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現實之間 寺院的管理空間規劃與其他

佛法與現實之間 寺院的管理空間規劃與其他

與會者:旭和尚、如靈、若惟、若知、若勍諸位法師與鍾玲教授

地點:鍾玲教授家

 

鍾:今日的住持座談,請問各位住持談什麼?我建議不涉人事,可以談空間的規劃等,因為看了如靈師父在菩提寺的空間規劃,想請問你為什麼會想去做這些規劃呢?還有梵音禪寺的住持旭和尚,你身為一位住持,請問在環境上可曾做哪些改變?又是怎樣跟信徒互動、如何接引信徒?

 

旭:在接引信眾上,我覺得不論接引出家、在家的都不容易。這時代少子化,人口變少,各宗教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年輕人往往接觸很多資訊,受外界的誘惑,很難踏入佛門,除非他過去世有深厚的菩提種子,才願意放下一切來佛門出家修行。所以現在反而是退而求其次,先給他們種一些善根,讓他們對佛法生起信心;如果能來寺院聽經聞法,就有這個得度的因緣。

 

像佛陀時代很多修行者都跟佛陀一同降生,所以佛陀就接引了許多阿羅漢,尤其佛陀的十大弟子過去就已久修了。佛陀一說「善來比丘」,他就鬚髮自落,袈裟著身;不用剃度就現比丘相,這是那時候的因緣。佛說他該得度的已得度,還沒度的也給他們種下了得度因緣,佛陀是慈悲的,他會給眾生機會。像老和尚發這個大願也不容易,他說:「要生生世世來去娑婆世界現比丘相度眾生」,在末法時代有幾個人想來修行辦道?佛典說菩薩對眾生「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因此我們要去度人就須先自度,好好的努力,讓自己的道業增長。

 

目前像斯里蘭卡接引人來學佛比較特別,他們國家的情況是一般家庭經濟越差,才捨得讓孩子來出家,因為出家就有機會接受教育。所以國師阿難陀盡力去栽培出家、在家人,接引他們來學佛。所以現在踏入佛門的年輕人少,是全球普遍性也是佛教本身的一些問題。

 

勍:除了少子化的問題,還有現在的孩子養尊處優,也比較難面對修行上的磨練。

 

靈:現代的人如果要來佛學院研讀或參學,一般都會希望有電腦、洗衣機、冷氣機、網路設備等等的基本需求,如果寺院硬體上沒有這方面的配備設施,想進入僧團的意願就會受到影響。

 

現在真正要來學佛修行的人少了,不比以往的修行人道心強,不被外在條件所干擾。

 

勍:未來有五缺──缺水、缺電、缺糧、缺土、缺人(人口老化),當然也缺德(人心不善),所以得面對種種惡劣的環境。

 

旭:最主要也是現代缺乏善知識,像老和尚這樣的高僧就知道怎樣善巧方便接引人,譬如他要接引一個人可以辦一個學佛營,或成立一個廣播公司。姑且不講在年輕人是否能受得起磨鍊,總是有想要修行的人。

 

以寺院來說,一個團體總是有些功課要做。就像老和尚講的「早粥午齋同受供,朝暮二課欲參加,各人職事盡本份,此地就是你的家。」有說「寧在大廟睡覺,也不要在小廟辦道」,因為在大廟有很多法會活動、執事,有很多規定,譬如晨鐘暮鼓,香燈打板,日常有很多工作要學習,起碼可以看到一個好榜樣。小道場就沒辦法安排那麼多職事可供學習。尤其現代學佛的人很多走偏了,缺少善知識的引導,如果是老和尚會給他種下得度因緣,他未來就會來學佛。

 

惟:隨緣度眾生,接引眾生是因人而異,就看能不能相應?在我接觸的信徒裡有一位患憂鬱症的,他的家人會帶他來般若寺走走,我除了勸他多接觸大自然、晒晒太陽、多運動,而且最好不要孤立自閉,同時也要做些功課,業報經過承受,才會慢慢的好轉,一般要能聽得進師父的話,建立正知見,他能相信你才能起好的作用。以我的經驗是不能當下否定他,有的人常常懷疑別人想害他,這須讓他轉移注意力。另一種人是大都處在順境中沒有煩惱,也不會想到要接觸寺院來學佛。

 

靈:通常來寺的發現有兩種現象,一種是真正想親近道場的,有活動或課程就會來參加。另一種是經人的介紹而且都是帶著問題來,請求解答或希望幫他解決問題。當然會先聽聽他說什麼,了解他的狀況,再把老和尚講的道理跟他分享。如果他覺得你能站在他的立場聽他說話,他就會把更多的心裡話跟你講。

 

我個人也是不斷的學習,調適心態才去面對信眾的,以前很抗拒面對人群,尤其出家沒幾年,老和尚要把我調到台北講堂,這對我來說有很大的壓力,因為是南部長大的小孩很膽小,這成為我心中的糾葛。一直以來認為出家人只要自修,認真職事就好。但是抗拒非長久之計,後來老和尚的一句話改變了我,他說:「你們年輕未入社會,可以先去台北講堂磨鍊磨鍊,多了解人性。」認真想想,與其逃避、受苦,倒不如乾脆勇於去面對,慢慢的接受現實。

 

記得以前當知客,老和尚交代:「面對信眾要有笑容」,爾後每天努力裝出微笑,後來發現一天下來感覺臉頰很酸,非常不舒服,幹嘛給自己受苦?自然微笑就好了呀!後來也了解老和尚曾說「廣結信眾緣的重要」。往後再調去高雄三單位、台中講堂、大雲寺、般若寺,一直到現在,每天都會接觸大大小小的問題,面對不同的信眾,也比較能適應。

 

勍:信眾來寺,希望師父能夠了解他心中的苦楚,所以必須耐心聽他講,如果還能適時的回應,他認為你能夠了解他,幫他找到問題的核心,就著這份溫暖與柔軟,他的內心也得到了舒解。

 

旭:除了佛陀說的道理方法,我們本身學佛也有走過的歷程,有一些也可以跟他們分享與作為參考,讓他慢慢的從業力中走出來。

 

鍾:對了!我的好朋友中華藝校的呂惠美董事,以前她也曾經來般若寺,她朋友的小孩往生,有人告訴她:妳是長輩,告別式來送小孩不好,所以沒去告別式,她就來般若寺禮佛。想問惟師父,你那時是怎樣接引她來的?

 

惟:她蠻喜歡般若寺的,因為她朋友的孩子往生,我隨緣跟她說可以做個拔度功德,結下這個因緣,往後也有可能來寺參加佛學班或其他的活動。重要的是活著的人怎樣去修心養性,看待人生「生老病死」這件事?最重要的是可以學佛、依止三寶,讓人生的現實面能更陽光!同時我們自己也可以返觀,將來遇到同樣的問題能做得了主嗎?該怎樣面對這些問題。

 

旭:惟法師還有很多幫助信徒、接引信徒的實例;譬如:有信徒的長輩面臨病苦,或臨終的時候撫慰他的心靈,他們的晚輩從中得到好處,以後也會想親近三寶,走上學佛之路,以後也會來護持佛教。

 

我是在古嚴寺出家的,投入僧團,感覺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就像個大家庭。世間有講「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像一種業力的循環,人與人的關係也一樣。人就是不能做到圓滿,怎樣突破,所謂明辨是非不參與是非。佛菩薩超越了人的境界,而老和尚有許多過去世的經歷,才能善巧方便度眾生,他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境界,也能告訴你住持怎麼當。

 

隨著老和尚學習,記得以前跟老和尚去大陸四大名山,正玩得起興,老和尚就對我耳提面命:「你不要自己玩,也要多照顧那些年紀大的老菩薩,要多關心團員。」所以出家跟著老和尚就有很多學習的機會,連出去玩學習的空間也很大。

 

知:老和尚為培養人才,通常活動都會帶弟子參加,從中見識學習。

 

靈:以前在三單位我們要辦活動都會先向老和尚提出計劃案,譬如這個要怎麼做?那個要怎樣?老和尚不會一下子就告訴你怎麼做,他要你先動動腦,有自主性,多觀察、思考,然後提出你的報告與做法,在三單位時也目睹他怎樣做規劃。

 

旭:老和尚心中有製定我們的叢林發展計劃,當時先蓋佛學院、大殿、海會塔⋯⋯最後是朝向蓋大佛這個目標,他不會先說破,而是隨順因緣去做。

 

惟:我的想法是出家人要抱持自律自治,安分專心的去辦道,尤其僧團以和合為要,即便太多的道理方法也唯有實踐力行才是上上之策。所以成就道業是捨俗出家要努力的目標,計較執著少,就可以少煩少惱,寺院是在家出家佛弟子熏習佛法、修心養性的莊嚴場所,願能邁向菩提大道!

 

靈:再回歸到寺院空間規劃上,本山菩提寺在老和尚住世時都已建設完備,我只是因應目前的需求,在原有的設置上又考量了方便性與實用性,讓某些空間增加了多元性,比如:將大齋堂劃分成三個區塊,小齋堂讓它能作多功能的使用,平常亦可作為小教室小會議室使用,再多設一個電梯。福利社方面的規劃,讓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以老和尚的著作流通為主,後面的休息室是沿著地勢層次順坡,區隔成幾個休息的點,讓客人與信眾能做交流互動,所以當成會客室或看老和尚的書都很方便。老和尚曾說:寺院的規劃要顧及到採光、通風、實用性,而且要多做櫃子收藏東西,以作空間的善用。

 

在此,再次感恩老和尚於圓寂前,將菩提寺的整體建築規劃相當殊勝,尤深感觸他老人家對伽藍道場生生不息的重視,盡己所能完成畢生功德於後世。

 

旭:本來菩提寺附近有公墓,非人多,但之後氣氛很寧靜,老和尚有修密法調整大環境,對我們的修行上也有幫助。

 

鍾:二十年前有住過雲水居那邊,外面大埤潭邊就有墓,可是並不感到害怕。

 

靈:菩提寺的晚上,尤其是安板之後更顯寧靜,有時我會在晚上巡視一番,有一次去拜經塔,菩提寺的經塔周圍環境都很沉靜,我好喜歡菩提寺的晚上,顯得十分美麗與沉寂。

 

再說寺院的規劃,除了建設也有修繕的問題,有一年寒流急凍,全台各地區頻傳瓷磚剝裂掉落,險砸人的新聞。就在般若寺大掃除剛畢,隔幾天就是過年了,突然無預警的,大殿的幾塊瓷磚也崩裂開來,教室也出現同樣情形,真是大考驗呀!法會在即,為安全考量,工程師傅們只能暫時、快速做簡單的處理,等元宵節過後才能重新評估,好好修繕損壞的地方。

 

知:做住持不簡單,曾聽老和尚講他在大陸雷音寺當住持的故事,如果寺裡只要有一丁點小事出了問題,師公就不吃飯,也不講話,一直到老和尚去巡寺,把問題找出來,而且問題化解了;找不出來他老就餓肚子。用這種方式逼得老和尚明察秋毫,觀察微細。

 

旭:今天談論的主題是寺院空間規劃和如何接引信眾的經驗,大家提出許多值得學習與參考的想法,很有價值,謝謝大家今日的參與,也要感謝鍾教授今日的邀請,祝大家健康法樂,福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