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與習氣

業,在佛法中叫做造作,或是行為造作之後的結果,就叫做業。我們的行為不離於身、口、意這三種;於身的從手腳以至色身整個範圍,有取、捨、屈、伸等一切行為動作。於口的就涉及到音聲、語言、文字等內容。於意的就是意念,所發起的思想,或觀念。因此,在佛法中,凡身口意的行為造作,在完成之後會有一個結果,就叫做業。有些人一提到「業」,就認為業是不好的,如果把業定位在不好的話,那是對業的內涵有所誤解。因為佛法說:造作行為的結果,好的叫善業,不好的叫惡業;惡業一定會造成傷害,例如殺、盜、淫等皆是,不只是傷害別人,同樣也是傷害自己。善業是好的行為,例如不殺、不盜、不淫等皆是;此外,還有一些善與惡分不清楚的,就叫做無記業。所以,依於人的行為,是離不開身口意這三個基本形式,而人的行為對別人、自己來說,都是造業。

對業有了些認識後,那什麼是習氣呢?簡單的說,就是習慣性的氣質表現,就像煩惱所產生的餘留習氣,例如因貪欲而染上了賭博,後來雖然戒除了賭的惡業,不為賭所迷惑,但是如遇上緣境,在言談見聞中說到有關賭事、賭具的時候,仍然不免有餘惑的氣分而生起喜歡或厭惡的心念。就好像一般人也有這種的習慣性,下班回家的路上會去逛精品店,逛完之後再去逛百貨賣場,逛完賣場又經過生活工場,逛完生活工場後,可能旁邊有夜市就繼續逛,在如此的逛街下,自己覺得都在撿便宜,買打折的貨品真省了許多錢,可是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錢都沒有省下來?家裡怎麼多了那麼多的展覽品?例如家裡的茶具可能就有五組,燈飾可能就有七個,窗簾可能就有好幾種不同的款式、顏色等。其實我們並不想這樣的花錢,可是習氣使然,不知不覺錢就這麼花出去了。

再說我們身、口、意的所有造作,依性質來說,共計有善、惡、無記三大類,在佛法中稱之為業因,依這業因一定要受苦與樂不同的果報;也就是種什麼因,必定得什麼果。因此,凡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就叫做宿業;而現在所造作的業,就叫做現業。再以習氣的本質來說,是為等流的因果(等流就是同一流類的意思,如以時間的先後而言,對於前者而稱後者為等流果),也就是習因習果,例如習續前有的善、惡、無記而生起後有的善、惡、無記;前有的是為習因,而後續的是為習果,所以又稱之為等流習氣,相應相續。可知業與習氣的關係是習習相關的。在大智度論卷二記載有關佛陀的弟子必陵伽婆蹉的習氣,必陵伽婆蹉每次要渡過恒河時,都先站在河畔,命令河神:「小婢!你暫且停止水流,讓我渡過到對岸。」恒河的河神聽到他的吩咐,立刻停止水流動,讓這位長老平安的渡過對岸。有一天,河神向佛陀說:「世尊!您的弟子必陵伽婆蹉常常罵我:『小婢!暫且停止水流。』當然,他在佛弟子中是一位長老,我沒有話說,不過他這樣是不是太過份?」佛陀立刻召見他來向河神謝罪道歉。他聽從佛陀的教誡,合掌向河神說:「小婢啊!真是對不起,我向您謝罪,請您寬恕。」於是佛陀對河神說:「你看,必陵伽婆蹉並沒有心存傲慢,而是因為習氣使然,並非是傲慢心。」因佛陀的解釋,才化解了河神的忿怒。從故事中,讓我們知道了習氣的難改。

因此,眾生從無始以來,造作的業可以說是無從計算,以致業厚重而習氣頑劣,從古至今,多少學佛的人,名聞不破,利養不捨,為五欲八風所覆蓋,而迷失了真性,生活在迷惑茫亂中不得自主;然而也有這麼一些祖師大德們,因深感業重而提高警覺,業報來時歡喜承受,不再造新殃,並刻意的照顧起心動念,修心養性;此外,面對頑習,時時勤加檢討改過,毅然革除,因為清淨業習就像滌除污垢般,所以必須清淨無始所作的業習,方得究竟的清淨、自在。

總之,我們的身口意運作於行為、言語、思想等的表現,在這表現中有善的,有惡的,有善與惡難以分辨的,而不論怎樣都叫做業;是善的形成善因善果,是惡的形成惡因惡果,是無記的形成無記因無記果。從無始以來,我們被這些的因、果繫縛住了;因此,在六道中輪迴,頭出頭沒,永無了期。所以,我們修學佛法,所為何來?理當知是被「業」所縛,而必須以「淨業」為我們的行修之道。千萬要記住的是:勿隨業而再造業,必須刻意的去轉業為道;如同維持健康之道在於預防重於治療,現代的營養學對於身體的預防保健,強調有機飲食習慣;我們每日的三餐是人體生化反應活動能量的來源,如果吃進或累積一堆的垃圾食品,便會危害健康。因此,業要清淨,唯有歡喜承受,方得清淨。經云:一切唯心所造。心為主宰,就是所謂的自我。如果起心動念是善心善行,則成為福德,當生善處,當受善報。如果起心動念是惡心惡行,則形成惡果,必生惡處,必受惡報。所以,於心念起處,要依教如法,才有見道淨業的機會。上白下雲老禪師說:「修學佛法,下焉者自度,中焉者自度度他,上焉者覺行圓滿!大德!您取何者?切勿從羊首犬肉之事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