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法看故事 釣魚記

    所謂懂得道理好修行,知道方法好用功。掌握了,便得心應手,事半功倍;違背了,則捉襟見肘,事倍功半。

  • 文:編輯部出處:徵文廣場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從佛法看故事 釣魚記 /芷

 

予嘗步自橫溪,有二叟分石而釣,其甲得魚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獲也。乃投竿問甲曰:「食餌同,釣之水亦同,何得失之異耶?」

 

甲曰:「吾方下釣時,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魚,目不瞬,神不變,魚忘其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魚,目乎魚,神變則魚逝矣,奚其獲?」乙如其教,連取數魚。

 

予嘆曰:「旨哉!意成乎道也!」《田間書》

 

本文的大意:

我曾經散步到橫溪,有兩個老漢分別蹲兩塊石頭上釣魚。其甲老漢很容易地釣了許多魚;乙老漢終日沒有釣到一條魚,他就把釣竿扔到地上,詢問甲說:「我們兩人釣魚的餌食相同,釣魚的水也相同,但為什麼得、失之間有那麼大的區別呢?」

 

甲說:「我放下釣鈎時,只知道有我這個人,而不知有魚,眼睛不眨,神情不變,魚忘了有這個釣魚的人,所以非常容易地釣到魚呀!而你呢?心裡總想著魚,眼睛總望著魚,神情變化多端,魚就嚇跑了,怎麼還能釣得到魚呢?」

 

乙就照著他的指教去做,一連釣了好幾條魚。

 

可知,大家做同一件事,外緣條件相同,結果每個人都不一樣,為什麼?任何事情都有其因緣、因果與自然性的道理方法;所謂懂得道理好修行,知道方法好用功。掌握了,便得心應手,事半功倍;違背了,則捉襟見肘,事倍功半。

 

以佛法來說,就是分辨世間善惡、是非、美醜的相對,了解這些相對的紛擾;肯定地說,就是從無明、迷惑、煩惱中發現問題,而於其中予以化解、突破,不為紛擾而迷惑,正勤修養而出離,直到入達無上正等正覺的勝境界,才算是圓具了的佛陀之法。

 

所謂無明,就是迷惑而不明了,世間的紛擾又稱為煩惱。煩惱的內涵,總不離於色塵內境,引起煩身惱心,無論是善惡、是非、美醜、對錯、褒貶...,悉皆是相對法。

 

所謂煩惱即菩提,就是說菩提的形成,來自煩惱之中;也就是煩惱發動時,去面對煩惱,並於其中去認識、了解,進而突破煩惱,不為煩惱而迷惑,卻能於煩惱中發現「道」的蹤跡,而能轉迷惑變成覺悟。

 

由此,可以確定,修學佛法的人,必須面對世間的一切,凡是人與人,人與事發生任何對立的問題時,必須去深入的認識問題,了解問題,突破、化解一切的障礙,務必刻意的明見真實面目,達到究竟覺悟的圓滿境地。

 

世俗人的為善去惡,是人的本份;佛教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提示做人的本份;但是佛法的第一義諦,必須以人本為基礎,進而提昇境界,不局限於善惡的相對中,而是要求突破局限,步入無善無惡的境界;最後增上修養,達到一個「無」字也是多餘的境界。

 

所謂解脫之道,在基本上所標立的旨趣,其流程次第,不外是:惡的,轉化成善的;善的,更能增上;終究,連善的也要放捨!因為善的仍歸是「業」;業不淨,「道」難以圓證。

 

可知,要求出離,獲得解脫,而入於理事無礙的修養境地,就必須深解「有、無、非、空」的妙義:

 

有,是現實中關係到動物、植物、礦物等有情、非情、無情的眾生,以「人」為中心,凡是理和事等一切諸法相。

 

無,不是「沒有」,而是從一切諸法相,憑藉個人的知識修養,能於其中突破局限,突破自我意識所形成的計較和執著;覺知感性或理性的分別心,展現出具有饒益而沒有任何傷害的一種現象。無,也有不一定的意思,如果修養不夠,就不一定能突破。

 

非,不是相對於「是」,也不是否定,而是歷經探討,深入分析,突破原來的不成熟,展現屬於利益的見解,肯定已經達到了不同於有的另一種現象。

 

空,不是失落,不是滅亡,不是結果,而是從「有」到「無」到「非」,經過具足智慧修養的一種無上境界;這種境界,於有是自在灑脫,於無是清淨莊嚴,於非是坦蕩無礙。(參閱《泥沙集》〈再談有、無、非、空〉)

 

總之,眾生因無知而活著。人從呱呱落地,牙牙學語,站立跨步;然後求知求學,走入社會,幾十年的人生旅程,無不是突破每一個階段的無知,經歷著不同的知識,完成不同的智慧,終止於老死而後已。

然佛典中說無明、迷惑、煩惱,是針對眾生的無知,來顯現佛法的饒益性,以八萬四千法門,契應不同根機的眾生,逐步漸進修學智慧,使無明而能明了,迷惑而能化解,煩惱而能轉化成菩提,突破無始業作所形成的無知,轉凡夫入聖賢,以至獲得佛陀般的殊勝果證,所以,學習佛法,了解佛法的道理方法,依教如法去修,能使我們得到究竟解脫的無上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