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坐頭

從佛法看故事 矮坐頭 /芷

 

家有一坐頭,絕低矮。迂公每坐,必取瓦片支其四足。

後不勝煩,忽思得策,呼侍者移置樓上坐。及坐時,低如故。乃曰:「人言樓高,浪得名耳。」遂命毀樓。《迂仙別記》

 

此篇的大意是:迂公家裡有一隻凳子,極為低矮。迂公每次坐它,一定要取來瓦片來墊高它的四條腿兒。後來,迂公覺得總是如此,實在太麻煩,想來想去,想到一個辦法,喊僕人把凳子搬到樓上,以為這樣坐就不用墊瓦片了。但是,等他再坐時,仍然與以前一樣地低矮。迂公就說:「人們都說樓高,不過是胡亂得來的虛名罷了。」於是叫僕人把這座樓拆了。

 

在《譬喻經》裡也有這樣的故事:

以前有一位年老的人,他的兒子娶了個太太,彼此非常敬重,有一天丈夫的要妻子到廚房去拿酒來共飲,當她走進廚房,掀開酒缸的蓋子,見自己的影子投射在酒缸裡,以為是丈夫藏了一個女人,馬上憤怒到了極點,向丈夫責問:「你在酒缸裡早就藏著一個女人,為什麼還要迎娶我呢?」

 

丈夫聽了這話,跑到廚房裡往酒缸中一看,見酒缸裡投射著自己的影子,以為是另外一個男人,禁不住怒火中燒,憤恨地反問妻子:「明明是妳偷藏著一個男人在酒缸裡,反說我藏了個女人!」

 

二人爭吵不息,各自認定對方偷藏了一個人在酒缸裡,沒有多久,有一修行人來到,詢問二人爭吵的原因,然後到廚房裡察看實際情形,知道二人執著影子為真實,愚癡的行為,令人可憐可歎;於是用塊大石頭打破了酒缸,等酒缸裡的酒流完了,然後向二人解說酒與影子的實情,二人才慚愧不語。

 

在《百喻經》裡有愚人吃鹽的比喻,有個愚人到別人家做客,主人請他吃飯,他嫌飯菜味道太淡,主人就在菜裡加了些鹽,味道果然好多了。他就想:菜的味道之所以變好了,是因為加了鹽的緣故,加了一點鹽就這麼可口,何況再多加些呢?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他竟空口吃起鹽來,結果,未得其美,反而使自己倒了胃口。

 

同樣《百喻經》也有愚人看門的故事:主人要出遠門,告誡家裡的傭人說:「你要好好看門,還要看好驢繩。」主人走後,鄰居家請來戲班子,奏樂之聲隱約可聞,傭人很想去聽,坐立不安,於是想出一個主意,取下門板,放到驢背上,用繩捆好,牽著驢去聽戲。戲未聽完,主人家的財物就被盜賊洗劫一空。

 

主人回來質問:「財寶都到哪裡去了?」傭人回答:「主人只吩咐看好門和驢繩,除了這些,我都不知道。」主人氣憤地說:「留你在家裡看門,就是為了這些財物。財物都丟失了,要門有什麼用呢?」

 

由此可知,我們人往往都自以為明白,認為親眼看到、聽到或親身體驗的肯定錯不了,猶如有人被金光黨騙,明明看到的是一錠黃金,甚至還到金店裡鑑定,確實是黃金,或明明打開時是一堆鈔票,都親眼看了,為什麼那些人離開後,打開來,黃金是假的,鈔票是報紙,或是一堆白紙,不都是眼看到了嗎?所以當眼睛在啟合時,其中就有了空間,能把握多少?人很容易被自己的眼睛矇騙,認為我明明看到了,這中間沒有空間。例如燈炮裡有一根鎢絲,燈炮一直是亮著,要是用儀器測試,鎢絲的通電現象是生滅、生滅的現象;也就是發生、熄掉,發生、熄掉,只是眼睛沒有具備那種本事,明明看這電燈泡是亮著,這中間怎麼會有空間?這說明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那佛法怎麼面對這樣的現象呢?所謂「破迷顯正,正中顯覺」,也就是面對現實中的迷惑,從中去認識、了解,首先獲得正確的概念,然後於正確的概念中深入探討,務期發現一些不容易知道的;卻正是平常所不在意而忽略了的。比如我們人的共同特性是討厭別人的嘮叨,人們為什麼討厭嘮叨?理由很簡單,那就是自以為什麼都知道。其實,並不知道對方為什麼要嘮叨?嘮叨時,其中的利與害之所在;基於自己的不在意和自以為聰明的後果,往往帶來的是悔恨,是怨尤,是悲慘的命運。所以問題的癥結就在自以為聰明,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把別人當傻瓜。

 

因此,佛法於人與事的問題,有基本上的道理。也就是以因緣為法則,以因果為關係;因為問題的發生,必須從因與緣的法則上了解,從因與果的關係中認取。譬如有人喜歡嘮叨,想想看,這個人為什麼喜歡嘮叨?最令人受不了的嘮叨是些什麼?是不是對嘮叨有所分別,有時自己並不在意,有時非常討厭;通常有所分別時,自己的情緒或心態如何?於嘮叨者與自己的關係是什麼?也就是人、事、時、地等的差異認識,絕不是自我意識生起的分別。一個學佛的人,於任何的事物發生關係時,千萬不要只憑自我的感受而分別,必須面對問題去認識,務期於認識中發現道理,即使是大家都不願意聽到的嘮叨;因為嘮叨的本身,具備有許多的知識與經驗,往往正是自以為聰明的人所忽略的利益。所以,多聽少說,做個收藏家,一旦豐收成家,再說時,必能一擊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