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短篇】鍾玲/達摩祖師的尋尋覓覓

    「無生法忍啊,徒弟,時機未到。要六十多年以後,你才會找到震旦國的傳人。注意啊,東去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找到那個傳人,一切都為這個目的。就像當年我找到你一樣。」

  • 文:編輯部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極短篇】鍾玲/達摩祖師的尋尋覓覓

 

在天竺國南部一座山的山腳下,簡樸的木屋精舍旁有一棵巨大的榕樹,菩提達摩和他師父般若多羅兩人相對盤坐樹下。師父體型枯瘦、鬍鬚盡白,達摩的模樣跟一千五百年後他今天的雕像相似:健壯的體格,光禿的頭頂,鬍鬚圍繞著嘴,凸額深目,皮膚黝黑。般若多羅對徒弟說:「達摩,你已經悟道了。你知道我們禪那宗應該傳到什麼地方嗎?是遙遠的震旦國。那裡的人,心會跟禪那相應,兩百多年後,禪那法會傳遍震旦。」

 

達摩歡喜地笑著說:「師父,太好了,我這就東去,有什麼要注意的?」

 

般若多羅說:「無生法忍啊,徒弟,時機未到。要六十多年以後,你才會找到震旦國的傳人。注意啊,東去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找到那個傳人,一切都為這個目的。就像當年我找到你一樣。」

 

然後師徒二人閉目專致於入定密法,他們竟然冉冉升空,像兩顆氣球,在晨曦中,飄到榕樹頂上,法相寧靜。幾千年來,印度有些修行人可以練到人體飄浮,到今天西方科學家還到印度深山中,努力追求解答。

 

梁國首都建業,就是今天的南京,其城郊有一座大佛寺,叫道場寺,一位滿臉棕色鬍子腮絡的僧人,正在藏經樓翻閱兩本書,他就是來自天竺的菩提達摩,已經過了六十年了,他還是以前在天竺國時五十多歲的樣子,似乎他掌握了不老的祕密。他正在翻閱求那跋陀羅翻譯的《楞伽經》,旁邊放著《楞伽經》的梵文原文,達摩一句一句地對照著檢查。他正在尋找一本可以宣揚禪宗的中譯佛典。我看過有些資料說,達摩到中國以後拜了翻譯大師求那跋陀羅為師,這資料是錯的,因為在達摩抵達廣州之前十多年,求那跋陀羅已經過世了。

 

達摩不僅能說粵語、吳越語、南朝官話、北朝官話,還精通古文,你說可能嗎?真的是如此,這是梁武帝天監十八年,西元519年,達摩在中國已經四十二年了。這些年他都潛心學習中文,當然會學得精湛。四十二年前初抵廣州,便在城外珠江北岸搭了個小木屋,稱之西來庵,他先學粵語,再學中國字。後來到江南,入住以譯場名揚天下的道場寺,他除了學南朝齊國的官話,還勤讀中文的儒家、道家經典。其他到南朝來的異域僧人,像是伽婆羅,都忙著翻譯佛經,而達摩卻只專注兩件事,一是學習中文,二是深夜練功,練天竺國幾千年傳下來的瑜伽密法。因為他知道,以後這些都用得上。

 

達摩初到建業的道場寺時,齊國正經歷亡國大禍,任大司馬的皇室宗親蕭衍,逼齊和帝吞金而死,自立為梁朝的開國皇帝,即梁武帝。梁武帝學問淵博、孜孜勤政。達摩聽說他每天早上四點就起床批公文,冬天的時候,手指都凍裂了。還有他篤信佛教。即位次年,天監二年,皇帝特地為南扶國的僧人曼陀羅仙,在皇宮裡及正觀寺設立翻譯館,翻譯佛經,南扶即今柬埔寨、泰國之地。天監三年頒布〈捨事道法詔〉,公然宣布放棄道教、回歸佛教。達摩一路都觀察梁武帝的心性和行為,也讀了他寫的梁皇寶懺,覺得他誠心事佛,心想,也許他就是那個傳人。到天監十八年,梁武帝受菩薩戒,頒布〈斷酒肉文〉,禁止僧眾吃肉,自己也素食,並頒布〈斷殺絕宗廟犧牲詔〉,禁止儒家宗廟用動物、家禽做祭祀的犧牲。達摩體察武帝嚴守殺戒,也體察到他挑戰傳統儒家勢力的大勇,他想梁武帝應該就是那位傳人了!

 

道場寺的住持向武帝推薦,天竺僧人達摩精通禪那法。梁武帝就在偏殿單獨召見達摩。達摩眼中的皇帝相貌堂皇,氣宇昂揚。武帝看達摩,破舊的僧衣、僧鞋,不修邊幅,又不行跪叩之禮,對他只隨意合十點頭,欠缺禮數,心想,「既然你精通禪那,就問你一個禪那的問題。」武帝說:「朕即位以來,造佛寺、抄譯佛經,不可勝數,這有多少功德?」

 

達摩想,「既然你敢問問題,應該承受得了真正的答案」,他用標準的南朝官話說:「皇上並無功德。」

 

這外貌粗陋的天竺僧竟然敢全盤否定他,武帝受不了,就問:「何以無功德?」

 

達摩要點醒他:「這些善行積的只是小果,無法到達無漏的境界。」

 

武帝心想,「有漏的善行,也是善行,何以你做不到為他人的成就而歡喜?」

 

達摩看見武帝臉上露出不豫,知道他執著於自己的布施、自己的權位,武帝並不是他想找的傳人。武帝正思索著達摩的話,抬起頭,偏殿中已經不見他的蹤影,心想,「怎麼走得那麼快?」

 

達摩行瑜伽密法,運用體內巨大的能量,移位出了皇宮,出了建業城。走在官道上的他,感知的確是應該在今天找到真正的傳人,而他就在不遠處,要趕緊去找到他。

                                                         轉載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