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看故事 假人

    在佛法中所謂的假,指一切法的存在,皆依因緣和合而生,如鏡花水月,無其實性,所以是既非無亦非有,而係假設施為有者,故稱假有;故知,假即是虛妄不實的意思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4期2017年9月

 

佛法看故事 假人 /芷

 

故事:

人有魚池,苦群鷧竊啄食之,乃束草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懾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漸審視,下啄。久之,時飛止笠上,恬不為驚。人有見者,竊去芻人,自披蓑、戴笠、持竿,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飛止如故。人隨手執其足,鷧不能脫,奮翼,聲「假假」。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權子》

譯文:

這故事的大意是:有個人家的魚塘,常被一群魚鷹啄食魚塘裡的魚而苦惱,於是扎了一個草人,為它披上蓑衣,戴著斗笠,拿著竹杆,插在魚塘裡嚇唬魚鷹。那群魚鷹開始只在草人上空盤旋,不敢飛下來,慢慢看清楚了是假人,又飛下來啄魚。時間久了,魚鷹竟不時飛落在草人的斗笠上,不僅不怕,還很安閒。養魚人看到情形,偷偷地拿走稻草人,自己披著蓑衣,戴上斗笠,拿著竹竿,站在魚塘中。魚鷹仍然飛下來啄魚,並一樣飛落在斗笠上。養魚人伸手抓住魚鷹的腳,魚鷹不能掙脫,使勁搧動著翅膀,發出「假假」的聲音。養魚人說:「先前是假的,難道現在也是假的嗎?」

 

賞析:

在佛法中所謂的假,指一切法的存在,皆依因緣和合而生,如鏡花水月,無其實性,所以是既非無亦非有,而係假設施為有者,故稱假有;故知,假即是虛妄不實的意思。

依《大品般若經卷二》「三假品」中說假,分別有三類:

  1. 法假:謂色、心等法,本來不實;蓋諸法因緣生,無有實性,是自性假。
  2. 受假:謂總法含受別法,合成而為一體;如四大含受而成萬物,五蘊含受而成眾生,是聚積假。
  3. 名假:謂法依想而立名稱,一切諸法假設施而有;如身心不安為煩惱,身心輕快為喜樂,是借他假。

可知,人與事建立關係,因為具有利害、得失而生起「假」的現象,所以分別有「法、受、名」等假相義的說法;其實,人與事不建立關係,沒有利害、得失的話,則便「無假」可說了。但佛法的諦義中,若捨了「立」便無所「破」,所謂「法」的生起全歸世間;因「人」而有「假」,以至「空」與「中」的三觀說法。

觀,不是看也不是想,是一種由淺而深入地探討;觀,有其範圍,不是盲目無限制的。觀,有其基礎,這基礎條件即是空、假、中三觀。空是空相,談空相,是因為人的世界向以假相而立事物,立道理,理與事所依的法都建立在假相上,這離不開的假相往往成為學佛人的執著,而違逆了佛法。例如談文字,中文也好,外國文字也好,於字是空相,只是個「字」而已,不是實實在在肯定的東西,如果要肯定,就要有所假立而表現假相;而且這一假相受環境、時代背景、歷史背景、民族性影響,故而顯出獨特風格,例如簡體字與繁體字,都是假相。所以,依於字,若不肯定是什麼文字,就稱為空相,那中道在哪裡呢?有人以為「不偏不倚謂之中,不取兩邊謂之中」,以此說中道;但這不是佛法所說的中道,是儒家思想、道家說法的表現。佛法說的中道,是說「其中有道」,其中有它的道理;也就是依於空而假立其相,其中必定有它的道理,因此說「空、假、中」。

空,是空其相;假,是立名;中道,是說明其中的內涵,談其間的道理。三觀,是依「空、假、中」而說明,於「觀」行深入的探討。例如眼鏡,「眼鏡」只說出了假相,談不上建立;於空相而言,由於未談及何種眼鏡,未說出任何道理,所以是空相。如果有假立,就可以肯定是近視眼鏡或老花眼鏡、散光眼鏡……的其中一種,而「假立」之所以分別如此多,乃配合每個人的眼睛不同的需求,故其中皆具道理,這就是中道。所以,依「觀」而深入探討,先了解相,建立假相,說明其中道理,繼而深入探討,才能達到觀的境界,完成觀的修養,這就是所謂的三觀。

此外,雲老禪師在《白雲深處》〈談「假的」知見〉一文中說:

設謂:假的人,假的大學生,假的和尚,以至假的團體等等;如果,探究這些「假的」,深入予以研究的話,當可發現毫無道理可言。為什麼呢?人,是可以肯定。大學生,必然是在大學裡念書的學生。和尚,一定是出家了的,堪稱親教師的大比丘,而且是具足了淨戒的。如果,人、大學生、和尚等再冠以「假的」二字,便很可以否定他的事實;於人,不是人;於大學生,不是大學生;於和尚,不是和尚,因為全是假的。是假的便不真實,便不可以稱之為人、為大學生、為和尚,因為人、大學生、和尚等是名至實歸,沒有「假的」可言,也沒有以「真的」冠之於上,而分別稱呼,硬說「真的、假的」人、大學生、和尚等。基於這種認識,舉凡於「人」的辨別,應該沒有冠以「假的」說法;如果一定要說「有」的話,當以「事」關連性而述說「行為」的偏差,不應以「假的」而加之於「人」的身份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