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13百法-心所有法(八)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的心所有法,前面介紹過“煩惱位”,現在談“隨煩惱位”。

“隨煩惱”,很多人錯解為:好像別人煩惱,跟著煩惱叫隨煩惱;有人還舉例說,好比看電視、電影,看到戲中人痛苦,就跟著痛苦,看戲中人開心,就跟著笑,以為這就是“隨煩惱”,錯了!這不叫隨煩惱。所以,不要把唯識裡所講的隨煩惱誤會了。唯識心所有法的“隨煩惱位”,是指因“煩惱位”中的六個基本條件所引申出來的煩惱,共有二十個。

舉例來說,在介紹“煩惱位”中的「瞋」時,我強調說,瞋沒有恨的意思,「瞋」是恚的意思。如果說「瞋」是“煩惱”,那怎麼樣是“隨煩惱”呢?──因為「瞋」而產生「忿」、「恨」,就是“隨煩惱”了。再舉個比較容易把握的例子,譬如「貪」是以欲為基礎,「欲」人人都有,可是如果此欲不會造成煩惱,那是正常的、適度的;如何造成煩惱?以「欲」來講,假使現在有一盒糖,數量是十顆,現場只有七、八人,每人一顆還多出兩、三顆,如果說多出來的,其他人並不想多拿一顆,你假使多拿,就不會造成隨煩惱;可是,假使多三顆,現在有四個人要,這時你還說:你能要,我也可以要,就會造成隨煩惱;如果說糖果既然不夠分,用個方法,划拳來解決,那也不會造成隨煩惱;但若每個人都堅持,就會因糖果分得不均勻而產生煩惱,因為吃糖之貪欲,而再造成的煩惱,這就是隨煩惱,這是因為「貪」而造成的隨煩惱。糖好吃,每個人得一顆,可是有多的啊!多的假使沒人爭,你去取得,這種欲的滿足並不是貪;如果說本來十顆糖,假使八個人各分一顆,剩兩顆,那你不管別人要不要,就把那兩顆據為己有,肯定是貪;如果據為己有沒有人講話,那只是煩惱而已,什麼煩惱?──人家瞧不起你、人家認為你「貪」,那也只是一種“煩惱”現象;可是如果有人講話,為什麼剩兩顆你全拿走?甚而為了兩顆糖起爭執,就會造成“隨煩惱”。從中可以發現,隨煩惱就是,隨根本煩惱而再引申出來的煩惱,叫隨煩惱;千萬別說,是隨著什麼境界而產生的煩惱,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這是對隨煩惱應作的認識。

造成“隨煩惱”的內容很多,先看第一個「忿」。

「忿」是怒形於色,就是將不歡喜表現於外。貪與欲,如果不表現出來,人家還真不知道你的究裡。人常有一種表現──喜歡打抱不平,打抱不平並不是因為看別人不順眼,去打抱不平,而是去表現自己,表現什麼?好像自己比任何人都聰明、都能幹。假使本身不具備條件,想打抱不平,也不敢。可是,為什麼會產生忿怒呢?認為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其實這情、理、法,說起來,是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形成的。譬如:我們常常看了跟自己毫無關係的事,也要去插一腳,因為你插一腳而造成不歡喜,這種不歡喜,原本是人家的問題,他們歡不歡喜,你並不清楚,就像有的夫妻吵吵鬧鬧一輩子,還是過下去。還有,常會聽到「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的話,總認為一個漂亮的女孩,嫁給一個不怎麼樣的人,那跟你有什麼關係?可是你忿忿不平,為什麼不平?好像那朵鮮花,應該歸於你嗎?這都是因為你的自我意識,有了欲望的形成,也就是已經有煩惱了,如果沒形成這種煩惱之前,假使我們走在街上或什麼地方,經常不是會看到,男女不一定都是俊男美女,甚至一個很醜的女人,說不定她丈夫長得很英俊,也有很漂亮的女人,她先生不怎麼樣,到處都可以看得到,會講這種話,一定是自己不如別人,因為不如別人,就會產生不平衡的心態,所以才會有這種話,這是嫉妒之心。因為嫉妒而忿忿不平,甚至於:「欸!上帝都不公平。」所以「忿」是隨著根本“煩惱”,無論「貪」、「瞋」、「癡」、「慢」、「疑」、「不正見」,任何一個所引發出來的現象,是由六個基本煩惱引申出來所產生這種忿恨的情識,都叫“隨煩惱”。

再看第二個「恨」;前面講到「忿」是忿忿不平,有恨的意思。而這第二個「恨」呢?是以愛來做為對象;愛也是一種欲望,也是屬於貪的部分,愛並沒有不好,因為人都有愛的欲望。夫妻、情人有愛的欲望,父母、子女之間有愛的欲望,其實各種愛的欲望,人人都會有,可是如果因愛生恨,那就形成煩惱了。譬如:愛得不到,太愛了,就會產生煩惱。如果說得不到就去毀掉它,這就是“隨煩惱”了,因愛而恨。所以,談“隨煩惱”,如果說愛,就是因根本“煩惱”中關係到貪欲心的問題了;舉個例子,譬如錢財,錢財人人都愛,可是有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好像很正當;可是還有一種,譬如廖添丁,他是一個義賊,劫富濟貧。如果以義賊來看是一種愛,那為什麼會生恨呢?誰在生恨?有錢的人生恨,那不相關的人會不會恨?也會。因為義賊也好,壞賊也好,畢竟還是賊,絕不會因為他不是為自己。可是要瞭解,貧富之間如果以世俗的話來講,各有其命。事實上人家有錢,也不是憑空而有,我們如果只是歸之於業去看,的確,就是一種自我意識;如果以道來看,就可以了別:廖添丁的行為,他還是一個賊,他如果真正想幫助人家,應該自己去賺更多的錢,來幫助人家,才是正當的。可是,因為有這種愛意在其中而產生恨意。所以我們看,別人因愛而恨,可以返照過來看,自己有一種,所謂設身處地的方式,也會造成“隨煩惱”。所以不要看一個「恨」字,就說恨是隨煩惱,因什麼而恨?因為六個根本“煩惱”中,假使以「瞋」來講,因瞋而恨,的確可以肯定是“隨煩惱”,如果只是肯定因「瞋」而恨,難道因「貪欲」不能恨嗎?因「癡」不能恨嗎?因「不正見」不能恨嗎?所以此中是以「愛」來作為前提,去看「恨」。

再看第三個「覆」。覆就是隱藏覆蓋的意思,這隱藏、覆蓋為什麼叫隨煩惱呢?且看:覆──不是外表可以顯現的;譬如有人欺負你,可是你要打,打不過人家,要罵也罵不過人家,你拿人家沒有辦法,一定很難過,可是又沒有辦法去面對,這麼一來你心裡會隱藏一些什麼現象?好比「君子報仇三年不晚」,這就是「覆」,也就是一種隨煩惱。人常有這種現象,拿人家無可奈何,氣在心裡,就會想:將來怎麼報復;如果只是氣在心裡,並沒有想辦法如何去報復,就不構成為覆,因為原來的煩惱,並沒有再引申出另外的煩惱,所以說隨煩惱是因為根本煩惱而引申出的另外的煩惱。這個「覆」,就是在你內心世界裡,又有另外的計畫造成的;好比「我要如何達到這個目的,我才可以報復,才可以怎麼樣……」等等,於內在產生出來這種隨煩惱,才叫做「覆」。

其次看「惱」,為何「惱」要名之為隨煩惱?若把煩惱二字放在一起──「煩身惱心」,就很容易明瞭了。可見「惱」是內在的,於心所起的;「煩」是外表,很明顯的。「惱」就是懊惱,為什麼懊惱呢?譬如:兩個好朋友一起下棋,然而在下棋的過程中就已經有煩惱了;為什麼?要怎麼樣贏對方?就會想盡辦法要贏,可是在贏的過程中,有步棋不小心下錯了,以致輸了,這時候就懊惱不已,這就是一種隨煩惱。我們有時候,因為一些什麼事本來就不自在了,舉個例子比較容易把握,假使有一個杯子,裡面裝著水,我們想拿杯子喝水,這有什麼煩惱?可是一不小心,杯子沒有拿穩,結果打破了,水也灑了,這就會產生懊惱。為什麼?會怪自己不小心。如果是別人不小心撞了呢!還是因為自己口渴,別人撞了是另外的行為而已,也會使自己很懊惱;這種懊惱的情況,最嚴重的是什麼呢?不外名的問題、利的問題、色的問題,幾乎都是以欲望為前提;為求得欲望的滿足,結果沒有達到目的,最容易造成「惱」,也就是懊惱。可是我要跟各位提一點:「懊惱」跟「悔」不一樣,悔是屬於“不定位”,不要混為一談。「惱」可以說,就是我們內心的一種不自在,這種不自在是,因為什麼樣的“煩惱”而引起的。所以說「惱」是內在,是因為煩惱延伸出懊惱的心態而形成的一種行為。

其次談「嫉」,「嫉妒」其實人人都會有。有句話說「人比人,氣死人」,那就是因為嫉妒,如果不嫉妒,就不會去跟人家比;所以「嫉妒」,幾乎都是本身不如別人,甚至,有種最不合情合理的嫉妒現象,譬如:有種人,自己比父母智慧高,比父母親念的書多,好像什麼都比父母親能幹,就會想:我為什麼出生在這麼的家庭?他之所以有這種意念生起,是因為看到別人而生起比較,好像那個人反而不應該,如果那個人很笨,就認為他才應該出生在自己所處的家庭。可是別忘了俗諺說:「不好的竹子,生出好的筍子;好的竹子,生出不好的筍子」,我們就很容易去瞭解,那都是因為嫉妒而產生的。為什麼?舉個例子,過去有位士官,在退伍之前,他太太給他生了五個男孩,這個太太在台北木柵地區,擺菜攤子賣菜,憑她擺菜攤子養五個孩子,五個孩子都拿到博士學位,當然,這士官跟他太太看他們的孩子,不會有煩惱,相反的,是別人看了會產生嫉妒,甚至還會講一些,「看看人家什麼博士,一個賣菜的家庭,擺小攤子的家庭,他的父親只不過是個士官而已……」,這些話都會很容易顯現出來;就是因為嫉妒所致。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隨煩惱”都是從內心再起的,為什麼內心再起?是因為根本“煩惱”引申出來的,這一段就介紹到這裡。