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 空行者(上)--為何禪修總是與呼吸扯上關係?

    佛陀的方法是有層次的,若學法師引述《小空經》、《大空經》的內容,加以說明。《小空經》代表修道的起手式,能伏煩惱,而《大空經》則是進階版,進一步以慧觀斷除煩惱。

  • 文:編輯部出處:文章轉載期數:367期2021年07月

文章轉載 空行者(上)--為何禪修總是與呼吸扯上關係?
採訪/麥農
受訪者/若學法師

 

2020.香港千佛山夢殊講堂禮請學法師蒞臨演講

 

若學法師簡介:

英國牛津大學佛學博士、曾任千佛山女子佛學院教授師、千佛山道場教授師、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台灣千佛山開山方丈白雲老禪師(1915-2011),在〈空的認識〉一文中表示

[1] :「空,在佛典中說得很多;尤其是佛陀入滅以後,佛弟子們,包括菩薩們,於『空』的論議,提出不少的心得報告。但是,於『空』之論,說相、說體的成分居多,涉及實用性的,於現實生活中頗具效益的似乎太少。」在講座中若學法師引述老禪師的這段話,然後補充說,談「空」須與生活發生連繫,否則會陷入於「體性與它所顯現的事相」中論「空」義。

 

為了避免落入理論的窠臼,而失卻「空」的實用性,若學法師所採取的方法,是直接探究早期的佛教經典,而非以論究事物的體性及事相的方式,來呈現「空」義。本文將整理法師講述早期聖典中的空義,以及如何修習空法 運用空觀。

 

■甚麼是空行者

講座開始時,若學法師便一語中的道出了講題的涵意——「空行者,是指修學『空法』或『空觀』的人。」空,是佛法解脫道的心要。「在整個佛教的思想體系中,『空』這個概念,佔有重要的地位。」正因為這樣,佛門於是有「空門」之稱。

 

空,是「否定事物的實體性」。法師指出:「事物是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或本質的,因為事物的存在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然而,在佛法的開展中,對「空」的解析,往往因應眾生根性的差異,而出現種種的表述。譬如說,「理論化後,『空』逐漸地變成了『空性』,意指事物均有其本性,稱為『空』或『空性』」。

 

若學法師認為,雖然有多種的「空」義,而無論我們怎樣去談論它,都必須要切入佛陀說法的本懷,那就是「於生活中放下執著」。法師指出:「由於眾生缺乏正見,以及性格上的缺陷、弱點,以至於在看待世間的事物時,難免會產生錯誤的認知,也由於缺乏掌握自心的能力,結果造成痛苦與煩惱。」為使我們免於因執著而陷入痛苦,「佛陀於是教導我們,以正確的知見,去看待世間的一切事物。」

 

所謂「正確的見解」便是「緣起性空」。「當我們談論『緣起性空』,並以這種觀念去看待事物的時候,在理論上,我們會說一切事物是緣生緣滅的,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因此而說它們是無常的,或者說是『空』的[2]。這樣的最終目的,是回到我們的主體本身,那就是看清楚真相而不執著。」

 

■早期佛教的空觀

空,在佛法中是極為重要的名相。佛教傳播的過程中,「空」義被不斷地闡揚,由早期的素樸,演變至中後期的多姿多采歐 若學法師表示,早期的「空」義,有別於大家所熟悉的大乘「空」觀。這種差異「顛覆了我們以前對『空』的認知。」

 

那麼早期的佛教「空」義到底是甚麼呢?若學法師探本溯源,於原始聖典《阿含經》中,翻查佛陀如何談「空」。「從《阿含經》中的《小空經》與《大空經》,我們可以看到佛陀是怎麼談『空』的。」法師引述《小空經》中的一段經文,並解釋其大意:「『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餘者,彼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這經文的意思是說,我們當下所沒看到的,不存在於眼前的就是空;而其他我們所能看到的,就是真實的。佛陀對阿難說,這才是行真實法,叫做空,是不顛倒的。」

 

為使大眾更容易掌握經文的意思,法師以講堂作例子,加以說明:「譬如說佛堂中沒有汽車,所以汽車便是空的;而其他我們在佛堂中所能看到的一些,都是真實的,如佛像、信眾等。換句話說,所謂的『真實』或『有』,是能夠被我們眼見耳聞,為我們所知的;而所謂的『空』,就是於見聞中所沒有的,不為我們所見所聞的,不在我們認知範圍的。簡而言之,有的就是『有』;沒有的就是『空』。」

 

講完這段經文後,法師莞爾而笑,分享自己初次閱讀的感受:「原本我抱著很大的期待,來讀這篇經,但讀完後,我心裏馬上起了疑惑:這真的是佛陀的教法嗎?它談不上是道理呀!不是三歲小孩子都懂嗎?還是經典在傳抄的過程中出了錯?因為我實在沒法相信,智慧高超而偉大的佛陀,會講出這種平淡而乏味的道理!」這確實違反了法師以前對「空」的認知。

 

■平淡卻不平凡的「空」義

幾年後,若學法師重讀這篇經文時,有了另一番的體會,心中疑惑一掃而空:「這篇經文意義非凡!它點出人性的缺陷。」法師進一步解釋「人性的缺陷」:「眾生習慣回憶過去,喜歡編織未來;對於當下的卻又顯得心不在焉,散漫不專注,經常處在閒置的狀態。其實過去的已是過去,未來的還未發生,所以它們所呈現的都是空相。

 

「不過,這些『空相』卻因我們依戀與編織,結果將『空相』變成『有相』,也就是本來不存在,或已滅去的東西,都因心的作用又變成存在。至於眼前真實存在的人、或事或物,卻由於我們心不在焉,抑或刻意忽略,結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本來『有』的變成了『空』。」法師表示,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將不存在的變成存在;存在的變成不存在,就是顛倒。

 

回到佛教早期的空觀,「所謂的『空』,就是不為我們眼見耳聞的;所謂的『有』或『真實』,就是能夠為我們眼見耳聞的。這種『有就是有,沒有就是空』的道理,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問題是:誰能做得到呢?」法師續說:「我們極少人能夠制心一處,通常都是漫無目的地游離在虛擬的世界。假如我們從這種人性的缺陷來看,那麼這道理就顯得格外有意義了!」

 

「如果我們能將這種道理運用在生活中,當面對事物時,我們能清楚地覺察它;當它消失時,我們清楚它已滅去,保持正念正知,不再去碰觸、回顧它,那麼我們便會減少許多煩惱、執著。」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非常難,原因就出在「串習」的問題:我們的心從來就習於顛倒法,且不知其禍患,衹有經過一番鍛練,才能矯正過來,令心安住於真實法。

 

佛陀說法的目的,是為了去除眾生的煩惱與執著。要達到這個目標,佛陀有怎樣的教法呢?佛陀的方法是有層次的,若學法師引述《小空經》、《大空經》的內容,加以說明。《小空經》代表修道的起手式,能伏煩惱,而《大空經》則是進階版,進一步以慧觀斷除煩惱。(文章轉載自《香港佛門網》.(未完待續)

 

[1] 白雲禪師(2014):《老禪師的話》,台灣:白雲出版社。

[2] 這是從知識論的層面去說的,而並非是一種形而上的宣稱,一切法有種空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