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九集(下)

    這可從「生與滅」來看,不生就不會有滅;一旦任何的事理發生,就會有煩惱,如果要使這煩惱不存在,就必須讓它消失掉,這種消失的現象就叫滅。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所以歡喜看起來好像不會有煩惱,其實也會有煩惱!有時看一些夫妻關係,有的是彼此相愛而結成夫妻,彼此相愛應該是歡喜,結成夫妻是不是歡喜了呢?可是會產生另外的問題:在未結成夫妻之前,彼此希望能結合,交往途中,又擔心分手,也會煩惱;一旦結成為夫妻呢?並不表示就不會煩惱了,只是原有的那種擔心,轉變為另一種現象而已。所以由此去看,對我們修行、於身心的調理,究竟跟這些有何關係?其實還是以煩惱做為修行的一個因素,如果沒有煩惱的因素,的確,就無行可修。

這可從「生與滅」來看,不生就不會有滅;一旦任何的事理發生,就會有煩惱,如果要使這煩惱不存在,就必須讓它消失掉,這種消失的現象就叫滅。假使說人住在這世界上,既然知道煩惱,如果不生的話,就不會有煩惱,那我就不生好了,可不可以這樣呢?不可能!為什麼不可能?因為人無始以來,所帶的業形成的「我」,那些業是數算不清的。太多太多!因為有太多的業,即使不講過去,只講此生,就必須面對自己過去帶來的業,一點一點要發生出來,然後去受報才消失掉。那你說過去造的業,現在顯現出來會成為煩惱,就乾脆不要讓它發出來,其實你不想發出來都不行!為什麼?總有一些因與緣的情況會引發。好比說:看相、算命的說,你今天不能出門,一出門就有血光之災、就會車禍,那你就待在家裡不出門好了?譬如說要上班的,就請一天假,今天不去上班;可以呀,但是不是請了假不上班就不煩惱了呢?因為你的內心世界裡,還是會想到那個問題。即使身體沒走出門,心還是在外面、在煩惱。為什麼?你會有很多的臆測、很多的猜想,甚至很多很多的聯想,都會使你形成煩惱!

如果遇到這種情形,以修行來講,怎麼辦?這就先要去認識、去了解自己所生起的分別心;假使是看相算命講的,他講的真的可靠嗎?如果你相信他,是不是就照他的意思去做呢?其實,看相算命的也不會說:「你不能出門!如果一定要出門,我教你一個辦法:可以怎麼樣……」他絕不會講這種話!因為他只是告訴你一些可能發生的事,真正要怎麼辦?他也沒辦法,如果他有辦法的話,也不需要吃這碗飯了。所以,當你面對任何關係到人、關係到事(因為人與事總是分不開的)這種情況下──就是一些因與緣的法則,引發你的因果關係,你叫它不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說眾生必然有煩惱。為什麼這麼肯定?就是因為我們過去的業太多,遇著緣境隨時都會發生,要不生,除非所有的業都清淨了,同時也不再造業了;當然業對你而言,就不可能發生在你身上,就可以達到不生。否則的話,如果不去面對因果,把自己的業,去承受、消化掉,使它一一消失、完全清淨的話,那你說:「我不要它生、我拒絕它」,那拒絕不了!所以講修行,事實上並不是在深山或寺院裡、或一個人獨處,就認為可以修行;真正談修行,必須要把握一個原則──佛法不離世間法。因為佛法是幫助我們覺悟的一種法!覺悟什麼?那就必須是世間一切,關係到自己個人的利害得失,也就是離開現實無行可修!雖然現實的一切,於現象而言,是虛幻的,可是那也是下手的地方。在每一天、時時刻刻,面對任何的色塵緣境,我們都有下手、去修行的機會,這些機會,就是顯現在我們面前的現象。

這些現象,當然都關係到我們的身心,由外而內,如何去調理它?怎麼去修正它?就叫修行。為什麼說「身心如幻」?既然身心如幻,還有什麼行好修?剛舉的這些例子,在現實生活中,的確,處處都是道;有句話說「平常心即是道」,什麼是平常心?平常,就是我們於日常生活中,所起心動念的,到處都有道,如果能把握,就有道。在禪門中怎麼講?如果能把握,是屬於你的;如果把握不住,就當面錯過。為什麼?因為它有道的存在!所以才會說「煩惱即菩提」,為什麼?因為煩惱中有菩提。既然煩惱來了,如果隨著煩惱轉,那就是隨業再造業;如果煩惱來了,能面對煩惱,反而從中去認識、了解它,那必然會發現一些什麼。既然逃避不了,也不可能否定,那怎麼辦?只有面對!當然,面對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為什麼?面對的本錢,也是需要時間、空間慢慢累積起來的!這些慢慢累積起來是什麼?原來嚴重的,慢慢把它減輕一點,慢慢愈來愈少,少到最後呢?沒有了,這個就是方法。千萬不要以為用一個什麼佛法的方法,然後去面對煩惱,怎麼樣一下就去化解它,那不可能!必須是在現實生活中慢慢去歷鍊、慢慢去修行。

我們畢竟是人,是人就有業,有業就有因果,有因果就涉及到因緣。當然,這就是人在現實生活中,必然的、沒有辦法去否定或逃避的事實,面對這些我們先要把握,雖然於現象而言,是虛幻的,可是,也是在這種虛幻中,我們如何去把握它,使自己能夠愈來愈好、使自己的問題愈來愈少、錯誤愈來愈少,這樣,才談得上是修行。如果只是一味的說煩惱不好:煩惱不好,煩惱還是一個概念,它不好在什麼地方?舉個比較輕鬆的例子:假使一對男女正在談戀愛,男孩子跟女孩子約會,約在什麼地方見面。這個男孩子會在那裡等,即使講好什麼時間到,遲到了半個小時,他也不在意,甚至於遲到了一小時,他也不在意,真的他不在意嗎?內心在意!可是只要對方,提出任何一種理由來,他都能包容、都能諒解。為什麼?因為他有一種欲望,希望能夠得到她。

那什麼叫「得到」?什麼叫「失去」?現在社會上常聽到兩句話,我非常不贊成!「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這是很莫名其妙的言語。兩個人因為誤會而結合,結果因了解了反而分開。當然講這話的人有他的理由,什麼理由?因為在結合之前,雙方把自己的短處、缺點都隱藏起來,所以彼此造成一種誤會。其實這不是誤會!為什麼?兩個人做朋友的目的,是希望彼此能了解,為什麼反而變成一種誤會呢?再說「因了解而分開」,我們曉得人與人之間,彼此了解,才更好相處啊!為什麼了解了,反而要分開?好!再退一步想,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離開,請問你分離了以後,將來還要不要再誤會一次啊?甚至於再誤會更多次!每一次誤會結合,等到了解了又分開,是不是如此?真正所謂的誤會,是因為彼此隱藏自己的缺點,有沒有想過?是「彼此」隱藏!假使對方隱藏,難道你自己不隱藏嗎?如果兩個人真正於婚前做一段時間的朋友,彼此有所了解,那結婚後,可以省去一些煩惱,這是很正常的行為。其實,說起來什麼叫做「了解」?什麼叫做「誤會」?那只是一種現象,於身心的一種感受而已,還是如幻之相!假使某人原來有些什麼不好,結婚後表現出來了,就會說:「唉呀!狐狸尾巴露出來了」。那有個問題,你原來認識他、喜歡他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什麼?喜歡的是什麼?為什麼把那些喜歡的都忘了?好像都不存在了?事實上那些你所喜歡的還是存在。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我們依自己的分別而生。所以,必須要從自己的分別心上去認識、去了解、去有所發現,這時你的計較、執著就可以去調理了;如果不從分別上去認識了解、去有所發現的話,那永遠只是盲目的計較、盲目的執著,這種盲目,其實就只是在相上、在現象上打轉。這種於現象,事實上是避免不了的、它是一定存在的,既然是如此,也正是我們更好修行的時刻;如果能了解這種道理,然後懂得如何去把握它,自然所謂的「既然身心如幻,那還有什麼行可修?」於你就不會發生這種誤解!你就知道,原來於如幻之相,剛好就是人於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發生出來,自己在那中間去選擇、去分別,而產生各種不同的結果。如果不能把握這些,真正就是無行可修。為什麼?那就變成上一節所提到的,只是依賴一些佛經裡所講的,好比:唸咒、唸佛、禮佛、拜佛或是拜經……儘依賴這些方法,最後你的自我呢?從來就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往往只是依賴,一旦不依賴的時刻,就完全做不了主了。我以前說過一個笑話:有的人在唸佛時,身邊帶著小孫子或小兒子,嘴巴在唸佛,可是那雙眼睛跟心呢?跟著兒子、孫子打轉;嘴裡雖在唸佛,其實連這個都依賴不了,要是看到小孩有什麼不對,還會罵呀!甚至於不像話的,還會打!那請問你唸什麼佛?依賴的是什麼?所以,即使是最簡單的唸佛,也必須要制心一處,才有效果。一心兩用,有什麼用呢?

有時候我們說,佛法如何好!信佛如何好!但自己卻沒有真正在這上面下過功夫去修養自己,只是依賴一些什麼,暫時不讓自己去造業,一旦不依賴的時刻,所表現的還是依然故我,這樣的話那請問「好」在那裡?好,必須要表現出來!因為不好的,我們講世間的一切現象,也是表現出來,才會引發你的身心起變化、生作用,好的也是如此;如果依世間法而言,這些現象有好的、有不好的,你要怎麼樣去突破它?當然也要另外起不同的變化、產生不同的作用;好比原來是業的話,要如何去轉變為道,那才可以!如果在業裡打轉,還自以為是道,那沒有用!就好像有人說你:「血壓太高、有糖尿病,太油膩的、太甜的,儘量不要吃。」可是很多當事人認為:「我感覺我活得好好的,我喜歡吃啊!」當然,除非你不要命了,你儘管吃,人家也管不了。所以若能依於一些正當的道理,提醒自己,再依於一些方法,怎麼去做,自然對你而言,就是一種修行;如果不是,就隨自己的喜好,就是隨著業轉。所以說:「懂得道理好修行」,是要知道一些道理,這些道理不只是佛法的,世間的道理其實就是基礎,捨棄這些基礎的道理,也就沒有佛法的道理可說。

這都是我們平常談修行的道理,若只是引用一些經文:「哦!身心如幻,一切都是幻」,好像都是不實在的,可是那些現象能否定嗎?現象擺在面前,依於自己的感受、看法,那就是現實啊;這些現實,它存在嘛!只是我們要面對時,先有一種認知,認知什麼?「它是一種不實在的,可是於我們的色身、於我們的內心世界,依於我們的業會產生變化、生起作用,會造業。甚至依於煩惱,而使自己隨業再造業。」知道這些道理,就知道怎麼去調理、怎麼樣去修正了;調理、修正就是叫修行!如果不能把握這些基本的原則、方法的話,我們談修行,的確,那真是一切都是如幻,如此而已。最多你能夠做一些否定,事實上否定不了,餓了還是要吃飯、冷了還是要穿衣服、熱了還是喜歡吹冷氣……,只是於問題上,你能把握多少?!所以在這方面,我一直強調:修行是修自己;把自己的行為,如何去調整得更好,才叫做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