交談,看到臉。遠政治、遠現在的無聊娛樂。

 

現代人「著相」著得厲害!四處是作者講的情形,作者「離」都一一舉出,最有深層意味的是佛家講的「離相」,照片就是要「取相」,除了相片更有生活中的留影、人的存在感、人的所有造作都環繞這個觀點、「迷執」......何處不是相?何處不打轉?如果打轉後是快樂的那還好,偏偏是「失意」的製造機---每一個心意識都在取相。

 

作者在「知性慧命的世界」中說「各界精英,嘔心瀝血的結晶,這些包羅萬象的資料」,當然包括了在生死上、生活上、民生上的相片,應該還有人文、 哲學、心理學、幽默的、戲劇、甚至科學自然……等等,不同類「打轉」的照片。當然有的打轉,能夠喚起社會人士的拔刀相助,這是看得到的「相」;其他的,也處處有相,有的讓人轉得出來,世界改觀了;有的轉不出來,表情就寫在臉上、肢體上了。

 

E君:

 

我喜歡這篇的表現方式,像拍攝電影一幕接一幕的手法:鏡頭從「桌上的三張照片」揭開序幕(第一幕),漸漸放寬,拉到街頭熙熙攘攘的眾生(第二幕);再收回到「一個工程師」個人世界的執著(第三幕);然後進入「主戲」,其中包羅萬象(第四幕)。「戲」演完了,開始詮釋,最後以「寓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