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1講

金剛經第1講

前言‧經題介紹

一般介紹經典都太過於嚴肅,過去在大陸介紹經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大座」,另外一種叫做「偏座」。穿著方面,以及介紹經典的方式都不一樣。在台灣,我還沒有見過人開過大座。如果講經典開大座,必須要非常的莊嚴,介紹的法師必須穿黃海青,紅祖衣,而且參與的人,今天要來聽經,在三天之內要齋戒;齋戒中必須一切要清淨──身口意都要清淨;也就是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包括飲食等有很多要求。參與聽經的,都必須穿黑海青,坐呢?不像現在有椅子,每個人一個蒲團──圓圓的用草編的。開大座看起來很莊嚴,可是不一定都能得到好處。因為介紹經典是什麼方式呢?就像在代表釋迦牟尼佛宣讀經典,開大座的和尚是不看經典,就在那個地方閉著眼睛念。念一段就靜下來。這講經的大和尚就不講話了,聽的人也不講話,大家都盤著腿,閉著眼睛思考,不解釋的。也就是說,要想聽這一部經,必須本身對這部經有所瞭解了,再由這位大和尚代表釋迦牟尼佛,一句一句朗誦出來,這叫做開「大座」。

「經」,釋迦牟尼佛都講完了,輪不到我們,我們只是介紹佛陀的經典,或是介紹佛陀的道理方法,如此而已!除了「大座」,就是「偏座」。所謂偏座就是主講的人曾經介紹過這一部經典,現在有位法師在另一邊講,原來主講的和尚,還是坐在那裡,叫「偏座」,旁邊那一位叫做「複講」,就是重複再講一遍的意思。複講講出來的內容,跟原主講者是差不多的,除非成為偏座就可以自己發揮。如果只是一個複講者,絕不可以自我發揮,為什麼?唯恐把經典講錯了,他必須要夠資格做偏座了才可以主講,可以自我發揮。所以介紹佛教的經典,在佛教的傳統上,是有很多要求。

首先介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題,「金剛」是什麼?講「金剛」就好像鑽石、金剛鑽的材料一樣。其實真正的意義在什麼地方呢?是說無堅不摧,不管怎麼樣堅固的防禦,都可以把它摧毀。究竟說什麼呢?佛教經常講的一句話「化煩惱為菩提」。「化」一定要有力量!什麼樣的力量來化解煩惱,使它顯現出菩提來,「化」就是講像「金剛」一樣的力量。可是「金剛」是一個形容詞,是強有力的意思。如果,一定要做個解釋,就會變成是什麼──黃金 、還是什麼金…。

《金剛經》的「金剛」是講化解的力量,這種力量形容它像「金剛」一樣,真正的力量是什麼?在「般若」這兩個字!「般若」直接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智慧」的「慧」。

「智」就是一切的「世出世間」的知識經驗──不只是世間的,包含了出世間的;也就是包含了突破的、出離的。僅僅分別智是「闍那」,就是一切的知識經驗,包含了世出世間。要怎樣運用這一些知識經驗,顯現出力量來?剛說化解要有力量顯現出來,不能顯現不可以叫做「慧」,要能顯現才能叫做「慧」!也可以說「智」是一些資料,「慧」是運用、發揮價值。運用世間的、出世間的一切的知識經驗,在人與事的相對中去認識、瞭解,而後能突破顯現出絕對,要靠一種力量,什麼力量?就是依於智為資訊,運用而顯現價值,這是對於般若的認識。剛說在佛法中,也可以把智慧兩個字放在一起,為什麼?因為慧是來自智,沒有智就沒有慧,所以智慧可以放在一起。如果要認識智慧究竟是什麼?在佛法中間是分開的──一個是闍那、一個是般若,就好像另外一個名詞──「煩惱、菩提」。

煩惱肯定是世間法,菩提是什麼法?是佛法對不對?如果說菩提是佛法,我不反對;或煩惱是世間法,菩提還是世間法;或菩提是世間法、煩惱是佛法也可以,可是菩提絕不是出世間法!如果能瞭解智與慧的關係,就應該瞭解這個道理。

「菩提」就是覺,或是覺悟的意思。這只是一個意思而已,真正菩提是什麼?是一種能夠使原有的化解之後,顯現的另外一種現象。煩惱是煩身惱心不歡喜,菩提也並不表示是歡喜自在呢!所以說,煩惱是一種情感的作用;菩提呢?是突破煩惱而後顯現的另外一種現象!這種現象不能以情感來說,也就是它不是一種煩身惱心,或是歡歡喜喜。知道了從煩惱怎樣去突破、化解需要一種力量,而顯現另外一種現象,這種現象還是暫時的,不是一個結果!因為菩提的結果在《金剛經》裡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是一個結果;如果只說菩提,它只是一種現象不是一種結果;而「般若」或「慧」必須從「智」上面去運作,要能夠顯現一種化解的力量,這化解的力量完成的結果,不能叫「菩提」,要叫「解脫」。為什麼要叫「解脫」?因為煩惱很不自在,煩身惱心!現在煩惱不在了而顯自在了,那不是得解脫了嗎?

所以我一直強調:「佛法談解脫不是談死!」很多人一談到佛法,談到解脫認為就是死,解脫不是死!是化解了一個什麼問題,這種化解所完成顯現的就是一種解脫。所以說解脫有道,「解脫道」是什麼?就是依於一切的知識經驗,怎樣突破相對的而顯現絕對的,可以發現,原來「智」也有層次的,「慧」的力量也有大有小的。「慧」最後在佛法中間有兩種說法:一個是圓慧──圓滿的慧,另一個是妙慧。圓滿的圓,是任何一個完成式,可是還有缺失。妙圓就像一個圓形的球,從任何一個方向看它,都沒有缺失了,才可以肯定叫做「般若」。所以「般若」於慧而言有大有小,「闍那」於智而言有層次、有高低,就關係到本身修養的問題。

若「智」要形成;也就是要有知識經驗,這些知識經驗如果從來不去修養,是不是就有一切的知識經驗,就有了「智」?

「智」的層次,到達最高點是什麼?把別人的一切知識經驗,吸收之後轉化為自己的,這個智才是真正修養而成的「智」。所以說修慧,慧不要修,智才要修。這幾個名詞在佛法上常會搞錯;講修是慢慢去累積,「智」就是如此形成的。

通常看到「波羅蜜」這個名詞,意思是到彼岸!波羅蜜是梵文,翻成中文的意思,好像是到彼岸。注意!講的是「好像是」,其實波羅蜜的本義,要翻得非常完整,講彼岸是一種空洞的,沒有內涵、不踏實,如果要實在一點,波羅蜜應該翻譯為「方法」。

「到彼岸!」是一種理想,可是波羅蜜不是一種理想,它是一種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從此岸到達彼岸;般若波羅蜜,就是用智慧怎樣離苦得樂!「苦」是人生的這一岸,「樂」呢?是突破人生苦的而到達樂的彼岸,「到彼岸」只是一個理想,並不是這中間有一條河,這一邊是苦的,那一邊是樂的。

要離苦的這個岸,到達樂的那個岸,這是一種形容詞,苦、樂是相對的法,苦樂不是絕對的!苦是絕對的苦,樂是絕對的樂嗎?不是!它是相對的;在相對中用什麼方法去突破它。

地獄──從奈何橋的這一邊還是陽間,過了奈何橋到那一邊,反而變成陰間了,陰間很樂嗎?也是到彼岸!佛法中有很多名詞,連佛學辭典翻出來,也是叫做到彼岸,要瞭解到彼岸是一種理想,一定要有方法,沒有方法怎麼去?

金剛經裡的波羅蜜沒有「多」?《心經》反而有「多」?「多」的本義以中文字來講,波羅蜜多是許多、很多的方法,不是一種方法。「多」在梵文唸帕爾米它」的音,不是「多」,整個連起來的意思是什麼呢?就好像英文名詞複數字尾要加 「S」,它不是一個肯定的多少。「經」可以寫成「徑」,就是一種道路,這是最簡單的說法。梵文的「經」,叫做修多羅。修多羅有很多的意思,有串連、有契合的意思,還有更多的意思,可是跟《金剛經》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梵文名詞修多羅包含的意思很多,在這裡是有串連、契合的意思。「經」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道路的意思,所以談到佛法,難免會引發一些的問題,這裡談串連、契合,是談「經」就像道路一樣。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一部完整的經典,幾乎開頭都是有「如是我聞」,後面有一句「信受奉行」。凡是前面跟後面有這個文字的,都是一部完整的經典。

首先看「如是我聞」,「如是」用白話來講是這一些,「我聞」是我親耳聽到的,在文字上可以這麼解。經典畢竟是在說法,它不是文章只在文字、修辭、用詞方面的一種表現而已。「如是」是肯定的意思,在《法華玄義有談到「十如是」,可是《金剛經》裡談「如是」不談「十如是」。所以,絕不可以用相同的方式介紹所有的經典,這是佛教裡面常犯的一種毛病;講金剛經的「如是」就談「十如是」,不要忘了「十如是」不是經典裡面講的話,「十如是」是天台宗智者大師所提出來的;所以介紹金剛經,不要把《法華經》也搬到一起。

所講的經一定是針對那些人講的,絕不是說一部經典是對所有聽經的人,好像每一個人都適合這一部經?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為什麼說那麼多?就是關係到經是一種道路!這種道路提出來的方法,實際去做時要能串連,還要能相契,所以介紹經典,不可以把所有的都放在一起。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什麼前提之下,可以介紹呢?凡是〈般若部〉的經典都可以引證。因為是同一個思想系統之下的產物。不能談〈般若〉介紹〈唯識〉,或介紹〈天台〉、〈華嚴〉,放在一起就亂了,好像都有理,當然佛陀說的道理方法都有理,可是對「我」有沒有用,能不能相契相應才是最要緊的。

談「如是」是肯定的意思,我聞的「我」字,幾百年來幾乎都這麼講;「我」──是阿難,每一部經典都有它的主角,而且有的經典比較大部有很多品,某一品也有它的主角。這一個我聞的「我」是以那個主角來說,不可以都說是阿難;佛陀入滅以後,在集結經典的時候,因為阿難多聞,都是阿難念出來,這很矛盾,集結經典是佛陀入滅五百年以後,這個阿難活得好久?所以就會產生矛盾。這個「我」是以這一部經的,或者這一部分主角來說的。

這裡談「聞」是談見聞,所見、所聞,也就是我所聽到的、我所知道的!這是文字上的解釋。究竟在法上表現什麼?如是我聞的法在哪裡?

要瞭解,這四個字的重點是在「聞」!肯定什麼?肯定所聽到的!這一種你所聽到的是不是正確的?有沒有誤解?為了要證明它是不是正確的,有沒有誤解?這裡面是誰在那裡聽到這一些。所以談肯定,憑什麼!一定要有一個在場的人,或他是代表性的人物,他所得到的這一些,不管聽到的、所產生的見解。

下面講「一時」,是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是在那個時候用白話講「一時」就是那一個時候;在什麼地方──舍衛國祇樹園。

「與大比丘」,比丘用台語講就是「乞食」,與「乞士」有差別,於色身而言他是乞食,於法身而言他是乞法,所以為養色身與法身而出家的,男的叫做比丘,也是一個乞士。也就是說,除了色身維護之外,必須要具足法身。具足法身從哪裡來「乞」?這個「乞」,包含了什麼意思?用白話講,要很虛心的去學習,要能放下自我去學習,有這種意思在裡面。

 

為什麼佛陀時代都是聲聞比丘?因為當初佛陀──釋迦牟尼佛在的時候,跟在身邊的出家眾,可以說都是從聲聞而得。也就是聽到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方法去修養,從聲音聞而得叫聲聞。那時沒有「菩薩比丘」,因為比丘本身的範圍就是一個聲聞者,加「菩薩」兩個字,為什麼說不倫不類?要瞭解聲聞比丘是聞聲而得,從修養而到達成道的成就者,這種出家的比丘,只要自己能夠成就道業就可以了,不在意別人。

菩薩呢?特別強調要回向!聲聞比丘沒有回向功德,菩薩才有回向功德,問題是在──聲聞的根機是小根,菩薩是大根。菩薩因為根機不同於聲聞,除了自我成就之外,還可以幫助別人成就。所以成就的本身就是一種功德,或是一種利益,這種功德、利益要回向,才能稱之為菩薩。如果得到這種功德利益,即使得到成就了,不回向的話就是聲聞。「能」是要具備能力,要有條件的,所以「回向」兩個字用白話詮釋:「把既得的利益,給更多的人分享」這叫做回向!

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給更多的人分享,這才叫做回向功德。就可以發現聲聞是自度,稱做「小乘」,菩薩呢?自度還要度他,自利還要利他叫「大乘」!乘是乘載的意思,小乘也就是說乘載的能量是單獨的、單一的。所謂大乘呢?乘載的能量是多數的。

「千二百五十人俱」。常常有人問我,經典講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不是剛剛好就是一千二百五十個人,而且這一千二百五十個人,是不是都是比丘?這都值得思考,對不對?看佛陀火化以後,得到舍利八萬四千;經典到處都有百千萬億,很多這麼的數目字,不要在那上面做文章!

所以千二百五十人俱,最要緊的重點是在那個 「俱」字,談「俱」,比丘在這裡是一種代表性,還包含了比丘尼,甚至於沙彌、沙彌尼,或是優婆塞、優婆夷,就是所有在家、出家,甚至於外道都有,參與的那些人不只是比丘而已!

「爾時」,是那個時候、那時。

「世尊」用口語說,就是為世所尊敬的,叫「世尊」,因為它不是一個專利、專屬的。很多人談到世尊,就想到是釋迦牟尼佛。凡是成就了佛陀,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成就者,都可以稱之為世尊。

如來名號有十種,嚴格說包含如來在內有十一個。念課誦的時候,就會念到應供,也是如來;正遍知、善逝、世間解…,每一個都是以如來這個概念來說的,不是一個單一的。凡是成就了佛陀,就是完成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都包含有十如來的成就,它不是十個如來;前面談了九個,加上──佛、世尊有十一個。事實上呢?佛包含前面九個這麼的內涵。

 

如來,可以說是從怎樣一個環境來,來什麼?來修行辦道所完成的一種修養,這種結果叫做佛!這個佛是為世所尊。所以通常談如來十號,那個名詞不太理想,因為是人做出來的。為什麼?照數目字算,其實算來算去有十一個不是十個,前面九個是說成就佛,具備如來這一種的修養,包含九種完成結果到達佛果,完成了這一種為世所尊的、為世間所尊敬的。

經文:「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這「食時」不是正在那裡吃,是該吃飯的時候叫「食時」。如果說:「就在吃飯的時候,後面還要著衣持缽,到舍衛大城去乞食」,沒有那麼解釋的?是該吃飯的時候,由釋迦牟尼佛領著,大家披上袈裟,拿著缽。「缽」是什麼?就是出家人吃飯的飯碗,叫做「應量器」應量器因根據食量持的缽有大有小,如果吃三碗飯,缽大概就只能裝三碗飯,如果吃一碗飯,缽就只能裝一碗飯,是用這樣方式。為什麼說「應量」?應食量而言。出家講究持缽是一種莊嚴的,不管是著衣、持缽都是一種生活的情況,也就是他的作息。

 

「舍衛大城乞食」

這環境是在舍衛國那個城裡面乞食。這裡談佛陀時代乞食,乞食是有規定的,第一個不可以選擇性的乞食,不能說某一家有錢,供養的食物比較好,貧窮一點的供養的食物比較差,就選那個好的,不可以有選擇!要怎麼樣?要次第!也就是按照順序,經過一個村落,從第一家開始乞食起,不管好吃、不好吃的按照順序;也就是關係到有錢、沒有錢,供養食物的好、壞,按照順法序乞食,還有一個規定,不得超過七家!

這說明什麼?你不夠資格受供養!因為你的修養有問題,所以次第乞食不可以超過七戶,這是講乞食的概念。

其實我是解釋「法」──人都執著於相;這一部經典談的就是「相」,怎麼樣從有相突破而顯無相,學佛還在相上打轉,不是學佛!

學佛要幹什麼,不殺生的精神在哪裡?培養慈悲心!殺生的行為是一種殘忍,學佛本來就學佛菩薩,佛菩薩是大慈大悲,所以才有戒律,真能做到完完全全不殺生嗎?能不能做到?做不到的!走在路上也會踩死螞蟻、踩死很多的昆蟲,即使坐在家裡面,到了夏天,不小心一巴掌就打死蚊子,不是殺生嗎?戒律的目的是提醒,這樣做不好,不這樣做可以培養慈悲心,法在哪裡?在於不殺生是為了培養慈悲心,所以談乞食還要看他的環境。經典上說佛陀那時候在什麼地方;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既然學佛,不要在相上打轉,不要去看那些表面。看佛龕「金爍爍」夠莊嚴的,有了問題它能回答你嗎?我不是否定那一些,不要忘了,那些是精神的一種作用,譬如禮佛,看到了佛像,就想到佛陀的智慧。所以為什麼講為世所尊,稱他為世尊呢?只是看那個泥塑木雕的裝得再漂亮,就算是黃金打的就真正莊嚴,泥巴做的就不莊嚴嗎?不是在相上面,而是在他的精神上面。

學釋迦牟尼佛,還是學他的智慧、精神。有很多人動不動就是八相成道!你想八相成道,現在趕快死掉!頭一個,先要找一個帝王之家投胎,這個頭一相你就沒有把握了!很多人打坐,都學那個泥塑木雕的樣子,哪裡是叫「學」?「學佛」我講了──佛是覺悟的意思,學佛是要學如何去覺悟,憑什麼覺悟?要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