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禪寺八關齋戒法會開示 「禮懺的意義」之3

活動報導 白雲禪寺梁皇法會開示 之3 /釋智願

       

  各位居士大德早安,吉祥如意,今天是我們法會第三天了,大家圍繞在莊嚴的佛號梵唄聲當中,意念清淨、專注的拜佛禮懺,很幸福快樂吧?

  我們在讀誦經文時,不只是把文字念出來而已,還要去瞭解其中的意思,懺文裡面告訴我們很多果報,不是只叫我們要去擔心害怕,面對業報,擔心害怕也沒有用,最後還是要去面對,去承受。業報是一種現象,面對這些現象,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認識,去明瞭,這種種業的現象,是怎麼造成的?明瞭了、去懺悔了、並且不再重覆去造作相同的因,這樣,業才能消除。  

  就像梁武帝的皇后郗氏,她的個性好嫉妒,對人沒有慈心,時常發怒,殘害他人,死後墮入三惡道裡,去做蟒蛇,要去承受之前加害在別人身上的痛苦,由此我們可以學到:如果一個人仗著自己的權勢富貴去欺凌迫害別人,那就會承受相當大的惡果,皇帝幫她找師父誦經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藉著這個法會,自己內心深深求哀懺悔,檢討改過,設齋造福,才能脫離惡道的果報。

  所以我們一點點小惡都不要去做,你不要想這只是一點點沒關係,日積月累就變多了,最後養成了習氣,像有些嘴巴都不說好話喜歡批評人、惡口,有生性吝嗇,嫉妒別人的,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如果這些惡習還不去察覺、不願意去改變,那就是自己一直不斷的種下惡因惡緣,佛菩薩要怎麼幫你?

《十住毘婆沙論》用鹽來比喻所造之惡、用水來比喻所造善業,而這樣述說:「升鹽投大海,其味無有異;若投小器水,鹹苦不能飲。如人大積福,而有少罪惡,不墮於惡道,餘緣而輕受。又如薄福德,而有少罪惡,心志狹小故,罪令墮惡道。」

  今天大家在這裡精進拜佛、禮懺,都是熏習善法很好的方式,有時間有機會就要多熏習、體會,培植善根使其深厚牢固,藉著發露懺悔,心性漸漸改變,惡的習氣會越來越少,一旦遇逢往昔惡業成熟,在承受果報時,因為之前有不斷的熏習和訓練,會自然憶念起平日所學的懺文道理,讓自己的心念有一個煞車的作用,善根比較不容易退失,身口意的展現其缺失也會比沒有學習的人少,這也是時常拜佛、禮懺的好處,當我們的身口意熏習久了,漸漸的與經本、懺本的內涵合而為一,常保有慈悲心和菩提心,就是在修學菩薩道了,我們自己煩惱越來越少,更快樂了,也要知道還有他人在受苦,所以大家行菩薩道,在法會當中,邀請自己的祖先、眷屬、鄰居、同學、朋友…,一起來聽經聞法,大家可以有機會一起來學習,這就是迴向的意義,把這份好處跟別人一起分享,師父在這裡祝福各位身體健康、闔家平安、増福增慧、菩提早成。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