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塵世界 深觀福德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就是最好的提醒。世間的福德,緣盡還無,何喜之有?真能深觀福德性,即是心存善念,廣結善緣,對遠方他者失落的哀悼共感;是起心動念間,瞭解「福德即非福德性」的道理。

  • 文:黃心雅出處:微塵世界期數:396期2024年03月

微塵世界 深觀福德
/黃心雅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科技部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司長、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教務長、學務長,以及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現任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Scholarship)、Routledge Research in Transnational Indigenous Perspectives(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New York)、Bloomsbury “Literatures as World Literature” Series(London)編輯顧問、Humanities for the Environment (hfe)Asia Pacific Observatory召集人。

 

 

日常持誦《金剛經》,我常思考「福德」「即非福德性」的意涵。我想由我經歷的時代因緣來說福德變化,從幾個時間軸說起,緣自近日我和兒子的對話。

 

我生於1960年代,當時冷戰結束,台灣公務員家庭仍吃來自越南的西貢米。夏秋之際,逢颱風過境,帶來大量泥沙,自來水廠淨水不及,家裡便停了水,小區裡有戶做生意人家,在後院鑿了一口井,停水時,院門大開,是大家可以取水的地方,小孩子成群騎著大人的腳踏車就取水去。

 

其餘的記憶是歡樂吵鬧的小巷午後時光,偶有來自山地部落的原住民,進城乞討物資,於是小孩們又從家裡將一袋袋穿不下的衣服歡喜地給了他們。那不是個物質豐裕的年代,但大家似乎都懂禮物交換、喜捨分享的道理。

 

但那個時代也是人類即將登上太空的年代。爸爸買了台黑白電視機,電視機裡播映美國的《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左鄰右舍的孩子們又聚集我家看著十九吋盒子裡遠方傳來的神奇影像,學校的作業是人類奔月紀錄。台灣以外的世界好像就要大躍進。

 

兒子生於1990年代,台灣經濟跟上世界蓬勃發展,物質條件優越。這是歷經1980年代政府策略投入大量資金、廣招海外人才的成果,有計畫地將工業技術研究院發展成如貝爾實驗室般的世界級研究機構,發展IC產業,於是,大大小小的產業如雨後春筍成立,在設計和技術研發上屢見突破,將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上世界的舞台。

 

2019年底,當新冠病毒用人類無法理解的方式改變生活與思維模式,在無常驚慌裡,國界封閉,各自隔離,看著遠方報導數字攀升,兒子返美行程延誤,我們依止師父,於佛法細微處用心,維繫日常生活秩序,思索未來的同時,繼續身體力行地活著。2024年的今日,俄烏戰爭仍如火如荼打著,遠方還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

 

於是,我們恍然大悟,是何等的福德因緣,讓我們在各自成長的二、三十年中,有安定的生活,得以接受教育,無憂成長!回望歷史,二十世紀初西班牙流感肆虐,兩次世界大戰一路打到1945年,投下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結束戰爭,卻也開啟了從五零年代開始的太平洋核子試爆、美蘇陣營冷戰。六零年代至九零年代,以迄二十一世紀病毒再起,我們想,期間半個世紀、兩個世代,彷彿是世界最平靜的時代。

 

但我們錯了。就在我出生成長的時代,世界其實是烽火處處。越戰由1961年一路打到1975年(我小時吃的西貢米,或許也和那場不遠處的戰爭結了緣!)中國大陸文革十年,1966年至1976年,於是我在美國唸研究所時,來自中國大陸的同學大約都長我十歲,因為文革十年,他們下鄉去了⋯⋯。2021年上映的電影《貝爾法斯特》(Belfast),倒帶回到1960年代悲喜交集的童年回憶,但背景是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歡樂吵鬧的午後時光,一瞬間變成兩方暴徒衝突的戰場。接下來便是離鄉背井故事裡淚滴成串的問號:一邊是好人、一邊是壞人;一邊必須被打敗、才有另一邊的勝利?這一段的動盪延續三十年,由1968年至1998年的北愛爾蘭衝突。這段時間正是我在台灣安定成長的年代,卻是他方沒有止境的流離失所。

 

深觀福德,《達磨二入四行觀》云: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就是最好的提醒。世間的福德,緣盡還無,何喜之有?真能深觀福德性,即是心存善念,廣結善緣,對遠方他者失落的哀悼共感;是起心動念間,瞭解「福德即非福德性」的道理。世界的和平,如同兒子終究領悟,其實是極其希有的。

 

我們安定是緣起的假有。2022年台灣上映的紀錄片《願未央》(Unfulfilled Dreams)說了作家朱西甯與劉慕沙隨孫立人部隊來到台灣的故事。位於台北辛亥路的朱家離我大學時校園不遠,我和同學到過朱家幾回,深深感受到作家的好客。朱西甯長篇小說《華太平家傳》和齊邦媛的《巨流河》一樣,書寫的是華人整個二十世紀顛沛流離的縮影。《巨流河》從長城外的「巨流河」遼河開始,到台灣南端恆春的「啞口海」結束。我的父親就在這個隊伍裡,來到台灣,動亂中,潔淨身心,平等自持,以公務身份,保護許多底層的菜販果農,免受剝削恐懼,維持了共生、安定的社會,才有我們偏安的兩個世代。家中頂樓設了佛堂,每日清晨供香、素果,佛菩薩、江夏祖德一路護念。想來,父親有許多布施、忍辱,才能在流離苦難中,於異鄉安家落戶,又不驚不怖面對福德無常性。

 

人生是苦,過去現在未來都有種種苦,然而若能深觀當下福德,則可建立自己的,甚而引導他人(孩子、學生、親友)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平凡的日常即能深觀福德的空性。俗諦的福德是自由、安定、無障礙,然而由時代的因緣又明白究竟福德是空性、無常、緣起的道理,「喜風不動」。福德性既是空性,即給了我們教育的空間。如何創造福德?自心找到福德?《金剛經》云:「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以悟明自性,而自性本具,故是無量的福德。福德是空性,會轉變,非固定不變。不要輕忽我們做的每一件善法,一個人影響十個人,十個人影響一百個人,燈燈相傳,光光相照,影響力不可思議。

 

佛說的福德多,是教育上的一個鼓勵。佛法強調福慧雙修、智慧、教化、教育的重要。假使對《金剛經》有體悟瞭解,以「四句偈」讓人解脫煩惱,福報比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福報,還要大。因為一切諸佛,過去、現在、未來,皆由此經出。這是無量無邊眾生、無數劫、虛空無盡的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是相,相有多有少,布施亦有多有少,例如山河大地有相,故有大有小。福德性是無相,周遍法界,猶如虛空,無相、無有邊際、不可量、無大無小。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馬戲團裡的大象自小被戴上腳鐐,訓練在狹小的圓柱空間裡穩住巨大的身軀,訓練過程中,身體只要稍有移動,腳部刺痛痛徹心扉,於是記住了,生命是苦。每當馬戲團失火,不敢移動逃命的也是這群從小被痛苦訓練的大象。「深觀福德」的教育就是解開大象釘在腳上的腳鐐,還原被我執妄念遮蔽的清淨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