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法看故事 西鄰五子

    此寓言告訴我們,人各有所短,但不可怨天尤人,必須揚長避短,把自己長處的潛力發揮至極致,才是有價值、意義的人生。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26期2017年10月

從佛法看故事 西鄰五子 /芷

 

西鄰之人有五子焉。一子樸、一子敏、一子矇、一子僂、一子跛。乃使樸者農,敏者賈,矇者僕,僂者績,跛者紡,五子者皆不患於衣食焉。(涇野子)

這則寓言謂:西鄰之人有五個孩子。一個孩子質樸老實,一個孩子聰明機敏,一個孩子眼睛失明,一個孩子駝背,一個孩子腿腳有毛病。於是西鄰之人讓樸者務農,讓敏者經商,讓矇者給人算卦,讓僂者搓麻線,讓跛者紡線,這樣五個孩子在穿衣、吃飯的問題上,都不會發愁了。此寓言告訴我們,人各有所短,但不可怨天尤人,必須揚長避短,把自己長處的潛力發揮至極致,才是有價值、意義的人生。

賞析:
在佛法中,依根機或是機緣來說,有所謂大乘、小乘之分,說三乘、五乘。以五乘來分,有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乘,是乘載、運送的意思,以人為主體,依修行完成某一種修養,到達某一種境界,此中有人的修養、天的修養都是依於業而來,而聲聞、緣覺、菩薩的修養,是依於道而來,也就是從業裡顯現道,突破了業而出離三界六道,所顯現的道,稱為佛道。

以人的業報現象來說,有善、有惡,也就是在受感報時有善報、有惡報,亦即有苦有樂;天道的眾生,所受的感報沒有苦、沒有惡,只有善、只有樂,但還在三界內,一旦天的福報享盡了,還有其他的業,同樣要在六道裡輪迴,人道也是如此,因為業的感報存在,所以還在三界六道中。

佛法講解脫,是希望解脫三界六道的輪迴之苦;所以佛陀說了很多道理方法,怎樣從身口意的行為修養,因為身口意三者是造業的工具,但佛陀也發現身口意會造業外,其實也可以行道;也就是修行辦道不離於身口意。因為造惡業會受苦報,造善業會受樂報,還在三界六道裡輪迴,所以想要解脫,出離三界六道就必須成就聲聞、緣覺、菩薩的修養。

要怎樣出離三界六道呢?就必須要修道,或說修行,以佛陀說的道理方法為道,去修正調理自己的身口意行為。所以修道的目的是在修行,修行的主題是在身口意;談修養,人有人的修養,天有天的修養,可是人天的修養,總不離於業的範圍。想要出離業的範圍,一定要有道的範圍,道的形成來自身口意的修養,有聲聞、緣覺、菩薩的修養。

聲聞的修行方式,就是自己無法從佛陀說的道理方法中,去思考進而修養,幾乎教他怎麼做,就學著怎麼做,最後完成羅漢的結果,就稱為聲聞,或稱獨覺。聲聞完全以自我為前提,比較偏於孤僻,厭離人、事現實的問題,只是怎樣於苦而住在苦裡,不受苦的影響,是以空相的方式住在苦的環境裡,並不是由人與事的問題所產生的苦,而是本身依於病,或人生的際遇所發起的一些現象,藉著佛陀的道理方法面對自己的業苦,漸漸的、深深的體會、修養所完成的結果,就是聲聞或獨覺。

緣覺的修行方式,是依於因緣關係而得到覺悟。緣覺有兩種:一是教內緣覺,又叫自然緣覺;一是外道緣覺。教內緣覺是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中有所體會,在修行過程中,到達得證覺悟的結果,其過程同於佛陀說的十二因緣法,而不是依於緣覺法,照著一個一個去做;因為十二因緣並不能成道,還是要依佛陀的道理方法,只是反映出來的順序,剛好相應於十二因緣裡的道理方法。

外道緣覺,則不一定依於什麼色塵緣境,是在現實生活中觸發了他的菩提種子,結果所得到的同於教內緣覺的成就。緣覺的梵文音譯是辟支佛,不是以正信而成就的果位,就稱為旁佛或偏佛,是依旁人與事的現實中而得覺悟,但很能相應佛陀所說完成緣覺乘的道理方法。旁佛是正信佛教以外,然不離於教內緣覺的趨勢,雖是外道,所表現的修養如同佛教裡的教內緣覺一樣。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意為修行覺悟的人,又叫覺有情,凡是依照佛陀的道理方法去修行而成修養,最後能完成本身了生脫死的問題,可以得解脫,顯菩提真如,以至入涅槃。菩薩除了自覺以外,還有覺他的願力,願意幫助別人,同樣得到覺悟的成就,也就是自己所得到的利益,願意跟大家分享,就是這種精神,所以稱為菩薩。

菩薩習學二諦圓融,依願力完成於苦卻不以為苦的修養。當業力發生作用時,任誰都不能否認其苦,但願力卻可以幫助行者於苦而不以為苦,這就是一份力量的變化作用所導致的不同結果。菩薩修養自我,目的在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以此而達到完全饒益之境,所以菩薩必須有離苦得樂的修養能耐。

菩薩於行果來說,除了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外,於最後的十地,有三個不同的層次,完成覺悟就是以十地來說明菩薩的成就的結果。十地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初地到四地,是會起變化的變化位;第二階段從五地到七地,屬於提昇位,不會退失了;第三階段從八地到十地,是增上位,十地的最後結果,也只是等同於佛陀的覺悟,不是相同於佛的覺悟,所以稱為等覺地,佛陀的覺是妙覺地,妙是圓滿沒有缺失,是零缺點的結果.

佛法有乘載的方式,也就是修行的方式,為什麼談乘載就是一種修養?如騎腳踏車是一個人騎,乘載的是一個人;騎摩托車乘載就有兩個人,那汽車就有五個人,而大眾運輸工具呢?乘載的量就不同了,這是以乘載的工具來分別修養。可是還有上乘,最上乘的呢?所以乘載是以修養來定位的,不是以乘載多少是大乘,乘載多少才是小乘來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