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 -百法-心所有法(五)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談的是“善位”,就是心所有法裡好的一面。前面已談到「無貪」跟「無瞋」,現在談「無癡」。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5期2012年3月刊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談的是“善位”,就是心所有法裡好的一面。前面已談到「無貪」跟「無瞋」,現在談「無癡」。

很多人把「癡」解釋成愚癡,其實在佛法裡不說愚癡,是說癡迷。如果是愚癡的話,那是無法可說的;為什麼?既然是愚癡了,就沒什麼好談了。好比一個人若沈湎於某段情感或者沈湎於某些毒品,造成所謂愚癡的情況,那你跟他說什麼都沒用;為什麼?他已經到了不這麼做就承受不了。譬如吸毒,成了癮,要他改變,跟他說這是愚癡的行為,他聽嗎?事實上,本來就是愚癡的行為。如果是癡迷的話,還可以轉變。所以,以「無癡」而言,不可以講無愚癡,應該是無癡迷。迷惑還有機會覺悟嘛,愚癡呢?假使他的根基本來就是那麼笨,譬如:有的人固執、頑固,怎麼改也改不了。如果用癡迷來看,就可以達到無癡的境界。舉個例子:假使一個人喜歡一種事物──手錶、領帶夾或皮包等……只要是他喜好的一個什麼東西,往往就要所謂的名牌、什麼樣的廠牌,甚至於強調要舶來品……如果只是在這上面計較執著的話,就是愚癡。因為要那樣東西目的何在?譬如你要一個皮夾子,要皮夾子的目的一定是裝錢、裝信用卡、裝證件很方便,你買一個再名牌的東西,可是所需求的不能達到,名牌又有什麼用?從這就可以發現,人的計較執著都有愚癡跟癡迷的情況,可是愚癡很難調和,癡迷就有機會調和。為什麼?如果執著於名牌,不管實不實用,「我就是喜歡這樣」;如果還會想到實用這一點,只是癡迷、一種迷惑的現象,還是可以調理。我們再看,吃飯、吃菜需要的是營養,如果盡以營養來決定飲食的話,就是愚癡;如果用癡迷來看營養,是因為不瞭解。譬如我們身體什麼部位需要什麼營養──通常肝臟、眼睛不好需要維他命B群,尤其是眼睛需要維他命B12,那我們是不是一定就去吃化學製成的維他命這種藥丸子呢?其實以維他命B來講,不管B1、B2…以至到B12,蕃茄裡面就已經有了,如果說我就是要吃那個藥丸子,不要吃蕃茄,就叫做愚癡!如果我們還能調和,也就是人家告訴你,自己能去改變的話,原有的癡迷就可以轉變,達到無癡的境界。也就是說,一個是可以調和的,一個是不可以調和的。

像前面提過顏色的問題,假使你是個藝術工作者,不管從事美術工作或是畫畫,如果一定要有什麼顏色才畫畫的話,那畫出來的是很有限。為什麼?往往很多顏色要靠自己去調和。調和出不同的顏色,於不同的背景、光、陰暗面、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若具備能調和顏色的條件,畫畫就很容易達到你的理想;如果一定固執黑的就是黑的、綠的就是綠的,這幅畫畫出來最多是什麼?好比說畫個圖案還可以,要表現出藝術價值就不可能。所以往往談「癡」,動不動就把「愚」放一起,就會因愚而變成癡呆了,沒有機會改變、沒有機會調和。再說佛陀,我們很多人不太瞭解釋迦牟尼佛。譬如:講人,釋迦牟尼佛從來不分別有善人、惡人,只說人是從業而來,「業」有善有惡;他不分別人是善人、惡人。在釋迦牟尼佛的思想中,什麼都是可調和的,也就是現在說的“可塑性”,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說,要解脫才能自在,為什麼?解脫的目的,就是把原有的怎麼樣去調和。譬如:綁得太緊了,把它解開來,就是一種調和的行為。舉個例子:假使你的雙手被手銬銬住了,你執著一定要找鐵鎚把手銬打壞,結果雙手都受傷。真正調和是什麼?把手銬打開,手也不受傷。最好的辦法,就是怎樣把原來鎖著的手銬,不一定用鑰匙,也可用別的方法,同樣可以把手銬打開而且手不會受傷;如果一定堅持沒有鑰匙手銬就打不開,就用鐵鎚去打,這叫愚癡。所以談到貪也好、瞋也好、癡也好,前面為什麼要加一個「無」呢?可以說是要經過調和才能達到好的一面。

其次人還有好的一面,譬如:「精進」。以世俗話來講就是「勤勞」。在六波羅蜜裡講精進,可以翻為「正勤」,就是正當的勤勞行為。為什麼要說正勤?因為行為即使不正,也可以達到精進的目的;而正勤肯定要在正當的前提之下。我常舉一個例:你打個三天三夜麻將,不也是精進嗎?可是這種行為不正!六波羅蜜真正以勤勞而言是談「正」、在正當的前提之下!所以談精進,其實就是講正勤。如果要從文字上認識精進,也可以把握。「精」是選擇好的,「進」就是往前推進、往上提昇都叫「進」。從文字上也可以這麼解,「精」一定是好的。可是這個好往往會以自我意識,因為說這個是好,在某些立場、某些環境下你認為的好不一定是好;可見「正」有個大前提──是依於佛陀所說的法為正,不是以人的自我意識來說正。所以為什麼說正勤跟精進還是有差別呢?「精」是選擇好的,「選擇好」還是離不開自我意識。不過無論如何,人往往以精進或者正勤而言,在“善位”裡是指好的一面,絕不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很勤勞且不斷地做而認為這是精進,所以它不是以自我意識來說!畢竟還是要以佛陀所說的法來說。

其次是「輕安」。「輕」就是輕快,沒有負擔、負荷;「安」就是穩當。如果說沒有負荷、沒有負擔,是不可能的,可是有負荷、有負擔,你能不能夠安穩?譬如:以自己的能力而言,能承受多少?並不是以自我意識壓迫自己,這是「輕安」在名詞上的解釋;其次真正以法相看輕安,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唯識說輕安,是說一個人不管在任何的環境之下都少不了會有這種輕快、安樂、平穩。為什麼有的時候不能輕安呢?那是涉及到太過於感性、太過於理性或者對親疏的分別太過於計較執著之故。不過因為這是一種好的現象,只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情況下去表現。可是我在這裡要提醒各位,我聽過有人講輕安是什麼意思?他說「輕安」,若以自我的內心來看像是一種自我陶醉,那是胡說八道!千萬不能用這種方式去聽、講輕安。「輕」一定是那種負荷你能夠承受而且不會有影響,不是說完全沒有,而「安」是能安穩,這種安穩不會造成傷害、不會使你不自在。所以輕安是來自哪裡?最簡單的說法是面對法相、關係到你這個人,不只是心理上的輕安,連色身上的承受都包含在內。所謂輕安是內外相應,都是輕快安樂的,才叫做輕安。

再看「不放逸」。什麼叫做不放逸?因為人往往比較耽於逸樂,就是安逸歡樂,而安逸很容易造成懈怠、歡樂很容易造成得意忘形,所以談不放逸就是說不要耽於這種懈怠及得意忘形。也可以這麼說:以道為基礎、小心行事就可以達到不放逸;如果說忘了道,那隨時都會造成懈怠、造成得意忘形,所以能把握這種原則就可以達到不放逸。其實人有這種能力,只是要有修養才能表現得出來,而且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能表現。只不過我要提醒各位,不放逸跟精進還是有所差別的,不要把精進認為就是不放逸,「因為我精進,我就是不放逸嘛!」不是這麼說!精進也會造成放逸,為什麼?假使以「正勤」來說精進,有時候我們聽到一些喜歡的說法,就會沈醉在那個法裡,可是往往真正的法對你的利益,你有沒有把握?我們看很多在講道理的,講了一點道理,說一大堆的故事、一大堆的笑話,在這中間你都很認真在聽,我告訴你,那是一種放逸的行為。為什麼?你只是在聽笑話、聽故事,而真正的道理、法對你來講,反而一無是處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瞭解,精進跟不放逸完全不一樣,是絕對有差異、不相同的!不放逸的基本把握就是:不會造成懈怠、不會造成得意忘形,這種表現就是不放逸。並不是叫你一天到晚沈浸在一個什麼地方、執著在一些什麼上面,那並不是叫做不放逸!有精進的樣子,但不一定有精進的內涵。不放逸是:有這種機會讓你造成懈怠、讓你會得意忘形,而結果你不會,那就是不放逸!

後面是談「行捨」的問題。捨,為什麼要談行?要曉得,「捨」本身就是一種行為,捨的內容是談你以這種行為去捨,捨什麼?行捨,人人都有惻隱之心,也有愛護自己的一份心,也有愛護其他人的心,都有!可是為什麼談行捨?因為有時候,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往往只是迷惑於一份道的熱忱,並不知道「道」的利益在哪裡。有的說犧牲奉獻、有的說要布施,布施得愈多功德愈大,這不叫行捨。「行捨」是不可以造成傷害的。譬如說,你本身沒有能力卻不顧一切去幫助人,最後,對別人不單單沒有幫上忙,自己還受到傷害,那你這種行為的捨,究竟捨什麼?連命都捨掉了,還能做什麼?假使,現在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人沒有飯吃,而你只有一碗飯的話,你該怎麼辦?假使有一個人沒有飯吃,你有一碗飯,你說分一半給他,這還可以;如果有三個人呢?你把這碗飯分成四份,大家都得不到利益,這種行捨就毫無意義!有時候我們說:「拿一碗飯多放點水,把它煮成粥,不是更多人可以吃嗎?」這不叫行捨,可說是一種很笨的行為!所以行捨是,要能達到它的意義!因為這是屬於“善”、好的範圍之內,前提是講“善位”。如果造成的結果卻得不到利益,這種行為不叫行捨!所以佛教裡很少聽到談犧牲、奉獻。譬如說談供養、布施,絕不是叫你犧牲一切、不顧一切而去行捨,為什麼?會造成傷害!要把握的是,你所做的行為,別人能得到利益、自己也能得到利益,如果有任何一方造成傷害,這種行捨都不是善。

最後一個「不害」。「害」就是傷害的意思,用白話來講,就是不要造成傷害。「不要造成傷害」好像人人具備這種條件,有什麼好說的?可是要「不造成傷害」不是那麼簡單,我們可以不傷害別人,可是往往為了不傷害別人,可能自己造成傷害,那還是害,不是不害。譬如:以父母親疼愛兒女來講,溺愛會造成傷害,就是一種愛的過分、不應該;如果父母真正是為子女好,那你的愛要以不害做為前提,這種對兒女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如果還會有後遺症,還會造成一些缺失的話,都不是真正的愛,因為它會造成傷害。所以這裡強調不害,是彼此都要不受到傷害。有時候,譬如說父母親對兒女有適度的懲罰,這種懲罰的結果會得到利益,過程看來好像有害,可是結果是利益的話,它還是不害!這種行為表現,的確,也不是一個出發點的問題,我們要考慮是結果問題。有的出發點很好,因為過程不好、結果不好;而有的看起來出發點雖不怎麼好,可是它的過程好,結果一定好。所以談不害,是肯定它的結果,過程是不太要緊的。譬如說我們常常講「善巧、方便」,「善巧、方便」的目的就是希望人能得到利益,不要造成傷害。你如果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話,就沒有善巧、沒有方便,也就很難幫助人家得到利益。譬如有的人很需要人幫助,但因為他自尊心很強,所以不願意接受,你勉強幫他,他也得不到利益。你的過程表現得不好,當然結果就不好!即使你做了好事,最後卻是造成傷害。所以我剛剛說的,它的結果有沒有後遺症?有沒有缺失?會不會造成傷害?如果這些都顧慮到了,那就可以達到不害!「不害」是以結果來說。這就是以“善位”來說,是人於心所有十一個,好的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